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5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的吸顶灯主模块,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的底部安装有灯珠,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的四周侧壁上安装有子模块,在吸顶灯主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对应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子模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能够插接到定位孔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智能设备种类繁多且均独立受控制而导致的占用空间、操作繁琐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combined ceil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
技术介绍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吸顶灯就是LED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现有吸顶灯外形各式各样但功能只是照明和装饰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智能设备进入千家万户,但各个智能设备大部分是独立个体,依靠无线网络连接。这就造成设备种类繁多,占用空间,存在多种智能设备之间不一定能互联,且控制方式不一样的问题,例如有的需要物理控制,有的需要遥控器,有的需要手机App,或多种智能设备需要安装各自的App等,造成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智能设备种类繁多且均独立受控制而导致的占用空间、操作繁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的吸顶灯主模块,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的底部安装有灯珠,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的四周侧壁上安装有子模块,在吸顶灯主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对应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子模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能够插接到定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吸顶灯主模块与所述子模块之间还可通过卡扣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侧壁边沿处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水平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卡接条,在两所述第一卡接条背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勾,两所述第一卡勾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卡勾与其所在的第一卡接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与子模块固定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水平固定连接有一对与所述第一卡接条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条,在两所述第二卡接条背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勾,两所述第二卡勾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二卡勾与其所在的第二卡接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之间能够勾设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子模块设置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子模块与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电连接到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电连接用户端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模块可以为手机app或者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灯珠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灯珠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的底壁上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灯珠为LED灯珠。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吸顶灯主模块以及多个子模块,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子模块的位置和数量,然后通过定位针、定位脚或者是卡扣组件将子模块固定在吸顶灯主模块上,以达到美观和装饰的效果,将吸顶灯主模块和子模块均电连到同一集成电路板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来统一控制各模块的运行,对各模块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避免了不同电子设备采用不同控制方法所造成的繁琐,并且将各模块集于一体安装在屋顶上,能够减少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体现定位孔和定位针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体现卡扣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的结构框图。图中:1、吸顶灯主模块;11、灯珠;12、定位孔;2、子模块;21、模块一;22、模块二;23、模块三;24、模块四;25、模块五;26、模块六;27、模块七;28、模块八;29、定位针;3、卡扣组件;31、第一固定块;311、第一卡接条;3111、第一卡勾;32、第二固定块;321、第二卡接条;3211、第二卡勾;4、集成电路板;5、用户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的吸顶灯主模块1以及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四周侧壁上的多个子模块2,吸顶灯主模块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LED灯珠11,若干个灯珠11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底壁上均匀间隔分布。结合图2,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2,在子模块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定位孔12相配合的定位针29,定位针29能够插接到定位孔12内,进而能够将子模块2固定在吸顶灯主模块1上。定位针29与定位孔12,均以公母插脚的方式为子模块2提供能源、数据通信和起到固定作用。在实际安装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子模块2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装饰的效果。本实施例以八个子模块2为例,模块一21可以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左侧,模块二22可以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前侧,模块三23可以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右侧,模块四24可以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后侧,模块五25、模块六26、模块七27和模块八28可以分别安装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四个角上。子模块2的安装方式不限于这一种,在实际安装时,用户可以根据所想要达到的装饰效果来对各子模块2进行安装。模块一21可以为投影机模块但不限于投影机模块,模块二22可以为音响模块但不限于音响模块,模块三23可以为液晶显示屏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屏,模块四24可以为路由器但不限于路由器,模块五25可以为摄像头但不限于摄像头,模块六26可以为烟雾报警器但不限于烟雾报警器,模块七27可以为彩色LED灯珠11,但不限于彩色LED灯珠11,模块八28可以为光敏探测器但不限于光敏探测器。实际安装时,可根据用户的自身需要来选择设备,进行组合搭配以及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的吸顶灯主模块(1),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的底部安装有灯珠(11),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的四周侧壁上安装有子模块(2),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2),对应所述定位孔(12),在所述子模块(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针(29),所述定位针(29)能够插接到定位孔(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屋顶的吸顶灯主模块(1),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的底部安装有灯珠(11),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的四周侧壁上安装有子模块(2),在吸顶灯主模块(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2),对应所述定位孔(12),在所述子模块(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针(29),所述定位针(29)能够插接到定位孔(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与所述子模块(2)之间还可通过卡扣组件(3)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顶灯主模块(1)侧壁边沿处的第一固定块(31),所述第一固定块(31)上水平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卡接条(311),在两所述第一卡接条(311)背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勾(3111),两所述第一卡勾(3111)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一卡勾(3111)与其所在的第一卡接条(3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还包括与子模块(2)固定的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二固定块(32)上水平固定连接有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探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