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其具有从上至下的冷藏室、蔬菜室和冷冻室,在蔬菜室的后方相隔绝热壁设有冷却器,冷藏室的后方相隔绝热壁设有风机,减小冷藏室和蔬菜室的送风阻力,冷却器对蔬菜室进行适当间接冷却可提高冷却能力及食品保存性能,实现节能低噪。(*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冰箱冷却功能构件的排列结构。近年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对储藏室布置加以研究设计而成的使用方便的冰箱受到人们的关注。冷藏室安放在上方,在眼睛的高度可以看清其内部的冰箱成为主流。其中,尤其是考虑到健康,将容纳蔬菜的空间布置在最易使用的冰箱内中央处的冰箱获得好评。即该冰箱从上到下按冷藏室、蔬菜室、冷冻室的顺序排列。这种冰箱在特开平8-338681号公报中公开过。另外,冰箱大容量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住宅方面的原因,使冰箱的安放空间受到限制。为了实现冰箱的大容量化,需要重对冰箱内的无用空间及实用性低的空间进行分析,将这些空间减小从而提高容积效率,在不增加安放空间的前提下增加有效内部容积。提高容积效率有各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加强冰箱本体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从而直接加大冰箱内部容积。第2种方法是减小不可缺少的冷却冰箱内部的制冷系统、风机、风门装置、冷却风道等冷却功能构件及电子控制板等的占有容积,这些容积构成为相对于冰箱内储藏空间的无用容积。第1种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绝热材料的技术开发。因而对冰箱主要采用第2种方法即提高冷却功能及控制构件的安装效率。传统的这种冰箱在特开平9-13108号公报中公开过。随着冰箱的大型化,要求室内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均匀的照明,以往也有改善室内照度分布的研究方案。传统的这种冰箱在特开平3-122479号公报中公开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传统的各冰箱进行说明。图9是第1种传统冰箱的主视图。附图说明图10是该冰箱的纵向剖视图。在图9、图10中,冰箱1的内部,绝热壁2将冰箱1的内部分成上下二个区域,而后面设有站立绝热壁2A。冷藏室3和设置在其下方的蔬菜室4都在绝热壁2的上方。上冷冻室5和下冷冻室6都在绝热壁2的下方。另外,低温室7设置在冷藏室3内的下方,其温度控制比冷藏室3低。冰箱1中,冷藏室3的前面开口部设有旋转式门8。抽屉式门9、10、11分别装在蔬菜室4、上冷冻室5和下冷冻室6的前面开口部。储存容器12、13和14分别与门9、10和11连成一体而可抽出。储存容器15设置在低温室7内。搁板16将冷藏室3内分隔成多个储存区域。冰箱本体1的底部及底部后面组成的机械室17中设有下冷冻室6后面的制冷系统的压缩机18和下冷冻室6下面的冷凝器19。用于除霜水蒸发的蒸发盘20设置在冷凝器19附近的空间内。制冷系统的冷却器21设置在上冷冻室5的冰箱内侧后方,且纵向布置在压缩机18的上方。为了强制通风,风机22设置在冷却器21的上方、在蔬菜室4的后面相对站立绝热壁2A而配置。风道控制盘23设在蔬菜室4和低温室7的后面。其内部设有调节冷藏室3和蔬菜室4冷气供应量的风门装置24、调节低温室7的冷气供应量的风门装置25、压缩机18、风机22及控制风门装置24、25等电气部件工作用的电子控制板26。第1冷气排出风道27设在冷藏室3中央部的上下方向,冷气从风机22通过风门装置24吹向冷藏室3。冷气排出风道27中,相对多个搁板16间形成的储存区域而设有多个冷气排出口28。第2冷气排出风道29通过风门装置24将冷气送往低温室7,低温室7的后面有冷气排出口30。冷气吸入风道31将冷气从蔬菜室4引回到冷却器21,在蔬菜室4的后面有冷气吸入口32。排向冷藏室3和低温室7的冷气,从设在低温室7后下方的连通口3通过蔬菜室的储存容器12的外周环循到冷气吸入口32。冷气排出口34通过风机22向上冷冻室5及下冷冻室6排出冷气。在其前面相对设置站立绝热壁2A,将冷气引向下方。冷气吸入口35使冷气返回到冷却器21的下方。温度检测器36设在上冷冻室5的里边,用于检测冷冻室内温度。温度检测器37设在冷藏室3的里边,用于检测冷藏室内温度。温度检测器38设在低温室17的里边,用于检测低温室内温度。除霜加热器39设在接近冷却器21的下方。排水管41连接除霜水承接盘40和蒸发盘20。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冰箱的工作原理。当温度检测器36测得的温度比设定值高时,压缩机18启动,经冷却器21冷却的冷气由风机22进行强制通风。冷气从冷气排出口34排向上冷却室5和下冷冻室6后,通过冷气吸入口35回到冷却器21。当温度检测器36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压缩机18停止。此后重复上述过程,冷冻室被冷却到冷冻温度(比如-18℃)。当温度检测器36或37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风门装置24打开,经冷却器21冷却的冷气由风机22强制通风。冷气流经第1冷气排出风道27,通过冷气排出口28排向冷藏室3内。对冷藏室3内进行冷却后的冷气通过连通口33流入蔬菜室4的上面,通过储存容器12的外周对蔬菜室内进行间接冷却。然后冷气从冷气吸入口32流经冷气吸入风道31回到冷却器21。当温度检测器37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风门装置24关闭。此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冷藏室3冷却到冷藏温度(比如4℃),蔬菜室4内冷却到蔬菜冷藏温度(比如6℃)。当温度检测器36或38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风门装置25打开,经冷却器21冷却的冷气由风机22强制通风。冷气流经第2冷气排出风道29从冷气排出口30排向低温室7内。对低温室7内进行冷却后的冷气通过连通口33进入蔬菜室4的上面,通过储存容器12的外周对蔬菜室内进行间接冷却。该冷气从冷气吸入口32流经冷气吸入风道31回到冷却器21。当温度检测器38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风门装置25关闭。此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低温室冷却到激冷温度(比如0℃)或不完全冰冻温度(比如-3℃)。图11是第2种传统冰箱的剖视图。框体201中,其上方是冷藏室202,冷藏室202的最下方是激冷室202,再下方设有具有冷气通风道并且不带绝热材料的隔离壁203和蔬菜室204。蔬菜室204下方设有内部温度显著不同的冷冻室205,带有绝热材料的隔离壁206置于蔬菜室204与冷冻室205之间。蔬菜室204的后下方设有风扇电机207,蔬菜室204的储存箱208和激冷室202的后方设有冷气分配器209。该布置结构中,冷却源即热交换器210不是在内部温度高的蔬菜室204的后方,而是在内部温度最低的冷冻室205的后方。因此不会使蔬菜室204过冷,而冷冻室205则可高效冷却。由于热交换器210、其上方的风扇电机207。冷气分配器209都设置在冰箱下方,故使冰箱重心下移,冰箱安放稳定。图12是第3种传统冰箱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该冰箱分主冷藏室301、其上方的冷冻室、下方的酒类室和蔬菜室。低温室302将食品保存在+1~-3℃的低温下。来自冷冻室背后的冷却器室的冷气,其一部分被引向低温室302,其余通过冷气供给通道被引向主冷藏室301。温度检测器303测试主冷藏室301内的温度。热控风门流量调节器304收到温度检测器303发出的控制信号后调节主冷藏室301的冷气供应量。冷气排出口305、306设在流量调节器304下游的冷气供给通道上,通过流量调节器304的冷气排向主冷藏室301内。管道307形成冷气分配通道。两个冷气分配通道308、309的上端通过流量调节器304下游的冷气排出口305、306与冷气供给通道相连。冷气分配通道308的下端开口设在酒类室内,冷气分配通道309的下端开口设在蔬菜室内从而分配冷气。冰箱内灯310设在冷气分配通道308、309之间的纵向空间内。箱内灯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从上至下具有冷藏室、蔬菜室和冷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具有设置在所述蔬菜室后方的冷却器;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后方的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良三,山本宏治,冈部健一,佐藤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冷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