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45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AR投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块。该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杆和丝杆,在需要携带或者移动时,可预先拧动动螺栓,将动螺栓拧动至与挡板接触,然后向后侧推动挡板,直至限位条与第三U形块分离,此时即可将投影机体进行旋转,直至与支撑杆接触,然后将动螺栓拧紧,最后将限位螺栓卸下,将滑块向右侧移动,直至支杆与支撑杆重叠,此时将限位螺栓从右侧限位孔处插入,将限位螺栓再次与滑块螺纹连接,此时就降低了该投影设备的体积,即可达到方便携带的效果,可方便对该投影设备进行移动或者携带,可方便移动至其他地方进行使用。

A portable ar pro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
本技术涉及AR投影
,具体为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AR投影,采用图像识别、3D重构和自动三维映射等关键技术,通过副摄像头实时识别载体,借助主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把预置的内容映射到载体上,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和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CPU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增强现实技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AR投影设备都有方便操作和连接稳定的优点,但是现有的AR投影设备大多都是固定在某处进行使用,都不便于拆卸和携带,在其他地方需要使用该AR投影设备或者是需要更换使用地点时,就非常的麻烦,故而提出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具备可随身携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AR投影设备大多都是固定在某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块(2),第一U形块(2)的内部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杆(3)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部右侧活动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底板(1)顶部的滑块(4),所述底板(1)的正面右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孔(5),底板(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贯穿左侧所述限位孔(5)并延伸至滑块(4)内部的限位螺栓(6),所述滑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块(7),第二U形块(7)的内部通过转轴与支杆(8)活动连接,支杆(8)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杆(3)的正面并通过活动轴(9)与支撑杆(3)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顶部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身携带的AR投影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块(2),第一U形块(2)的内部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杆(3)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部右侧活动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底板(1)顶部的滑块(4),所述底板(1)的正面右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孔(5),底板(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贯穿左侧所述限位孔(5)并延伸至滑块(4)内部的限位螺栓(6),所述滑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块(7),第二U形块(7)的内部通过转轴与支杆(8)活动连接,支杆(8)的顶部延伸至支撑杆(3)的正面并通过活动轴(9)与支撑杆(3)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顶部套接有第三U形块(10),第三U形块(10)的前侧活动安装有贯穿第三U形块(10)和支撑杆(3)并延伸至第三U形块(10)后侧的丝杆(11),丝杆(1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定螺栓(12),丝杆(11)的外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第三U形块(10)和支撑杆(3)内部的限位条(13),所述丝杆(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挡板(14),丝杆(11)的外侧套接有位于限位条(13)前侧的动螺栓(15),所述动螺栓(15)与丝杆(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三U形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影机体(16),投影机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贯穿且延伸至投影机体(16)左侧的投影镜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召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笙视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