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滴空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滴空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输液方面,输液瓶(输液袋)通常采用一次性重力式输液器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输液,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医学上的输液安全隐患。一方面需要患者、陪同人员或医务人员对输液瓶(输液袋)及输液管中剩余液量进行及时的跟踪与关注,需要耗费患者、陪同人员或医务人员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在输液过程中稍有不逊极易造成输液滴空后,空气通过输液管、静脉注射针进入患者体内,轻者造成患者血管空气堵塞坏死,重者造成患者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申请号为CN0326099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滴空输液器,是在原有的两端均是窄口的滴壶中加入一个适当密度的浮球。虽然该专利给出了一种防滴空的浮球,但是只适用于滴壶两端都是小口的特定形状的滴壶,如果滴壶上端开口大于浮球的直径则会出现其他意外的情况,且这种形状不能保证能够完全堵住出液口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滴空输液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滴空输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壶(2)、与滴壶(2)固定连接的软管(1)、滴壶出口(10)、小浮球(4)和封口装置,所述的小浮球(4)为软管(1)内浮球,软管(1)底部设置有软管出口(9),所述的封口装置包括与小浮球(4)通过绳子(7)连接的大浮球(5),大浮球(5)的上方两侧设置有支撑(6),绳子(7)的长度大于软管出口(9)与滴壶出口(10)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壶(2)、与滴壶(2)固定连接的软管(1)、滴壶出口(10)、小浮球(4)和封口装置,所述的小浮球(4)为软管(1)内浮球,软管(1)底部设置有软管出口(9),所述的封口装置包括与小浮球(4)通过绳子(7)连接的大浮球(5),大浮球(5)的上方两侧设置有支撑(6),绳子(7)的长度大于软管出口(9)与滴壶出口(10)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6)为弯曲的杆状结构,两个支撑(6)组成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软管(1)的直径,支撑(6)与大浮球(5)一体成型或支撑(6)焊接在大浮球(5)上或支撑(6)胶粘在大浮球(5)上。
3.一种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壶(2)、与滴壶(2)固定连接的软管(1)、滴壶出口(10)、小浮球(4)和封口装置,所述的小浮球(4)为软管(1)内浮球,软管(1)底部设置有软管出口(9),所述的封口装置包括与小浮球(4)通过绳子(7)连接的大浮球(5),大浮球(5)的上方两侧设置有支撑(6),小浮球(4)和大浮球(5)之间的绳子(7)上设置有挡盘(8),挡盘(8)固定胶粘在绳子(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滴空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出口(9)的直径小于软管(1)的直径,挡盘(8)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形结构或圆盘形状,挡盘(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顺,王文华,贾英萍,王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