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燕宇专利>正文

电子仿真蜡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1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2
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外壳、火焰头和电子烛焰模拟装置,外壳仿蜡烛型且顶部具有开口,火焰头通过该开口显露于外壳的顶部,电子烛焰模拟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经火焰头透射后来模拟烛焰效果,发光组件包括能发出不同色系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相互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上下依次排列。通过设置能发出不同色系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这样火焰头呈现出不同的色系,模拟的烛焰的色系更加接近真实状态,仿真效果更好。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上下排列,使得火焰头在竖向上具有不同的色系,色系分布更接近烛焰的实际情况。

Electronic simulation c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仿真蜡烛
本技术涉及仿真蜡烛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仿真蜡烛。
技术介绍
随着电光源的普遍使用,出现了电子仿真蜡烛。电子仿真蜡烛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还可以被设计成具有观赏和娱乐功能,例如电子闪光蜡烛、音乐蜡烛、仿真煤油灯。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297504.2(公告号为CN2092629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蜡烛》,该电子蜡烛包括筒状仿真蜡烛本体、设有空心仿真火焰的内盖、控制开关、电阻、LED闪灯和电池,LED闪灯装在仿真火焰的空心内;筒状仿真蜡烛本体底板上固定有两个相连的电池筒,电池筒底部均固定有用于与电池电极连接的压簧,两个压簧相连接;还包括PCB,控制开关、电阻和LED闪灯焊接在PCB上,PCB底部设有分置在两个电池筒上方的用于与电池电极连接的触点;PCB与内盖底部固定连接。上述专利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空心仿真火焰透射后呈现烛焰效果。但上述专利中,发光元件只能发出一种色系的光,而真实情况的烛焰色系比较丰富,因此现有技术仿真出的烛焰效果还不够逼真,电子仿真蜡烛还可继续改进。<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外壳(1)、火焰头(2)和电子烛焰模拟装置(100),外壳(1)仿蜡烛型且顶部具有开口(11),火焰头(2)通过该开口(11)显露于外壳(1)的顶部,电子烛焰模拟装置(100)包括发光组件(3),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经火焰头(2)透射后来模拟烛焰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包括能发出不同色系光的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上下依次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仿真蜡烛,包括外壳(1)、火焰头(2)和电子烛焰模拟装置(100),外壳(1)仿蜡烛型且顶部具有开口(11),火焰头(2)通过该开口(11)显露于外壳(1)的顶部,电子烛焰模拟装置(100)包括发光组件(3),发光组件(3)发出的光经火焰头(2)透射后来模拟烛焰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包括能发出不同色系光的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上下依次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仿真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通过第一导线(10)串联或者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仿真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均为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仿真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头(2)的底部具有凹槽(21),所述第一发光元件(31)和第二发光元件(32)均容纳在该凹槽(21)内,第一发光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燕宇
申请(专利权)人:蒋燕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