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02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输药座、雾化盒、鼓风按钮、雾化按钮、输液口、鼓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单向阀片、排气口、吸气嘴以及输雾口,呼吸机主体前侧安装有输药座,输药座后侧开设有吸气嘴,输药座前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内部装配有单向阀片,输药座左侧安装有雾化盒,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鼓风按钮,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雾化按钮,雾化盒左侧开设有输液口,雾化盒上端面开设有输雾口,雾化盒内部上侧安装有鼓风机,雾化盒内部下侧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给药装置不方便将药物直达呼吸病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有效使呼吸道疾病深入给药。

An in-depth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respirator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传统的呼吸道疾病一般进行吃药处理,但对于比较顽固的呼吸道疾病则需要深入病灶进行治疗,但是药物一般不能直达病灶部位,使一些顽固的呼吸道疾病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痊愈,现有的给药装置不方便将药物直达呼吸病灶,现在急需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有效使呼吸道疾病深入给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弹性带以及深入给药机构,所述呼吸机主体后侧装配有弹性带,所述呼吸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深入给药机构,所述深入给药机构包括输药座、雾化盒、鼓风按钮、雾化按钮、输液口、鼓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单向阀片、排气口、吸气嘴以及输雾口,所述呼吸机主体前侧安装有输药座,所述输药座后侧开设有吸气嘴,所述输药座前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部装配有单向阀片,所述输药座左侧安装有雾化盒,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鼓风按钮,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雾化按钮,所述雾化盒左侧开设有输液口,所述雾化盒上端面开设有输雾口,所述雾化盒内部上侧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雾化盒内部下侧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进一步地,所述鼓风机通过导线与鼓风按钮相连接,所述鼓风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雾化片通过导线与雾化按钮相连接,所述雾化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带左右两侧装配有安装扣,所述弹性带通过安装扣与呼吸机主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液口通过导管与外界混合药液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片为圆锥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输药座、雾化盒、鼓风按钮、雾化按钮、输液口、鼓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单向阀片、排气口、吸气嘴以及输雾口,该设计能有效将外界药物进行雾化通过呼吸深入至病灶,解决了原有给药装置不方便将药物直达呼吸病灶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深入给药性。因鼓风机通过导线与鼓风按钮相连接,鼓风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使鼓风机工作进而传输雾化的药液,因超声波雾化片通过导线与雾化按钮相连接,雾化按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运用超频率震动对外界药液有效雾化处理,因弹性带左右两侧装配有安装扣,该设计方便对输药座的穿戴,因单向阀片为圆锥形,该设计使单向阀片只能排出气体不能吸入外界气体,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有效使呼吸道疾病深入给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中深入给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中输药座的左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中雾化盒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呼吸机主体、2-弹性带、3-深入给药机构、31-输药座、32-雾化盒、33-鼓风按钮、34-雾化按钮、35-输液口、36-鼓风机、37-超声波雾化片、311-单向阀片、312-排气口、313-吸气嘴、361-输雾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1、弹性带2以及深入给药机构3,呼吸机主体1后侧装配有弹性带2,呼吸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深入给药机构3。深入给药机构3包括输药座31、雾化盒32、鼓风按钮33、雾化按钮34、输液口35、鼓风机36、超声波雾化片37、单向阀片311、排气口312、吸气嘴313以及输雾口361,呼吸机主体1前侧安装有输药座31,输药座31后侧开设有吸气嘴313,输药座31前端面开设有排气口312,排气口312内部装配有单向阀片311,输药座31左侧安装有雾化盒32,雾化盒32前端面开设有鼓风按钮33,雾化盒32前端面开设有雾化按钮34,雾化盒32左侧开设有输液口35,雾化盒32上端面开设有输雾口化361,雾盒32内部上侧安装有鼓风机36,雾化盒32内部下侧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37,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给药装置不方便将药物直达呼吸病灶的问题。鼓风机36通过导线与鼓风按钮33相连接,鼓风按钮33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使鼓风机36工作进而传输雾化的药液,超声波雾化片37通过导线与雾化按钮34相连接,雾化按钮3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运用超声波雾化片37超频率震动对外界药液有效雾化处理,弹性带2左右两侧装配有安装扣,弹性带2通过安装扣与呼吸机主体1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对输药座31的穿戴,输液口35通过导管与外界混合药液相连接,该设计使外界药液有效雾化,单向阀片311为圆锥形,该设计使单向阀片311只能排出气体不能吸入外界气体。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鼓风按钮33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将雾化按钮3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将输液口35通过导管与外界药液相连接,药液进入雾化盒32,工作人员将雾化按钮34和鼓风按钮33打开,使药液经过超声波雾化片37处理后进行雾化处理,雾化后的药液沿鼓风机36被送至输雾口361,进而到达输药座31,患者将弹性带2套在头上,用嘴部吸取吸气嘴313内部雾化的药液,雾化的药液混合患吸入的空气进入呼吸道内部,进而高效的到达病灶部位,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此过程中排气口312可以排除患者吐出的气体,并通过单向阀片311作用使外界空气不易混入呼吸机主体1,减少污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弹性带以及深入给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后侧装配有弹性带,所述呼吸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深入给药机构;/n所述深入给药机构包括输药座、雾化盒、鼓风按钮、雾化按钮、输液口、鼓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单向阀片、排气口、吸气嘴以及输雾口,所述呼吸机主体前侧安装有输药座,所述输药座后侧开设有吸气嘴,所述输药座前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部装配有单向阀片,所述输药座左侧安装有雾化盒,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鼓风按钮,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雾化按钮,所述雾化盒左侧开设有输液口,所述雾化盒上端面开设有输雾口,所述雾化盒内部上侧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雾化盒内部下侧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弹性带以及深入给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后侧装配有弹性带,所述呼吸机主体内部设置有深入给药机构;
所述深入给药机构包括输药座、雾化盒、鼓风按钮、雾化按钮、输液口、鼓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单向阀片、排气口、吸气嘴以及输雾口,所述呼吸机主体前侧安装有输药座,所述输药座后侧开设有吸气嘴,所述输药座前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部装配有单向阀片,所述输药座左侧安装有雾化盒,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鼓风按钮,所述雾化盒前端面开设有雾化按钮,所述雾化盒左侧开设有输液口,所述雾化盒上端面开设有输雾口,所述雾化盒内部上侧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雾化盒内部下侧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华王宗芳贺化燕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