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属铸造冶金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铸铁铁坯浇铸成型加工时,当前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往往均是直接安装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浇铸作业,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运行中,当前传统的成型模具一方面均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在使用中无法根据使用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结构调整,同时也造成了运行中因局部结构受损而导致模具整体修复率差、修复效率低下及报废率高,使用及维护成本低下同时,当前所使用的传统模具在生产活动中,当需要进行维护调整作业时,往往需要从生产线上拆除后方可进行调整维护,进一步增加了铸铁模维护做的成本和难度,严重影响了生产作业的工作效率、连续性及稳定性,同时也导致铸铁模使用及维护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铸铁铁坯的生产加工效率和成本。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铸铁模及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及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翻转铸铁模包括侧板、成型模、承载轮及定位销,其中所述侧板共两个,且两侧板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侧板外侧面沿侧板轴线均布至少两个承载轮,且沿侧板轴向方向均布若干定位销孔,所述侧板通过定位销孔与定位销连接,且所述定位销与侧板垂直分布,并与成型模侧表面连接,所述成型模嵌于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两侧板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成型模侧表面三条滑槽,所述滑槽沿成型模侧表面轴线均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且每条滑槽均与一组定位销孔位置对应并与定位销相互连接,所述定位销轴线与滑槽轴线垂直并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翻转铸铁模包括侧板、成型模、承载轮及定位销,其中所述侧板共两个,且两侧板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侧板外侧面沿侧板轴线均布至少两个承载轮,且沿侧板轴向方向均布若干定位销孔,所述侧板通过定位销孔与定位销连接,且所述定位销与侧板垂直分布,并与成型模侧表面连接,所述成型模嵌于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两侧板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成型模侧表面三条滑槽,所述滑槽沿成型模侧表面轴线均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且每条滑槽均与一组定位销孔位置对应并与定位销相互连接,所述定位销轴线与滑槽轴线垂直并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内侧面与成型模外侧面滑动连接,且侧板内侧面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侧板内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板外表面设若干强化筋板,各强化筋板环绕承载轮轴线呈放射结构分布,且强化筋板厚度不小于3毫米,高出侧板外表面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厚度为刚玉防护层及耐高温陶瓷防护层,其中所述耐高温陶瓷防护层横断面为矩形结构,其上均布若干孔径为1—3毫米透孔,且透孔总体积为耐高温陶瓷防护层总体积的10%—25%,所述刚玉防护层包覆在耐高温陶瓷防护层外且并嵌于耐高温陶瓷防护层的透孔内,且刚玉防护层最小厚度不小于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与成型模同轴分布的成型模腔,并构成横断呈“H”字形槽状结构,所述成型模最大高度为侧板高度的1/3—1/2,所述成型模腔深度为成型模厚度的1/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中,位于成型模两侧位置的滑槽对应的成型模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高出成型模上端面及下端面1—5厘米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等腰梯形结构并与滑槽同轴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翻转铸铁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销孔中,分布在同一侧板的各定位销孔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共两个定位销孔,位于侧板中线位置处并自上而下均布,剩下两组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勇,谢金萍,刘棉,刘莹,刘刚,万传亮,王云祥,李海军,苏战国,张春霞,刘涛,邓志勇,马海滨,孙永磊,尚红波,闫蓓蓓,顾琛钰,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迈科冶金机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