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87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柱淋洗法赤泥脱碱过程:首先将赤泥加注到模拟赤泥堆场的有机玻璃柱内,再以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柱内的赤泥进行淋洗,分别得到赤泥脱碱液及脱碱赤泥;赤泥土壤化改良及植物栽培过程:将土壤改良剂与脱碱赤泥搅拌混合均匀,待混合基质稳定一段时间后,得到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对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进行播种;赤泥脱碱液的处理:通过浓缩结晶技术对赤泥脱碱液进行处理,经浓缩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得到工业级氯化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柱淋洗的方式对赤泥进行脱碱,延长了Ca

A method of red mud dealk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回收与利用以及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强碱性固体废弃物,按矿石品位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每生产1.0t氧化铝约产生1.0~2.0t赤泥。截至目前,全球陆地堆存的赤泥量超过34亿吨,年增长率约为1.2亿吨,但全球赤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中国仅为4%。目前我国对氧化铝厂产生的赤泥主要采取堆存的处理方式,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赤泥高碱性是制约赤泥综合利用的主要障碍。随着氧化铝工业的发展和矿石品位的下降,赤泥的产生量将愈来愈大,仅仅通过单纯的资源化利用根本无法解决大量赤泥的处置难题,将赤泥脱碱后成为可种植植物土壤的生态土壤化技术,被认为是大规模处理赤泥的最有效方式。目前主要的赤泥脱碱技术包括水洗法、酸浸法、悬浮碳化法以及离子置换法等。在专利号为200410049747.2“一种拜耳法赤泥常压脱碱方法”中,常压条件下利用石灰乳对赤泥滤饼进行搅拌脱碱(反应温度为70℃~105℃,时间为0.5h~6.5h),使得赤泥的Na/Si可降到0.10以下,但该方法需要添加石灰,且脱碱过程中采用高温设备,相对而言,成本较高。又如专利号为201310295802.5“一种利用CO2与废酸联合处理拜耳法赤泥脱碱的方法”中,先利用CO2对赤泥浆液进行酸化反应,然后加入废盐酸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80℃),可将赤泥中碱含量降至1.6%,但工艺相对复杂,处理温度较高,脱碱成本高。再如,崔姗姗等报道了CaCl2废液在赤泥脱碱中的应用(崔姗姗、王宁、顾汉念.CaCl2废液在赤泥脱碱中的应用.化工环保,2016,36(5):553-556),采用萃取磷酸后的CaCl2废液与赤泥反应,通过恒温振荡及加热的条件下,可使赤泥中Na+去除率达75%,但是该方法需要将体系加热到80℃,能耗太大,同时反应后产出的赤泥脱碱液中还残存着大量的Ca2+,赤泥脱碱液(CaCl2和NaCl)的处置及利用,也是制约该方法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在赤泥资源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液,对环境有所影响,例如在专利号为201810745798.0“一种萃取法分离赤泥酸浸出液中铁和钪的方法”中,在反萃取过程中产生大量氯化铁废液得不到充分利用(专利中虽有说明该废液可循环利用,但是循环次数不宜过多)。再如在专利号为201811422727.3“一种从含钪钛酸浸液中回收钪和钛的方法”,该方法将钪和钛共沉淀后,产生沉钪钛后的溶液,该溶液回收铝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大量氯化钙废液。综上所述,在赤泥脱碱过程中成本较高或者产生一些废液,在赤泥资源化过程时,也会产生一些废液使得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能有效降低赤泥碱性的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同时解决专利201810745798.0和201811422727.3中的产生废液,确保赤泥脱碱液有效利用及脱碱赤泥生态土壤化,解决赤泥堆存的环境及安全风险。本专利技术这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柱淋洗法赤泥脱碱过程:首先将赤泥加注到模拟赤泥堆场的有机玻璃柱内,再以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柱内的赤泥进行淋洗,分别得到赤泥脱碱液及脱碱赤泥。2)脱碱赤泥土壤化改良及植物栽培过程:将土壤改良剂与脱碱赤泥搅拌混合均匀,待混合基质稳定一段时间后,得到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对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进行播种。3)赤泥脱碱液的处理:通过浓缩结晶技术对赤泥脱碱液进行处理,经浓缩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得到工业级氯化钠,用于氯碱工业的原料。所述步骤1)中,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为含有氯化铁或者氯化钙又或者两种均有的废液;所述的废液中铁离子和钙离子的总浓度为5~50g/L(如果只含钙离子或铁离子,则单一离子的浓度为5~50g/L)。优选的,所述的废液为专利201810745798.0中产生的氯化铁废液或者专利201811422727.3中产生的氯化钙废液;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废液的中铁离子和钙离子的总浓度不在5~50g/L浓度范围内,则进行稀释或浓缩至废液中的离子浓度在所述的浓度范围内。所述的步骤1)中,淋洗速率为0.5~10mL/min,淋洗反应温度为常温,淋洗反应时间为3~18h,赤泥与废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0.6~4g/mL。所述步骤2)中,所述土壤改良剂为锯末或泥炭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改良剂的添加量为改良赤泥基质质量分数的5~50%;改良剂与赤泥混合均匀后需在室温下稳定3~10天,使改良剂与脱碱赤泥达到一定平衡,得到脱碱赤泥土壤基质;所述播种的种子为耐碱耐盐性植物的种子,优选为黑麦草、高羊茅的种子中的一种;所述播种量为按种子质量20~100g/m3赤泥土壤基质。所述步骤3)中,将赤泥脱碱液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6~1/15,结晶析出工业级氯化钠。赤泥碱性高主要是游离NaOH或Na2CO3或硅酸盐或硅铝酸盐中可交换钠离子等碱性物质所致。本方法赤泥脱碱处理的本质是通过液-液相之间的中和或沉淀、固-液相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即Ca2+和/或Fe3+与赤泥中的碱性组分发生反应。在上述反应中,赤泥中的游离或可交换的Na+进入液相中,与固相的赤泥脱离,从而达到赤泥脱碱的目的。脱碱过程产出的脱碱液中Na/Ca高于海水(海水Na/Ca为25.8),可作为氯碱工业提取工业级氯化钠的原料。碱度达标后的脱碱赤泥颗粒粒度较细、粘塑性强、易板结,并且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匮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栽种前需加入改良剂进行改良。锯末施入赤泥后,能促进赤泥改良基质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基质的物理结构,使基质变得更为疏松,增强基质的通气性,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出土。泥炭施入赤泥后可以极大的改善赤泥养分不足的缺点,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作为赤泥脱碱试剂,通过柱淋洗的方式使得废液中的离子(钙和/或铁)与赤泥中的钠离子进行粒子交换,降低赤泥碱性的同时,将废液中的铁离子和/或钙离子留在了赤泥中,而钠离子洗脱出来,可用于制备工业级氯化钠。该方法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既降低了赤泥的碱性,又处理了废液,同时还获得了工业用氯化钠。2)本专利技术采用柱淋洗的方式对赤泥进行脱碱,相较于传统的常规化学法脱碱,延长了Ca2+/Fe3+与赤泥中游离或可交换Na+的接触时间,确保了赤泥的充分脱碱,赤泥脱碱效率高,且大幅度提高了赤泥脱碱液中的Na/Ca比。且柱淋洗的反应过程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脱碱过程的能耗低,利于大规模处理赤泥脱碱,也可赤泥堆场的原位脱碱。3)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钙和/或氯化铁等氯盐溶液作为赤泥的脱碱试剂,结合柱淋洗技术,确保了脱碱过程产出的脱碱液经浓缩蒸发产出用于氯碱工业的工业级氯化钠,或脱碱液经净化后直接用作氯碱工业配制氯化钠电解液,实现了脱碱液的资源化利用,确保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柱淋洗法赤泥脱碱过程:首先将赤泥加注到模拟赤泥堆场的有机玻璃柱内,再以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柱内的赤泥进行淋洗,分别得到赤泥脱碱液及脱碱赤泥;/n2)赤泥土壤化改良及植物栽培过程:将土壤改良剂与脱碱赤泥搅拌混合均匀,待混合基质稳定一段时间后,得到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对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进行播种;/n3)赤泥脱碱液的处理:通过浓缩结晶技术对赤泥脱碱液进行处理,经浓缩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得到工业级氯化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柱淋洗法赤泥脱碱过程:首先将赤泥加注到模拟赤泥堆场的有机玻璃柱内,再以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柱内的赤泥进行淋洗,分别得到赤泥脱碱液及脱碱赤泥;
2)赤泥土壤化改良及植物栽培过程:将土壤改良剂与脱碱赤泥搅拌混合均匀,待混合基质稳定一段时间后,得到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对改良的赤泥土壤基质进行播种;
3)赤泥脱碱液的处理:通过浓缩结晶技术对赤泥脱碱液进行处理,经浓缩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得到工业级氯化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赤泥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为含有氯化铁或者氯化钙又或者两种均有的废液;所述的废液中铁离子和/或钙离子的总浓度为5~5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为专利201810745798.0中产生的氯化铁废液或者专利201811422727.3中产生的氯化钙废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赤泥脱碱并生态土壤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废液的中铁离子和/或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光周康根冀军宇彭长宏陈伟幸艳张雪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广西稀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