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0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其中滤清器的滤盖和上端盖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并在设置第一卡接部的滤盖或上端盖上增设导向筋,在导向筋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面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同时将第二导向面设于第一导向面远离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在装配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时,第二卡接部能够在第二导向面的约束作用下发生初步弹性形变以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再在第一导向面的约束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弹性形变以继续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增加了装配工艺的鲁棒性,降低了对上端盖和滤盖的注塑工艺的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Filter and engin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
本技术涉及过滤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
技术介绍
滤清器主要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滤芯,壳体包括滤罐和与其螺纹连接的滤盖,目前通常采用卡接的方式将滤芯装配于滤盖上。具体地,在滤盖上设置多个第一卡爪,在滤芯的上端盖上设置与第一卡爪一一对应的第二卡爪,上述第二卡爪为倒扣卡爪,将倒扣卡爪伸入第一卡爪形成的装配孔内并使倒扣卡爪抵接于第一卡爪的卡接面,以实现滤芯和滤盖之间的卡接。为了实现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目前滤盖和滤芯的上端盖通常采用注塑加工成型,但采用注塑加工成型的结构具有以下缺陷:(1)、存在吸水变形问题;(2)、滤盖和上端盖均不进行机加工,滤盖和上端盖之间的加工精度不易控制,使得滤盖和滤芯装配时经常会出现装配错位,甚至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能够为滤芯的安装提供导向,降低对上端盖和滤盖的注塑工艺的精度要求。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清器,包括滤盖和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所述滤盖和所述上端盖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周向分布形成装配孔,每个所述第一卡接部的自由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所述滤盖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导向筋,每个所述导向筋自由端为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面远离所述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接部的自由端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能够依次沿所述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滑动,使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装配孔的径向弹性收缩以将所述第二卡接部装入所述装配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滤盖上,所述第一导向面所在的最高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导向面所在的最低高度。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第一导向面所在的最低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向面所在的最高高度。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筋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数量。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导向筋。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装配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装配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相同。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盖和所述上端盖之间夹设有多个限位柱。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滤罐,所述滤盖和所述滤罐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的滤清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盖和所述滤罐螺纹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滤清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增设导向筋,并在导向筋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面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同时将第二导向面设于第一导向面远离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在装配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时,第二卡接部上的第三导向面首先接触第二导向面,并在第二导向面的约束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而后第三导向面接触第一导向面,并在第一导向面的约束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继续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直至第三导向面脱离第一导向面使第二卡接部进入装配孔内,而后第二卡接部失去第一导向面的约束作用将会恢复形变以卡接于第一卡接部,实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卡接。相比于现有未设导向筋的滤清器而言,第二卡接部能够在第二导向面的作用下发生初步弹性形变,再在第一导向面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弹性形变,增加了装配工艺的鲁棒性,降低了对上端盖和滤盖的注塑工艺的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清器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盖;11、第一卡接部;111、第一导向面;12、导向筋;121、第二导向面;13、限位柱;2、上端盖;21、第二卡接部;211、第三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清器,包括滤盖1和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2,滤盖1和上端盖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11,另一个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11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21。本实施例以滤盖1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1,上端盖2上设置第二卡接部21为例,对滤芯组件和滤盖1之间的装配进行详细说明。多个第一卡接部11周向分布形成装配孔,每个第一卡接部11的自由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11;滤盖1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导向筋12,每个导向筋12自由端为与第一导向面111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121,第二导向面121设于第一导向面111远离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第二卡接部21的自由端设有第三导向面211,第三导向面211能够依次沿第二导向面121、第一导向面111滑动,使第二卡接部21沿装配孔的径向弹性收缩以将第二卡接部21装入装配孔内并使第一卡接部11卡接于第二卡接部21。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导向筋12,并在导向筋12上设置与第一导向面111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121,同时将第二导向面121设于第一导向面111远离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在装配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21时,第二卡接部21上的第三导向面211首先接触第二导向面121,并在第二导向面121的约束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而后第三导向面211接触第一导向面111,并在第一导向面111的约束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继续逐渐向装配孔的中心聚拢,直至第三导向面211脱离第一导向面111使第二卡接部21进入装配孔内,而后第二卡接部21失去第一导向面111的约束作用将会恢复形变以卡接于第一卡接部11,实现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21之间的卡接。相比于现有未设导向筋12的滤清器而言,第二卡接部21能够在第二导向面121的作用下发生初步弹性形变,再在第一导向面111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弹性形变,增加了装配工艺的鲁棒性,降低了对上端盖2和滤盖1的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清器,包括滤盖(1)和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1)和所述上端盖(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11),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21);/n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1)周向分布形成装配孔,每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自由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11);/n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所述滤盖(1)或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导向筋(12),每个所述导向筋(12)自由端为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121),所述第二导向面(121)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远离所述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n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自由端设有第三导向面(211),所述第三导向面(211)能够依次沿所述第二导向面(121)、所述第一导向面(111)滑动,使所述第二卡接部(21)沿所述装配孔的径向弹性收缩以将所述第二卡接部(21)装入所述装配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接部(11)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清器,包括滤盖(1)和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1)和所述上端盖(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11),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一一对应的第二卡接部(21);
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1)周向分布形成装配孔,每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自由端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11);
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11)的所述滤盖(1)或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导向筋(12),每个所述导向筋(12)自由端为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倾斜方向相同的第二导向面(121),所述第二导向面(121)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远离所述装配孔中心轴线的一侧;
所述第二卡接部(21)的自由端设有第三导向面(211),所述第三导向面(211)能够依次沿所述第二导向面(121)、所述第一导向面(111)滑动,使所述第二卡接部(21)沿所述装配孔的径向弹性收缩以将所述第二卡接部(21)装入所述装配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接部(11)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设于所述滤盖(1)上,所述第一导向面(111)所在的最高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导向面(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王超赵建洲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