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及包含它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7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及包含它的引流装置。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包括密闭筒体,密闭筒体的筒身沿轴向由两节以上的分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密闭筒体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材质。包括上述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的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连接端端部从密闭筒体的顶面伸入密闭筒体内,引流管的连接端端部设有防回流结构。上述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整密闭筒体的大小可调,针对不同患者,直接将引流容器调解至所需大小,避免了在巡视过程中因混乱引起的引流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易观察、易控制;上述引流装置,体积可控、且防回流,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A volume adjustable drainage vessel and a drainage device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及包含它的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及包含它的引流装置,属于引流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引流是从体腔或创腔向体外导出液体的行为。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在引流物周围引发感染。闭式负压引流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引流方法,将连接全封闭负压引流塑料袋的引流管置入创腔或体腔,自动引出腔内的积液。现有的引流塑料袋体积固定,而针对不同部位的引流量不同,比如,膀胱的一次引流量不易超过1000ml;动脉引流的一次引流量不易超过300ml;腹腔引流一般首次要求不超过750ml;过量的引流易引发出血等问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高频巡视,以避免引流过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体积大小可调,方便观察,方便控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体积可控、抗逆流,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包括密闭筒体,密闭筒体包括顶面、底面及将顶面和底面连为一体的筒身;筒身沿轴向由两节以上的分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密闭筒体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材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引流的具体体积来调整密闭筒体的大小。密闭筒体的大小通过将收缩在其它分单元内的分单元拉出来调整。针对不同患者,直接将引流容器调解至所需大小,也避免了在巡视过程中因混乱引起的引流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易观察、易控制,只要容器内液体满了,即可判断已达到引流体积。因为不同的患者引流量不同,而医院一般都采用相同规格的引流袋,这样医护人员就需要密切关注每个患者的引流体积,当医护人员数量紧张、工作繁多时,会出现引流量控制错误的情况。上述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指收纳时的状态,当使用时,可根据体积调整的需要将相应的分单元拉出。本申请上下、顶部、底部等方位词,均指密闭筒体正常使用时的相对位置。密闭筒体正常使用时顶部在上、底部在下。为了方便密闭筒体体积大小的调整,每节分单元均上设有体积刻度。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案,将筒身上自顶部或底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折叠单元,折叠单元的顶部与上一个分单元的底部无缝对接、折叠单元的底部与下一个分单元的顶部无缝对接,相邻两分单元的连接处为可折叠结构,折叠单元侧壁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为可折叠结构,当折叠单元收缩在相邻的分单元内时,折叠单元的侧壁与此分单元的侧壁组成“N”字形结构。可折叠结构指侧壁可做向内或向外的翻折折叠,也即通过折叠将前一节分单元收缩在后一分单元内,也可将前一节分单元在后一分单元内拉出。折叠单元也即侧壁为可进行折叠的结构,将折叠单元沿顶部或底部、向上或向下折叠在相邻的分单元内,然后沿侧壁高度方向一半的高度翻折一次,使得折叠单元的底部或顶部与此相邻的分单元的底部或顶部齐平,此时,折叠单元的侧壁与此分单元的侧壁组成被挤压的“N”字形结构,当如需要扩大体积时,将折叠单元从此分单元中拉出即可。为了方便体积的调整,当将筒身上自顶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时,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从顶部到底部直径渐缩的结构;当将筒身上自底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时,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从底部到顶部直径渐缩的结构。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筒身顶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下一个分单元的顶部沿周边滑动连接在上一个分单元的侧壁内侧。这样收缩时,分单元的侧壁无需折叠,可通过直接抽来调整密闭筒体。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相邻两节分单元之间螺纹连接。可根据需要来选择需要连接的分单元的数量。为了满足一般需求,筒身沿轴向由五节分单元拼接而成,从顶部到底部,五节分单元的体积依次为300ml、250ml、200ml、150ml和100ml。为了方便取样,密闭筒体的底面上设有取液口,取液口用橡胶塞密封,取样时,直接将注射器刺过橡胶塞取样即可,橡胶塞可反复穿刺、且不会渗液。为了方便排液,密闭筒体的底面上设有与密闭筒体内部连通的排液管,排管上设有排液阀。为了方便使用,密闭筒体顶面上设有挂钩。使用时,可直接直接将引流容器挂设在床架上。一种包括上述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的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介入端,引流管的连接端端部从密闭筒体的顶面伸入密闭筒体内,引流管的连接端端部设有防回流结构,防回流结构为止回阀、单向阀、单向活瓣或薄膜防回流结构。使用时,将密闭筒体的大小调整为所需引流体积量一致的大小,将引流管的介入端置入创腔或体腔,开始引流,当密闭筒体引流满后,达到所需体积,且通过防回流结构的设置也不会引起回流。针对不同患者,直接将引流容器调解至所需大小,也避免了在巡视过程中因混乱引起的引流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易观察、易控制。本申请的引流发生原理参照现有技术,如需负压,可在密闭筒体出厂前设置,使用时直接通过抽拉方式调整体积即可,也可在体积调整好后利用医院常设的吸痰用负压器来调整。可根据需要在引流管上设置止流夹等。当密闭筒体引流满后,引流会停止,不会因超量引流而导致出血等问题,且不会引起回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优选,止回阀为双膜瓣式止回阀。薄膜防回流结构为连接在引流管的连接端端部的塑料薄膜管。当液面超过塑料薄膜管底部时,塑料薄膜管会漂浮在液面上,内壁贴合在一起,而不会引发回流。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整密闭筒体的大小可调,针对不同患者,直接将引流容器调解至所需大小,避免了在巡视过程中因混乱引起的引流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易观察、易控制;本技术引流装置,体积可控、且防回流,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括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的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密闭筒体处于伸张状态);图2为图中底部一节分单元被处于收缩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中底部两节分单元被处于收缩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中底部三节分单元被处于收缩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中底部四节分单元被处于收缩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2中A处侧壁放大示意图一;图7为图2中A处侧壁放大示意图二;图中,1为密闭筒体,11为顶面,12为底面,13为内侧分单元的侧壁,14为外侧分单元的侧壁,2为引流管,3为排液管,4为体积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包括密闭筒体,密闭筒体包括顶面、底面及将顶面和底面连为一体的筒身;筒身沿轴向由五节分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每节分单元均上设有体积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筒体,密闭筒体包括顶面、底面及将顶面和底面连为一体的筒身;筒身沿轴向由两节以上的分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密闭筒体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筒体,密闭筒体包括顶面、底面及将顶面和底面连为一体的筒身;筒身沿轴向由两节以上的分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节分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分单元收缩在另一个分单元内;密闭筒体所用材质为透明塑料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其特征在于:每节分单元均上设有体积刻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将筒身上自顶部或底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折叠单元,折叠单元的顶部与上一个分单元的底部无缝对接、折叠单元的底部与下一个分单元的顶部无缝对接,相邻两分单元的连接处为可折叠结构,折叠单元侧壁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为可折叠结构,当折叠单元收缩在相邻的分单元内时,折叠单元的侧壁与此分单元的侧壁组成“N”字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积可调式引流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将筒身上自顶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时,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从顶部到底部直径渐缩的结构;当将筒身上自底部起的第一个分单元作为基础单元时,除基础单元外的其它分单元均为从底部到顶部直径渐缩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积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燕王增龙王雪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