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翠萍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89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拿持杆与主体,所述拿持杆的右端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通过焊接连接在拿持杆的右端,所述拿持杆与主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通过插接连接在主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该针灸定位器中的下表端设置有防护垫,这样在进行针灸的时候可以通过防护垫放置在待要针灸的人体的表皮,这样可以使得在进行针灸的时候人体表皮可以得到一层防护,这样可以使得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防护垫的上端的四角处设置有四个插接柱,从而可以使得该防护垫可以更好的达到拆卸方便,使得该针灸定位器可以更好的进行针灸定位的作用。

A kind of acupuncture positioner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本技术属于医用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现有的内科用针灸定位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在进行使用时通常该定位器都是采用铝材或者钢材制成的,这样该定位器本身的温度就会过低,这样在进行工作时放置在人体表皮的时候会使得放置的表皮感到不舒服的现象,这样对于治疗会起到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在进行工作时由于自身温度过低这样可能会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舒适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拿持杆与主体,所述拿持杆的右端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通过焊接连接在拿持杆的右端,所述拿持杆与主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通过插接连接在主体的下端,所述防护垫与主体通过插接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的轴心处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主体的上端的表侧设置有涂膜层,所述涂膜层与主体通过粘贴连接。优选的,所述拿持杆的组成包括有连接端、杆体和防滑条纹,所述连接端的右端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外侧的表端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拿持杆通过连接端与主体通过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涂膜层的组成包括有防腐蚀层、加强层、面层、结构层和基底层,所述面层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结构层,所述结构层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基底层,所述涂膜层通过基底层与主体通过粘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垫的组成包括有插接柱和圈体,所述圈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结构,所述圈体的内部的上端的一周处设置有四个插接柱,所述防护垫通过插接柱与主体通过插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拿持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拿持杆的截面直径为一点二厘米,所述拿持杆的长度为六厘米,所述拿持杆与主体通过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加强层、面层、结构层和基底层每一层共设置有三层,所述防腐蚀层、加强层、面层、结构层和基底层每一层的厚度为一毫米,所述防腐蚀层、加强层、面层、结构层和基底层每层之间通过粘贴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为内凹的圆盘状结构,所述主体的截面直径为三点五厘米,所述主体的厚度为一点五厘米,所述主体的内部的轴心处的最底端设置有一个中心通孔。优选的,所述插接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插接柱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接柱分别呈对称等间距设置在圈体的上端的一周处,四个所述插接柱与圈体通过热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在该针灸定位器中的下表端设置有防护垫,这样在进行针灸的时候可以通过防护垫放置在待要针灸的人体的表皮,这样可以使得在进行针灸的时候人体表皮可以得到一层防护,这样可以使得提高人体的舒适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在进行工作时由于自身温度过低这样可能会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舒适的现象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在防护垫的上端的四角处设置有四个插接柱,这样可以通过插接柱与主体插接连接,从而可以使得该防护垫可以更好的达到拆卸方便,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消毒,使得该针灸定位器可以更好的进行针灸定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科用针灸定位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拿持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涂膜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垫结构示意图;图中:1、拿持杆;11、连接端;12、杆体;13、防滑条纹;2、主体;3、涂膜层;31、防腐蚀层;32、加强层;33、面层;34、结构层;35、基底层;4、中心通孔;5、防护垫;51、插接柱;52、圈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拿持杆1与主体2,主体2为内凹的圆盘状结构,主体2的截面直径为三点五厘米,主体2的厚度为一点五厘米,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的最底端设置有一个中心通孔4,通过中心通孔4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灸针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拿持杆1的右端设置有主体2,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在拿持杆1的右端,拿持杆1的组成包括有连接端11、杆体12和防滑条纹13,连接端11的右端设置有杆体12,杆体12的外侧的表端设置有防滑条纹13,通过防滑条纹13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在进行拿持的时候可以增大摩擦力从而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拿持杆1为圆柱体结构,从而可以使得通过拿持杆1可以更好的进行该针灸定位器的使用,拿持杆1的截面直径为一点二厘米,拿持杆1的长度为六厘米,拿持杆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拿持杆1通过连接端1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拿持杆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防护垫5,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防护垫5的组成包括有插接柱51和圈体52,插接柱51为圆柱体结构,插接柱51共设置有四个,通过四个插接柱51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防护垫5的安装与固定,四个插接柱51分别呈对称等间距设置在圈体52的上端的一周处,四个插接柱51与圈体52通过热熔连接,圈体52为内部中空的圆环体结构,从而可以使得在进行使用时可以使得患者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圈体52的内部的上端的一周处设置有四个插接柱51,防护垫5通过插接柱51与主体2通过插接连接,防护垫5通过插接连接在主体2的下端,防护垫5与主体2通过插接连接,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设置有中心通孔4,主体2的上端的表侧设置有涂膜层3,涂膜层3的组成包括有防腐蚀层31、加强层32、面层33、结构层34和基底层35,面层33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加强层32,通过加强层32的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防护的作用,加强层32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防腐蚀层31,防腐蚀层31、加强层32、面层33、结构层34和基底层35每一层共设置有三层,防腐蚀层31、加强层32、面层33、结构层34和基底层35每一层的厚度为一毫米,从而可以使得该主体2可以具有更好的保护的作用,防腐蚀层31、加强层32、面层33、结构层34和基底层35每层之间通过粘贴连接,防腐蚀层31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结构层34,结构层34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基底层35,涂膜层3通过基底层35与主体2通过粘贴固定连接,涂膜层3与主体2通过粘贴连接。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拿持杆(1)与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杆(1)的右端设置有主体(2),所述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在拿持杆(1)的右端,所述拿持杆(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防护垫(5),所述防护垫(5)通过插接连接在主体(2)的下端,所述防护垫(5)与主体(2)通过插接连接,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设置有中心通孔(4),所述主体(2)的上端的表侧设置有涂膜层(3),所述涂膜层(3)与主体(2)通过粘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拿持杆(1)与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杆(1)的右端设置有主体(2),所述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在拿持杆(1)的右端,所述拿持杆(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防护垫(5),所述防护垫(5)通过插接连接在主体(2)的下端,所述防护垫(5)与主体(2)通过插接连接,所述主体(2)的内部的轴心处设置有中心通孔(4),所述主体(2)的上端的表侧设置有涂膜层(3),所述涂膜层(3)与主体(2)通过粘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杆(1)的组成包括有连接端(11)、杆体(12)和防滑条纹(13),所述连接端(11)的右端设置有杆体(12),所述杆体(12)的外侧的表端设置有防滑条纹(13),所述拿持杆(1)通过连接端(11)与主体(2)通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膜层(3)的组成包括有防腐蚀层(31)、加强层(32)、面层(33)、结构层(34)和基底层(35),所述面层(33)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加强层(32),所述加强层(32)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防腐蚀层(31),所述防腐蚀层(31)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结构层(34),所述结构层(34)的下端通过粘贴设置有基底层(35),所述涂膜层(3)通过基底层(35)与主体(2)通过粘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萍
申请(专利权)人:杨翠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