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12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灭火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能够重复使用的灭火器在其充装过程中较为繁琐的问题,包括筒体总成和软管总成,所述筒体总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把,提把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把,压把与提把的连接处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软管总成的一端与压把和提把的连接处套接固定,并且软管总成的另一端套有喷嘴,筒体总成的侧壁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且单向进气阀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无需打开单向进气阀即可对其进行注水充装,避免了打开单向进气阀进行注水时可能存在的隐患。

A fire extinguisher for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灭火器
本技术涉及教育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灭火器。
技术介绍
教学用灭火器需要具备可多次使用、充装打压方便等特点,而传统灭火器多数只能一次性使用,少数型号可以重复使用但充装过程较为繁琐。因此亟需设置一种具备可多次重复使用功能、充装打压方便教学用的灭火器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能够重复使用的灭火器在其充装过程中较为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包括筒体总成和软管总成,所述筒体总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把,提把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把,压把与提把的连接处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软管总成的一端与压把和提把的连接处套接固定,并且软管总成的另一端套有喷嘴,筒体总成的侧壁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且单向进气阀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并且单向进气阀的侧壁转动设置有转盖,转盖的一端通过定位销固定于单向进气阀的外壁凹槽的一侧,并且转盖的内部一侧通过转杆活动设置有密封塞头。优选的,所述筒体总成的高度为L,且在以单向进气阀的中轴线为基准线的情况下,单向进气阀与筒体总成上端的距离和单向进气阀距筒体总成下端的距离分别为0.4L和0.6L。优选的,所述转盖与单向进气阀的外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固定,并且凹槽开设于单向进气阀的外壁。优选的,所述定位销安插置于转盖的内部,且定位销的外壁固定粘有限位片。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定位销的端部侧壁之间设置有橡胶条。优选的,所述第二支道与第一支道相连通,第一支道与进气口连接,第二支道与进水口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部与密封塞头通过胶接固定,且转杆与转盖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设置,并且密封塞头与进水口相匹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筒体总成的一侧安装单向进气阀,并在单向进气阀的上部安装转盖,同时在其内部开设相通的第一支道和第二支道用于注水与进气,既能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无需打开单向进气阀即可对其进行注水充装,避免了打开单向进气阀进行注水时可能存在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的高度标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的单向进气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把、2提把、3压力表、4单向进气阀、41第一支道、42第二支道、43凹槽、5筒体总成、6软管总成、7转盖、8定位销、81限位片、9转杆、91密封塞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包括筒体总成5和软管总成6,筒体总成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把2,提把2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把1,压把1与提把2的连接处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软管总成6的一端与压把1和提把2的连接处套接固定,并且软管总成6的另一端套有喷嘴,筒体总成5的侧壁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单向进气阀4的外壁开设有凹槽43,凹槽43的作用是用于固定定位销8的,单向进气阀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支道41和第二支道42,单向进气阀4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第二支道42与第一支道41相连通,第一支道41与进气口连接,第一支道41用于向筒体总成5内打气,第二支道42与进水口连接,第二支道42用于向筒体总成5内注水,并且单向进气阀4的侧壁转动设置有转盖7,转盖7是为了对进水口进行密封,转盖7的一端通过定位销8固定于单向进气阀4的外壁凹槽43的一侧;进一步的,转盖7的内部一侧通过转杆9活动设置有密封塞头91,转杆9的底部与密封塞头91通过胶接固定,转杆9是为了带动密封塞头91转动并塞入进水口内,且转杆9与转盖7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传动连接设置,并且密封塞头91与进水口相匹配,密封塞头91是为了对进水口进行密封。其中,筒体总成5的高度为L,且在以单向进气阀4的中轴线为基准线的情况下,单向进气阀4与筒体总成5上端的距离和单向进气阀4距筒体总成5下端的距离分别为0.4L和0.6L。另外,定位销8安插置于转盖7的内部,且定位销8的外壁固定粘有限位片81,凹槽43的内壁与定位销8的端部侧壁之间设置有橡胶条。本实施例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前把灭火器晃动几次;2.将灭火器提至距着火物5-6米处,选择上风方向;3.去除铅封,拔出保险销;4.一手握紧软管总成6的喷嘴并对准燃烧物表面,一手按下压把1,扫射灭火。其中,在注水时,将定位销8转动并旋出凹槽43外,同时,转动转杆9,使其带动密封塞头91移出进水口(即此时的密封塞头91置于转盖7的内部),接着将转盖7转至另一侧,露出进水口,然后把水管插入进水口内,在容器竖立的状态下加水直到溢出,加入的水为普通的自来水。另外,在加压时,注水后,将转盖7转回,使定位销8转至凹槽43位置处,然后转动定位销8,使其旋入凹槽43内固定,接着,反转转杆9,使其带动密封塞头91转动并下移,最后转入进水口内从而将进水口密封住,接着使用打气筒或者空气压缩机连接单向进气阀4的进气口进行打气,观察压力表3,当压力达到1.0±0.1MP时停止进气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包括筒体总成(5)和软管总成(6),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总成(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把(2),提把(2)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把(1),压把(1)与提把(2)的连接处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软管总成(6)的一端与压把(1)和提把(2)的连接处套接固定,并且软管总成(6)的另一端套有喷嘴,筒体总成(5)的侧壁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单向进气阀(4)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且单向进气阀(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支道(41)和第二支道(42),并且单向进气阀(4)的侧壁转动设置有转盖(7),转盖(7)的一端通过定位销(8)固定于单向进气阀(4)的外壁凹槽(43)的一侧,并且转盖(7)的内部一侧通过转杆(9)活动设置有密封塞头(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包括筒体总成(5)和软管总成(6),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总成(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把(2),提把(2)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压把(1),压把(1)与提把(2)的连接处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3),软管总成(6)的一端与压把(1)和提把(2)的连接处套接固定,并且软管总成(6)的另一端套有喷嘴,筒体总成(5)的侧壁安装有单向进气阀(4),单向进气阀(4)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进水口,且单向进气阀(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支道(41)和第二支道(42),并且单向进气阀(4)的侧壁转动设置有转盖(7),转盖(7)的一端通过定位销(8)固定于单向进气阀(4)的外壁凹槽(43)的一侧,并且转盖(7)的内部一侧通过转杆(9)活动设置有密封塞头(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总成(5)的高度为L,且在以单向进气阀(4)的中轴线为基准线的情况下,单向进气阀(4)与筒体总成(5)上端的距离和单向进气阀(4)距筒体总成(5)下端的距离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红刘洋刘刚朱家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尚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