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所述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积液存放机构;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与积液存放机构连接,且引流机构包括流速控制结构、输液器连接头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积液存放机构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器连接头,且引流管上安装有流速控制结构,流速控制结构包括旋钮、螺纹杆、弧形动夹板、U型框和弧形定夹板,所述引流管位于U型框内,且U型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弧形定夹板,弧形定夹板的正上方设有匹配设置的弧形动夹板,弧形动夹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在U型框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具有舒适度高的的优点。
A drainage device for tumor intern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取样本,需要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引流,且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从而需要对引流的速度进行控制,目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对引流的速度进行调整效果不佳,甚至不能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患者引流时的舒适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舒适度高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积液存放机构;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与积液存放机构连接,且引流机构包括流速控制结构、输液器连接头和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积液存放机构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器连接头,且引流管上安装有流速控制结构,流速控制结构包括旋钮、螺纹杆、弧形动夹板、U型框和弧形定夹板,所述引流管位于U型框内,且U型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弧形定夹板,弧形定夹板的正上方设有匹配设置的弧形动夹板,弧形动夹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在U型框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且螺纹杆的上端延伸到U型框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穿刺机构,所述穿刺机构与引流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引流机构还包括开口和环形气囊,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包裹有环形气囊,且环形气囊开设有开口,流速控制结构放置在开口内。优选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连接管和穿刺针,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引流管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穿刺针。优选的,所述穿刺机构还包括负压罩,其中连接管固定连接有负压罩,负压罩的开口朝向穿刺针设置。优选的,所述积液存放机构包括单向排气阀、积液存放袋和排液管,所述积液存放袋的下表面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开口处有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积液存放袋的上表面与引流管连接,同时积液存放袋的上表面还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优选的,所述积液存放机构还包括刻度线,其中积液存放袋上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所述引流管的长度远远大于连接管的长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引流管使得积液引流到积液存放机构内,且通过转动旋钮,使得弧形动夹板运动,从而使得弧形动夹板与弧形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通过弧形动夹板与弧形定夹板挤压引流管,从而对引流管内积液的流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积液的引流速度进行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引流机构中流速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引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积液存放机构,11、单向排气阀,12、刻度线,13、积液存放袋,14、排液管,2、引流机构,21、开口,22、流速控制结构,221、旋钮,222、螺纹杆,223、弧形动夹板,224、U型框,225、弧形定夹板,23、环形气囊,24、输液器连接头,25、引流管,3、穿刺机构,31、连接管,32、负压罩,33、穿刺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引流机构中流速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引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积液存放机构1;引流机构2,所述引流机构2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穿刺机构3,所述穿刺机构3与引流机构2连接。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穿刺机构3穿刺后,患者体内的积液引流机构2引流到积液存放机构1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引流机构2包括流速控制结构22、输液器连接头24和引流管25,所述引流管25的一端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引流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器连接头24,且引流管25上安装有流速控制结构22,流速控制结构22包括旋钮221、螺纹杆222、弧形动夹板223、U型框224和弧形定夹板225,所述引流管25位于U型框224内,且U型框22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弧形定夹板225,弧形定夹板225的正上方设有匹配设置的弧形动夹板223,弧形动夹板223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2,螺纹杆222螺纹连接在U型框224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且螺纹杆222的上端延伸到U型框22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21。需要说明:在对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引流时,积液进入到引流管25内,且通过引流管25使得积液引流到积液存放机构1内,且通过转动旋钮221,使得弧形动夹板223运动,从而使得弧形动夹板223与弧形定夹板225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通过弧形动夹板223与弧形定夹板225挤压引流管25,从而对引流管25内积液的流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积液的引流速度进行调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需要说明:装置在不使用时,通过转动旋钮221,使得弧形动夹板223背离弧形定夹板225运动,从而使得流速控制结构22可以单独拆下,使得流速控制结构22可以循环利用,减小资源的浪费。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引流机构2还包括开口21和环形气囊23,所述引流管25的外表面包裹有环形气囊23,且环形气囊23开设有开口21,流速控制结构22放置在开口21内。需要说明:通过环形气囊23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当引流管25意外被挤压时,环形气囊23形变,从而避免与引流管25发生形变的几率,保证积液在引流管25的流速稳定,且避免引流管25发生堵塞的几率,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参考图1所示,所述穿刺机构3包括连接管31和穿刺针33,所述连接管31的一端与引流管25连接,连接管31的另一端连接有穿刺针33。需要说明:通过穿刺针33穿刺患者的皮肤,使得患者体内的积液通过穿刺针33进入到引流管25内。参考图1所示,所述穿刺机构3还包括负压罩32,其中连接管31固定连接有负压罩32,负压罩32的开口朝向穿刺针33设置。需要说明:负压罩32可以吸附在患者的身体上。减小穿刺针33穿刺后发生晃动的几率,有利于穿刺针33的使用。参考图1所示,所述积液存放机构1包括单向排气阀11、积液存放袋13和排液管14,所述积液存放袋13的下表面连通有排液管14,排液管14的开口处有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且积液存放袋13的上表面与引流管25连接,同时积液存放袋13的上表面还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11。需要说明:积液通过引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积液存放机构(1);/n引流机构(2),所述引流机构(2)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且引流机构(2)包括流速控制结构(22)、输液器连接头(24)和引流管(25),所述引流管(25)的一端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引流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器连接头(24),且引流管(25)上安装有流速控制结构(22),流速控制结构(22)包括旋钮(221)、螺纹杆(222)、弧形动夹板(223)、U型框(224)和弧形定夹板(225),所述引流管(25)位于U型框(224)内,且U型框(22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弧形定夹板(225),弧形定夹板(225)的正上方设有匹配设置的弧形动夹板(223),弧形动夹板(223)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2),螺纹杆(222)螺纹连接在U型框(224)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且螺纹杆(222)的上端延伸到U型框(22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21);/n穿刺机构(3),所述穿刺机构(3)与引流机构(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积液存放机构(1);
引流机构(2),所述引流机构(2)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且引流机构(2)包括流速控制结构(22)、输液器连接头(24)和引流管(25),所述引流管(25)的一端与积液存放机构(1)连接,引流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器连接头(24),且引流管(25)上安装有流速控制结构(22),流速控制结构(22)包括旋钮(221)、螺纹杆(222)、弧形动夹板(223)、U型框(224)和弧形定夹板(225),所述引流管(25)位于U型框(224)内,且U型框(22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弧形定夹板(225),弧形定夹板(225)的正上方设有匹配设置的弧形动夹板(223),弧形动夹板(223)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2),螺纹杆(222)螺纹连接在U型框(224)上端面开设的螺纹通孔内,且螺纹杆(222)的上端延伸到U型框(224)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21);
穿刺机构(3),所述穿刺机构(3)与引流机构(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内科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机构(2)还包括开口(21)和环形气囊(23),所述引流管(25)的外表面包裹有环形气囊(23),且环形气囊(23)开设有开口(21),流速控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
申请(专利权)人:林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