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所述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包括底座;底座;第一支撑机构;固定机构;撑托机构,所述撑托机构包括第一卡扣、固定带、撑托板、第二卡扣;开合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通过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握把;杖头机构,所述杖头机构包括圆盘、杖杆、限位筒、固定筒、橡胶圈,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圆盘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顶端,所述限位筒固定于所述杖杆底端,所述固定筒固定于所述杖杆的底端居中处,所述橡胶圈安装于所述限位筒侧壁,且所述限位槽卡合所述限位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避免上厕所的腿部弯曲。
A multifunctional scaffold with adjustabl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
,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
技术介绍
腿部骨折患者因为腿部骨折的原因,骨折处常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然而患者常需要在护理人员的陪护下去厕所,在上厕所蹲马桶时,腿部弯曲,使血液在在腿部堆积,使骨折处更加红肿,这样不仅增加护理负担还不利于患者的腿部恢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腿部弯曲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侧壁;撑托机构,所述撑托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撑托机构包括第一卡扣、固定带、撑托板、第二卡扣,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撑托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固定于所述撑托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固定带一端之间卡合,所述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撑托板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带另一端卡合;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通过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握把,所述握把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侧壁居中处;杖头机构,所述杖头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顶端,所述杖头机构包括圆盘、杖杆、限位筒、固定筒、橡胶圈,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圆盘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顶端,所述限位筒安装于所述圆盘内部,所述限位筒固定于所述杖杆底端,所述固定筒固定于所述杖杆的底端居中处,所述橡胶圈安装于所述限位筒侧壁,且所述限位槽卡合所述限位筒,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圆盘内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固定螺丝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底座顶端,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安装于所述一支撑杆侧壁,所述第一固定螺丝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之间螺纹连接,且抵触所述第二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横杆、第二固定螺丝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通过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螺丝与所述第二横杆(63)侧壁之间螺纹连接,且抵触所述第一横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侧壁,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固定管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与所述撑托板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托杆块、铰链和搭扣,所述托杆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边沿处,所述铰链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边沿处,所述搭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的侧壁与所述托杆块卡合,且所述铰链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底端边缘处,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搭扣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底端。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圆盘圆心之间构成的角度为°,所述圆盘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且所述固定筒的底端与所述限位块相抵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患者想去上厕所的时,打开所述第一卡扣将所述固定带从所述第一卡扣中抽出,将大腿放在所述撑托板上,将拿出的所述固定带穿入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卡合所述固定带,将所述杖杆放在腋下,手握住所述握把,通过大腿、胳膊和腋下共同作用支撑一半身体,使骨折处不用再行走的过程中不用力,移动没有骨折的那半边身体与拄拐这半身体交替移动,当上厕所时,所述底座立在在地面上,使本装置垂直地面,所述杖杆向上拉起,旋转所述杖杆至所述限位筒与所述限位槽对齐,按压所述杖杆,使所述橡胶圈与所述限位槽内部卡合,打开所述搭扣,所述第二横杆通过所述铰链旋转至卡合所述托杆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固定管转动连接,使所述撑托板带动所述固定块转动,通过脚后跟搭在所述杖侧壁与所述撑托板托着大腿实现所述坐在马桶上可以腿部不弯曲,可以伸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弯曲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圆盘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杖头机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与撑托机构侧面图。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杆,22、第一固定螺丝,23、第二支撑杆,3、固定机构,31、固定块,32、第一固定管,33、第二固定管,4、撑托机构,41、第一卡扣,42、固定带,43、撑托板,44、第二卡扣,5、开合机构,51、托杆块,52、铰链,53、搭扣,6、第二支撑机构,61、第一横杆,62、第二固定螺丝,63、第二横杆,7、握把,8、杖头机构,81、圆盘,82、杖杆,83、限位筒,84、固定筒,85、橡胶圈,86、限位槽,8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弯曲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圆盘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杖头机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与撑托机构侧面图。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侧壁;撑托机构4,所述撑托机构4与所述固定机构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撑托机构4包括第一卡扣41、固定带42、撑托板43、第二卡扣44,所述固定机构3与所述撑托板4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41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扣41与所述固定带42一端之间卡合,所述第二卡扣44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带42另一端卡合;开合机构5,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机构6,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通过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之间转动连接;握把7,所述握把7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侧壁居中处;杖头机构8,所述杖头机构8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顶端,所述杖头机构8包括圆盘81、杖杆82、限位筒83、固定筒84、橡胶圈85,限位槽86和限位块87,所述圆盘81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顶端,所述限位筒83安装于所述圆盘81内部,所述限位筒83固定于所述杖杆82底端,所述固定筒84固定于所述杖杆82的底端居中处,所述橡胶圈85安装于所述限位筒83侧壁,且所述限位槽86卡合所述限位筒83,所述限位块87固定于所述圆盘81内侧壁。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一固定螺丝22和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n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侧壁;/n撑托机构(4),所述撑托机构(4)与所述固定机构(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撑托机构(4)包括第一卡扣(41)、固定带(42)、撑托板(43)、第二卡扣(44),所述固定机构(3)与所述撑托板(4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41)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扣(41)与所述固定带(42)一端之间卡合,所述第二卡扣(44)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带(42)另一端卡合;/n开合机构(5),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n第二支撑机构(6),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通过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之间转动连接;/n握把(7),所述握把(7)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侧壁居中处;/n杖头机构(8),所述杖头机构(8)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顶端,所述杖头机构(8)包括圆盘(81)、杖杆(82)、限位筒(83)、固定筒(84)、橡胶圈(85)、限位槽(86)和限位块(87),所述圆盘(81)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顶端,所述限位筒(83)安装于所述圆盘(81)内部,所述限位筒(83)固定于所述杖杆(82)底端,所述固定筒(84)固定于所述杖杆(82)的底端居中处,所述橡胶圈(85)安装于所述限位筒(83)侧壁,且所述限位槽(86)卡合所述限位筒(83),所述限位块(87)固定于所述圆盘(81)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第一支撑机构(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
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侧壁;
撑托机构(4),所述撑托机构(4)与所述固定机构(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撑托机构(4)包括第一卡扣(41)、固定带(42)、撑托板(43)、第二卡扣(44),所述固定机构(3)与所述撑托板(4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扣(41)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扣(41)与所述固定带(42)一端之间卡合,所述第二卡扣(44)固定于所述撑托板(43)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固定带(42)另一端卡合;
开合机构(5),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机构(6),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通过所述开合机构(5)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之间转动连接;
握把(7),所述握把(7)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侧壁居中处;
杖头机构(8),所述杖头机构(8)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顶端,所述杖头机构(8)包括圆盘(81)、杖杆(82)、限位筒(83)、固定筒(84)、橡胶圈(85)、限位槽(86)和限位块(87),所述圆盘(81)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6)的顶端,所述限位筒(83)安装于所述圆盘(81)内部,所述限位筒(83)固定于所述杖杆(82)底端,所述固定筒(84)固定于所述杖杆(82)的底端居中处,所述橡胶圈(85)安装于所述限位筒(83)侧壁,且所述限位槽(86)卡合所述限位筒(83),所述限位块(87)固定于所述圆盘(81)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多功能下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一固定螺丝(22)和第二支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杆(21)安装于所述底座(1)顶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3)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螺丝(22)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晋辉,范青,陈燕,段旭娟,仲秋利,
申请(专利权)人:黄晋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