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94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银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透明银氨溶液;(2)将一定量的分散剂、还原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还原溶液;(3)将一定量的pH调节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pH调节液;(4)在5~30℃反应溶液温度下,把银氨溶液和pH调节液以一定的速度滴加在搅拌状态下的还原溶液中,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抽滤、水洗、疏水剂处理、干燥,从而得到高分散性类球形超细银粉,其中还原剂为水溶性的烷基羟胺;方法操作简易重复性高,制备的银粉具有高收率、高振实、粒径分布窄并具有高分散性、低热损等特点,适用于导电胶、光伏银浆以及低温印刷银浆等领域且表现出优良的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pherical Ultrafine Silver Powder with high dispersion and controllable particle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金属粉体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导电银粉因其抗氧化性能和导电性能优异而在导电浆料中应用最为广泛,超细导电银粉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导电浆料性能的优劣。目前市场上的超细银粉以化学水相还原方法制备为主,主要以硝酸银为银源,通过还原剂还原,再经水洗、疏水处理、干燥等处理后获得。所用的还原剂主要有葡萄糖、抗坏血酸、甲醛、羟胺、羟胺硫酸盐,水合肼、乙醇胺、多元醇等。无机还原剂水合肼、羟胺、羟胺硫酸盐等毒性大,还原能力过强,且在还原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氮气,在反应液含有分散剂且处于搅拌状态下极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使产品性能不宜控制。甲醛易挥发且致癌性强操作风险大。葡萄糖和抗坏血酸还原的银粉高温热损较大,容易影响粉体性能。乙醇胺、多元醇类还原剂还原能力弱,需要在较高的溶液温度下才能还原银离子且还原不彻底收率低。因此探索新型还原体系制备高分散性银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将银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透明银氨溶液;/n(2)将一定量的分散剂、还原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还原溶液;/n(3)将一定量的pH调节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pH调节液;/n(4)在5~30℃反应溶液温度下,把银氨溶液和pH调节液以一定的速度滴加在搅拌状态下的还原溶液中,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抽滤、水洗、疏水剂处理、干燥,从而得到高分散性类球形超细银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银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透明银氨溶液;
(2)将一定量的分散剂、还原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还原溶液;
(3)将一定量的pH调节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pH调节液;
(4)在5~30℃反应溶液温度下,把银氨溶液和pH调节液以一定的速度滴加在搅拌状态下的还原溶液中,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抽滤、水洗、疏水剂处理、干燥,从而得到高分散性类球形超细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源与氨摩尔比1∶3~4,银氨溶液浓度范围0.05~0.5mol/L,还原剂浓度范围0.05~1.0mol/L,银氨络合物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2,银源与分散剂质量比为1∶0.1~2.0,pH调节液的浓度0.1~1.0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径可控的高分散类球形超细银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源为硝酸银、碳酸银、硫酸银、草酸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卫杨静静石耀杰周松肖华锋朱伟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卓而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