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39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穴位贴包括基底层和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丝瓜络载体层上附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药物上附有使用时被揭去的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丝瓜络作为药物载体,其对药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承载作用,使药物能够稳定的附着在其上面;同时丝瓜络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一定透气性,长时间贴敷条件下,能够有效避免皮肤出现过敏等情况。丝瓜络具有通络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良好药物载体和媒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丝瓜络作为药物载体制作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制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A kind of acupoint sticking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uropat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
技术介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随着病程延长不断增长。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最终可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研究结果显示,5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而80%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最终会导致截肢。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淤血阻络为标。现有的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多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治疗。穴位贴敷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外治法,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不损伤脾胃,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穴位贴敷疗法中使用的穴位贴需要借助适当的外在药物载体将药物承载在载体上,才可进一步将药物贴敷在人体的适当部位。目前,穴位贴中的药物载体通常为医用胶布,使用时,将医用胶布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粘层,将调好的药物放于胶布中心,粘贴于相应部位进行治疗。然而,为了达到预期的疗效,一般要求药物停留在相应穴位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传统的穴位贴不透气,长时间使用下会使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问题影响贴敷的疗效;另一方面,现有的穴位贴使用的药物载体功能单一,仅仅用于承载药物,并无治疗作用。植物来源的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价廉、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葫芦科植物丝瓜干燥果实的维管束,又称丝瓜络、丝瓜筋等,就是这种优质的天然纤维素。丝瓜络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化学结构,其横断面具有多个空腔,空腔周围是多层纵横交错的网状纤维束结构;每丛纤维束又由许多单根纤维组成,单根纤维的内部空间分布着密级的洞孔,其独特的多孔性结构,吸附力和透气性强,具有良好的承载外在物质的作用。同时丝瓜络具有通络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良好药物载体和媒介,目前尚没有技术使用丝瓜络作为媒介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穴位贴药物载体不透气、作用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包括基底层和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所述丝瓜络载体层上附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进一步方案,所述丝瓜络载体层由多层丝瓜络经压平、交错压紧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丝瓜络载体层的厚度为1-2mm。进一步方案,所述基底层与丝瓜络载体层之间还设有胶质层,所述丝瓜络载体层为丝瓜络粉末附着在胶质层上形成。作为优选的,所述胶质层是水溶性压敏胶层。胶质层可以使丝瓜络粉末均匀分散在基底层的表面从而形成厚度均一的丝瓜络载体层。进一步方案,所述药物上附有使用时被揭去的防护层;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层是离型纸、PET离型膜、OPE离型膜中的一种,防护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污染药物,使穴位贴便于存放。进一步方案,所述基底层为无纺布、弹力布、涤棉布以及化纤布中的一种,基底层主要起固定作用,穴位贴使用过程中,借助外力通过基底层将附着有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贴敷在皮肤上,方便使用。进一步方案,所述离型纸是100g离型纸,是一种防粘贴纸。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丝瓜络作为药物载体,一方面,丝瓜络兼具有亲水亲油化学结构,并具有独特的多孔性结构,使其对药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承载作用,使药物能够稳定的附着在其表面;同时丝瓜络的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一定透气性,长时间贴敷条件下,能够有效避免皮肤出现过敏等情况。另一方面,丝瓜络具有通络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良好药物载体和媒介。本技术利用丝瓜络作为药物载体制作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制作方法简单,并且丝瓜络原料来源广泛,具有价廉、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穴位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底层,2-丝瓜络载体层,3-药物,4-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底层1、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2,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上附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3,所述药物上附有使用时被揭去的防护层4。基底层1为无纺布、弹力布、涤棉布以及化纤布中的一种。基底层1主要起固定作用,穴位贴使用过程中,借助外力通过基底层将附着有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贴敷在皮肤上,方便使用。丝瓜络载体层2由多层丝瓜络经压平、交错压紧制成,丝瓜络载体层的厚度为1-2mm。防护层4是100g离型纸、PET离型膜、OPE离型膜中的一种。防护层4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污染药物,使穴位贴便于存放。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底层1与丝瓜络载体层2之间还设有胶质层,胶质层是水溶性压敏胶层。丝瓜络载体层2为丝瓜络粉末附着在胶质层上形成。胶质层可以使丝瓜络粉末均匀分散在基底层的表面从而形成厚度均一的丝瓜络载体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贴在药物3上的防护层4揭下,将外露的用于治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贴敷在穴位上,然后通过基底层1将穴位贴固定在身体的相应位置处即可。本穴位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丝瓜络载体层可以更好的呵护皮肤防止过敏等不适症状,且兼具治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和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2),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上附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和用于承载药物的丝瓜络载体层(2),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上附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由多层丝瓜络经压平、交错压紧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的厚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与丝瓜络载体层(2)之间还设有胶质层,所述丝瓜络载体层(2)由丝瓜络粉末附着在胶质层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帅郑旭琴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