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腋下拐杖,包括把杆,所述把杆的上端为横向弯折结构,且把杆的下端插设于套杆的空腔内,套杆与把杆为伸缩结构,且套杆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把杆中间的一侧设置有握把,握把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杆的一端,螺杆贯穿于把杆上的通孔中,且通孔关于把杆上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把杆上端的弯折部分上套设有套垫,套垫采用泡棉材质,所述螺杆远离的握把一端连接有控制把,控制把与螺杆的角度相垂直。该腋下拐杖采用套杆和把杆的设计,使得该拐杖能够方便的进行伸缩,并采用握把和螺杆的结构设计,使得握把的位置能够方便的进行调节,从而更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调节,更加方便。
underarm cr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腋下拐杖
本技术涉及拐杖
,具体为腋下拐杖。
技术介绍
拐杖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分手杖\肘杖\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多数下肢残疾人不得不终身使用腋杖。传统的腋杖使用起来不够舒适,且不能跟随使用者的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调节,十分不便,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腋下拐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腋下拐杖,包括把杆,所述把杆的上端为横向弯折结构,且把杆的下端插设于套杆的空腔内,套杆与把杆为伸缩结构,且套杆的下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把杆中间的一侧设置有握把,握把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杆的一端,螺杆贯穿于把杆上的通孔中,且通孔关于把杆上等距分布有多个。优选的,所述把杆上端的弯折部分上套设有套垫,套垫采用泡棉材质。优选的,所述套杆的中间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且把杆插设于该空腔内,并且把杆与套杆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杆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T”字形的定位销和压缩弹簧,定位销与固定块为滑动连接,且定位销的一侧与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定位销的一端穿过固定块和把杆的一侧插设于套杆侧壁上开设的圆孔中,该圆孔关于套杆上等距分布有多个。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的握把一端连接有控制把,控制把与螺杆的角度相垂直。优选的,所述支脚为圆台形,且支脚采用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腋下拐杖采用套杆和把杆的设计,使得该拐杖能够方便的进行伸缩,并采用握把和螺杆的结构设计,使得握把的位置能够方便的进行调节,从而更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调节,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腋下拐杖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腋下拐杖套杆、把杆和固定块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腋下拐杖通孔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腋下拐杖套杆和把杆横向剖视图。图中:1、套杆,2、定位销,3、圆孔,4、支脚,5、握把,6、套垫,7、把杆,8、螺杆,9、控制把,10、固定块,11、压缩弹簧,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腋下拐杖,包括把杆7,把杆7的上端为横向弯折结构,该部分可供使用者腋下支撑,把杆7上端的弯折部分上套设有套垫6,套垫6采用泡棉材质,套垫6具有弹性更加柔软,从而让使用者更加舒适,且把杆7的下端插设于套杆1的空腔内,套杆1与把杆7为伸缩结构,此结构使得该拐杖的长度可调,从而让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身高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套杆1的中间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且把杆7插设于该空腔内,并且把杆7与套杆1为滑动连接,此结构使得把杆7与套杆1之间能够形成伸缩结构,把杆7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通过卡接或者焊接或者螺丝连接固定,固定块10中间的空腔内设置有“T”字形的定位销2和压缩弹簧11,定位销2与固定块10为滑动连接,此结构使得定位销2可向固定块10内收缩或者从固定块10内伸出,且定位销2的一侧与压缩弹簧11的一端连接,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0的一侧内壁连接,压缩弹簧11能够以固定块10的内壁为支撑,对定位销2提供弹性支撑,使得定位销2在常态下能够保持插入圆孔3中的状态,定位销2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0和把杆7的一侧插设于套杆1侧壁上开设的圆孔3中,定位销2与把杆7为滑动连接,通过定位销2卡在圆孔3中,使得把杆7与套杆1在伸缩调节后能够保持稳定,十分方便,该圆孔3关于套杆1上等距分布有多个,圆孔3的数量如图1中所示,此结构使得把杆7与套杆1的伸缩能够稳定的调节,且套杆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4,支脚4为圆台形,且支脚4采用塑料材质,支脚4与地面接触时具有更大的面积和更大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该拐杖在使用时更加安全稳定,把杆7中间的一侧设置有握把5,握把5能够为使用者手部提供支撑,握把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杆8的一端,螺杆8贯穿于把杆7上的通孔12中,螺杆8与把杆7和握把5均为螺纹连接,此结构使得三者之间是可方便拆装的,且通孔12关于把杆7上等距分布有多个,通孔12的数量和分布如图3中所示,通过将螺杆8穿设于不同的高度的通孔12,使得握把5也能够安装于把杆7的不同高度位置,从而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或者手臂长度灵活的调节握把5位置,更加方便,螺杆8远离的握把5一端连接有控制把9,控制把9与螺杆8的角度相垂直,控制把9与螺杆8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控制把9能够为操作者提供施力位置,更便于徒手对螺杆8旋转控制。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腋下拐杖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当需要调节该腋下拐杖的长度时,对定位销2突出套杆1外壁的部分进行按压,使得定位销2缩至套杆1内,让定位销2不再卡于圆孔3中,然后便可将把杆7进行上下抽动,对该腋下拐杖的长度进行伸缩调节,圆孔3之间的间距为每段调节长度的定尺,调节完成后,使定位销2移动至最近的圆孔3位置,定位销2在压缩弹簧11的支撑下能够自动弹出圆孔3,使定位销2卡于圆孔3中,从而使得把杆7和套杆1在伸缩调节后保持固定,当需要调节握把5位置时,将控制把9旋转,控制把9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与把杆7和握把5均为螺纹连接,使得螺杆8的旋转能够与把杆7和握把5脱离,把杆7上等距分布有多个通孔12,通过将螺杆8穿设于不同的高度的通孔12中,再将握把5与螺杆8连接,使得握把5也能够安装于把杆7的不同高度位置,从而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或者手臂长度灵活的调节握把5位置,十分方便,这就是该腋下拐杖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杆(7),所述把杆(7)的上端为横向弯折结构,且把杆(7)的下端插设于套杆(1)的空腔内,套杆(1)与把杆(7)为伸缩结构,且套杆(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4),所述把杆(7)中间的一侧设置有握把(5),握把(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杆(8)的一端,螺杆(8)贯穿于把杆(7)上的通孔(12)中,且通孔(12)关于把杆(7)上等距分布有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杆(7),所述把杆(7)的上端为横向弯折结构,且把杆(7)的下端插设于套杆(1)的空腔内,套杆(1)与把杆(7)为伸缩结构,且套杆(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4),所述把杆(7)中间的一侧设置有握把(5),握把(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杆(8)的一端,螺杆(8)贯穿于把杆(7)上的通孔(12)中,且通孔(12)关于把杆(7)上等距分布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杆(7)上端的弯折部分上套设有套垫(6),套垫(6)采用泡棉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的中间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且把杆(7)插设于该空腔内,并且把杆(7)与套杆(1)为滑动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库,
申请(专利权)人:常海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