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658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装置、藻类塘和人工湿地装置;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磁絮凝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和臭氧氧化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联合使用了磁絮凝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和臭氧氧化单元、藻类塘和人工湿地装置,通过预处理装置可去除并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有效避免湿地堵塞;藻类塘中的藻菌可脱氮除磷,经过藻类塘处理的水进入人工湿地装置;人工湿地装置通过植物、基质填料及微生物的协同脱氮除磷作用实现污染物的有效降解,达标排放;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A rur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系统、生态处理系统等,其中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厌氧沼气池处理、生物膜技术、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等。生态处理技术主要是稳定塘技术、蚯蚓生态滤池、土壤渗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其中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单独人工湿地存在易堵塞、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开发人工湿地与其他生物技术或物理化学技术联合处理工艺是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如A2O与人工湿地的联合、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技术以及电催化、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与人工湿地的结合。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其中一个方案(专利106396296A)中把厌氧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污水,该方案中污水经格栅池过滤后先后进入两级厌氧滤池处理,厌氧滤池出水进入生物滤池和陶瓷滤料池进一步处理后再进入到两级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及微生物及湿地基质协同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是废水经过格栅池后直接进入到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装置、藻类塘和人工湿地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磁絮凝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和臭氧氧化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装置、藻类塘和人工湿地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磁絮凝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和臭氧氧化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絮凝单元包括用于投加磁絮凝剂的加料口、磁絮凝反应区和与所述磁絮凝反应区连通的磁种回收区;所述加料口设于所述磁絮凝反应区上;所述磁絮凝反应区与所述磁种回收区之间设有隔流板;所述磁种回收区的内部设有磁力旋流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单元包括厌氧滤池,所述厌氧滤池内设有矿物填料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料层的制材为沸石、蒙脱石、凹凸棒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氧化单元的顶部设有臭氧进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臭氧进气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塘的内部水平设有若干个第一隔墙和若干个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的一端设于所述藻类塘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隔墙的另一端与所述藻类塘的第二侧面留有间隙,所述藻类塘的第二侧面与所述藻类塘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墙的一端设于所述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仕伟周文栋黄睦凯徐鑫许佳敏袁兆黎姚坚宣陈嘉诚许嘉辉李锦荣曾勰戴新林昕蕾冼楚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