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间自动化生产作业中,经常会用到输送设备。受到空间和位置的限制,在车间内的输送设备会出现各种转角和转弯设置,一些工件在生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跟随车间的空间布置实施运输作业和转载作业之外,很多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还经常出现需要转载和翻转的作业。传统的输送设备只能实现在水平位置的直线或者转弯运输作业,当需要需要翻转作业时,经常需要设置翻转设备来完成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翻转作业,但是,传统的翻转设备和输送设备之间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往往需要另设空间实施完成翻转作业后才能再次输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这就需要生产厂房的空间足够,但是在密集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空间往往有限,并且,传统的翻转设备并不能实现连贯无间断的翻转后的输送作业。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翻转和输送连贯性强,智能化程度高,运行快速高效,节省空间,空间利用率高,生产连贯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包括转载框(1),通过转载支架(2)与转载框(1)相连接的转载旋转轴(3),转载旋转轴(3)的底部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载电机(4)的输出端与减速机(7)的输入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载框(1)内安装有翻转移载装置,翻转移载装置以及转载电机(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包括转载框(1),通过转载支架(2)与转载框(1)相连接的转载旋转轴(3),转载旋转轴(3)的底部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载电机(4)的输出端与减速机(7)的输入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载框(1)内安装有翻转移载装置,翻转移载装置以及转载电机(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载框(1)内的翻转筒(11),在翻转筒(11)外壁和转载框(1)内壁之间设置有从动限位支撑齿轮(6)以及主动旋转齿轮(4),主动旋转齿轮(4)与旋转电机(5)相连接,在翻转筒(11)的外壁设置有与主动旋转齿轮(4)相互啮合的齿槽圈(12),在翻转筒(11)内安装有旋转定位框(14),旋转定位框(14)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架(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载框(1)的截面为长方形结构,转载旋转轴(3)为圆柱形结构,转载旋转轴(3)的外壁与转载支架(2)固定连接,在转载支架(2)的外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转载旋转轴(3)的转载旋转轴安装孔,转载旋转轴(3)固定安装在该转载旋转轴安装孔内,转载旋转轴(3)的底部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筒(11)为圆柱形空心筒状结构,翻转筒(11)的直径不大于转载框(1)的内径,在转载框(1)内壁上下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上部限位开关(8)和下部限位开关(9),在翻转筒(11)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限位开关(8)和下部限位开关(9)相配合的开关触发块(10),上部限位开关(8)和下部限位开关(9)之间的行程距离与翻转筒(11)的半个圆周圆周长度相配合,开关触发块(10)的初始位置位于下部限位开关(9)靠近转载旋转轴(3)的位置,上部限位开关(8)和下部限位开关(9)均位于转载框(1)中心位置靠旋转电机(5)方向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潭,王海旺,姚锋军,宋青松,王进芝,卢新民,王淑芳,张伟,梁瑞鹏,赵磊,李叶,穆淑红,孙永涛,曲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