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8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第一坡带、第二坡带、血管槽、棉质隔块、棉质内衬片;所述固定带首端正面连接第一坡带,远离固定带首端的表面并列设置血管槽;所述血管槽的边沿与第一坡带连接,血管槽之间设有棉质隔块;所述第二坡带安装在固定带正面上,且边沿与血管槽远离第一坡带的边沿连接;所述血管槽为圆形硅胶管,血管槽远离固定带的一端沿轴心纵向开口,开口位置为血管槽直径的三分之二处;所述固定带远离第二坡带的一端连接有观察窗口;所述固定带背面设有棉质内衬片。该血透血管固定装置能够固定在患者身上,跟随患者移动,使得管道不易脱落,且管道不会受到挤压、扭曲,方便对管道的管理及辨别。

A fixed device for management of vascular access in hemodi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血液透析主要采用透析器将人体中的血液循环,采用管道将人体与透析机连接,管道的护理影响着透析的效果,病人需要长时间的将针管置于身体中,通常采用胶带、夹子将管道固定在手上及床沿,在病人翻身、入厕使容易将管道移动使针头脱落,采用夹子夹持管道容易使管道受到压迫,影响管道血液流速,甚至是管道堵塞,且将管道夹持在床沿不方便管道的管理及不同管道之间的辨别;胶带固定不稳,且可能会有病人过敏,影响透析效果。综上所述,目前的透析管道容易脱落,受压会影响血液流速,管道的管理及辨别不方便,管道易发生弯折及压迫,胶带固定不稳,可能引起病人过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该血透血管固定装置能够固定在患者身上,跟随患者移动,使得管道不易脱落,且管道不会受到挤压、扭曲,方便对管道的管理及辨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第一坡带、第二坡带、血管槽、棉质隔块、棉质内衬片;所述固定带首端正面连接第一坡带,远离固定带首端的表面并列设置血管槽;所述血管槽的边沿与第一坡带连接,血管槽之间设有棉质隔块;所述第二坡带安装在固定带正面上,且边沿与血管槽远离第一坡带的边沿连接;/n所述第一坡带为楔形,厚度大的一端与血管槽连接,厚度小的一端与固定带首端连接,且厚度小的一端倾角为15°;所述第二坡带为楔形,厚度大的一端与血管槽连接,厚度小的一端倾角为15°;所述血管槽为圆形硅胶管,血管槽远离固定带的一端沿轴心纵向开口,开口位置为血管槽直径的三分之二处;/n所述固定带远离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血管通路管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第一坡带、第二坡带、血管槽、棉质隔块、棉质内衬片;所述固定带首端正面连接第一坡带,远离固定带首端的表面并列设置血管槽;所述血管槽的边沿与第一坡带连接,血管槽之间设有棉质隔块;所述第二坡带安装在固定带正面上,且边沿与血管槽远离第一坡带的边沿连接;
所述第一坡带为楔形,厚度大的一端与血管槽连接,厚度小的一端与固定带首端连接,且厚度小的一端倾角为15°;所述第二坡带为楔形,厚度大的一端与血管槽连接,厚度小的一端倾角为15°;所述血管槽为圆形硅胶管,血管槽远离固定带的一端沿轴心纵向开口,开口位置为血管槽直径的三分之二处;
所述固定带远离第二坡带的一端连接有观察窗口;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云娜李兴勤维琼梅王粉兰段燕李妍洁董锦秀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