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09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一侧设置有供胸管穿过的管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通过自转动来挤压胸管的夹闭组件;所述夹闭组件包括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半圆形的活动转片,所述活动转片包括弧形端面和直径端面,所述弧形端面的外表面设置有球面抵触端,所述球面抵触端随活动转片转动对所述胸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力;且所述夹闭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相匹配的卡合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套装在胸腔引流管上,通过按压的方式就能对胸腔引流管进行关闭和松开,而且球形的接触面不会在引流管表面留下夹痕,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A chest tub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管夹闭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胸管夹闭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胸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胸腔闭式引流的过程中有时要对患者进行者检查以及更换引流瓶,此时要将胸管暂时关闭停止引流的过程,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为了方便通常用止血钳、软圆钳或者夹扣对胸管进行夹持关闭。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776365.4,专利名称为“胸管夹紧装置”的技术专利:其设置了两个夹紧装置,两个夹紧装置根据需要同时对胸管或者分段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现有的胸管夹紧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用止血钳夹持关闭的方式容易造成止血钳与胸管之间夹持不稳发生脱离,进而要对胸管多次进行夹持,被多次的夹持后的胸管表面易造成磨损,随后出现的夹扣能防止夹持脱离的问题;(2)用夹扣夹闭的方式,由于夹扣夹压导管的两端面较小,而且由于导管材质较软,导致在夹闭导管时,导管上容易留下难以恢复的夹痕,影响再次连通导管时的流通量,而且在要松开夹扣时,夹扣不易掰开,操作时间过长,影响患者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管夹闭装置,通过将夹闭装置套装在胸腔引流管上,将球面抵触端设置为球形面并以按压的方式对导管进行夹闭和松开的操作,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止血钳夹持脱离和夹持装置对导管造成磨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一侧设置有供胸管穿过的管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通过自转动来挤压胸管的夹闭组件;所述夹闭组件包括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半圆形的活动转片,所述活动转片包括弧形端面和直径端面,所述弧形端面的外表面设置有球面抵触端,所述球面抵触端随活动转片转动对所述胸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力;且所述夹闭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相匹配的卡合件。进一步地,所述卡合件包括位于所述弧形端面的两端设置的曲面突块,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曲面突块相匹配的内凹陷槽。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套装在所述直径端面的中心,且所述转轴安装在相对于所述管通道壳体的另一侧,且所述转轴恰好位于所述壳体侧边平面内。进一步地,且所述球面抵触端顶点到所述直径端面的距离h1比所述管通道外侧边到所述直径端面的距离h2小0.2~0.4cm。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转片的厚度设置为2-4cm。进一步地,在所述直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条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的半球形的抵触面使得夹闭时导管与夹持端接触平滑,有效防止在导管上留下夹痕,而且只需要通过按压直径端面的方式就能实现导管的夹闭和松开,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球面抵触端挤压管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管通道;3-夹闭组件;4-转轴;5-活动转片;6-曲面突块;7-球面抵触端;8-内凹陷槽;9-弧形端面;10-直径端面;11-防滑条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供胸管穿过的管通道2,在壳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通过自转动来挤压胸管的夹闭组件3。夹闭组件3包括通过转轴4安装在壳体1上的半圆形的活动转片5,活动转片5包括弧形端面9和直径端面10,弧形端面9的外表面设置有球面抵触端7,球面抵触端7随活动转片5转动对胸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力。本技术通过活动转片5的转动,使得球面抵触端7与胸腔导管接触,从而挤压缩小导管内能流通的间隙,进而将导管进行夹闭,为了不在导管表面留下夹痕,球面抵触端7设置为半球形结构,弧形的压紧接触面不会将导管表面压成难以恢复的形变状态,保证了导管再次连通时的流通量。按照图1的位置方向为准,且以图1中活动转片5的位置为起始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当活动转片5围绕转轴4顺时针转动时,球面抵触端7距离管通道2的距离逐渐变小,从相互接触开始,球面抵触端7逐渐挤压管通道2(相当于挤压管通道2内的胸管),直至球面抵触端7完全与管通道2相互垂直,达到最大的挤压效果,也就是关闭了管通道2(相当于胸管)。球面抵触端7固定安装在弧形端面9的中心位置,由于球面抵触端7与导管之间为弧形面的接触,为了防止球面抵触端7在压紧导管时发生意外的滑动。夹闭组件3上设置有与壳体1相匹配的卡合件。具体的:卡合件包括位于弧形端面9的两端设置的曲面突块6,在壳体1相对的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曲面突块6相匹配的内凹陷槽8。当球面抵触端7转动到与导管垂直时,此时导管被关闭,并且曲面突块6卡在内凹陷槽8内,对活动转片5形成一个固定的状态,使得活动转片5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轻易滑动。转轴4套装在直径端面10的中心,且转轴4安装在相对于管通道2壳体1的另一侧,且转轴4恰好位于壳体1侧边平面内,在导管连通的状态下,活动转片5一部分暴露在壳体1外,使得球面抵触端7对导管没有挤压作用,在导管夹闭的状态下,直径端面10与转轴4所在的壳体1平面重合。考虑到导管会有自身厚度的存在,球面抵触端7顶点到直径端面10的距离h1比管通道2外侧边到直径端面10的距离h2小0.2~0.4cm,保证在转动活动转片5时,球面抵触端7能恰好压紧导管。为了便于手指的按压,将活动转片5的厚度设置为2-4cm,在直径端面10上设置有防滑条纹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导管在连通时,球面抵触端7与导管之间没有压力作用,直径端面10一部分倾斜暴露在壳体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供胸管穿过的管通道(2),在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通过自转动来挤压胸管的夹闭组件(3);/n所述夹闭组件(3)包括通过转轴(4)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半圆形的活动转片(5),所述活动转片(5)包括弧形端面(9)和直径端面(10),所述弧形端面(9)的外表面设置有球面抵触端(7),所述球面抵触端(7)随活动转片(5)转动对所述胸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力;且所述夹闭组件(3)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的卡合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供胸管穿过的管通道(2),在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通过自转动来挤压胸管的夹闭组件(3);
所述夹闭组件(3)包括通过转轴(4)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半圆形的活动转片(5),所述活动转片(5)包括弧形端面(9)和直径端面(10),所述弧形端面(9)的外表面设置有球面抵触端(7),所述球面抵触端(7)随活动转片(5)转动对所述胸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力;且所述夹闭组件(3)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相匹配的卡合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管夹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位于所述弧形端面(9)的两端设置的曲面突块(6),在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内侧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曲面突块(6)相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佳陈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