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
技术介绍
临床上肛肠科检查时,往往需要患者保持“膝胸卧位”的体态进行检查,膝胸卧位即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然而,脓肿切除术后,伤口不能缝合,需要新肉芽从内向外自然生长,起初还要用消毒棉球将伤口处坏死组织刮除,患者常疼痛难忍;采用上述传统的膝胸卧位体态进行检查时,患者身体无法处于放松状态,如果长时间保持膝胸卧位体态进行换药、检查,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身体容易疲劳;所以,就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使身体保持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检查,通用性高的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使身体保持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检查,通用性高的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包括: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板主体(10),其中部开设有型腔(11);/n所述型腔(11)通过铰链(12)旋转连接有能够凸出于所述床板主体(10)上表面、并用于患者膝胸卧位的床板分体(20);/n所述床板主体(10)下部通过基座(14)螺旋传动地连接有驱动所述床板分体(20)围绕所述铰链(12)旋转的连杆机构;/n所述床板主体(10)两侧对称地布设有多组滑槽(17),所述滑槽(17)沿所述床板主体(10)宽度方向延伸,其中一组所述滑槽(17)通过第三滑块(16)滑动连接有能够藏于所述床板主体(10)下部或垂直地竖立在所述床板主体(10)两侧的扶手组件(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板主体(10),其中部开设有型腔(11);
所述型腔(11)通过铰链(12)旋转连接有能够凸出于所述床板主体(10)上表面、并用于患者膝胸卧位的床板分体(20);
所述床板主体(10)下部通过基座(14)螺旋传动地连接有驱动所述床板分体(20)围绕所述铰链(12)旋转的连杆机构;
所述床板主体(10)两侧对称地布设有多组滑槽(17),所述滑槽(17)沿所述床板主体(10)宽度方向延伸,其中一组所述滑槽(17)通过第三滑块(16)滑动连接有能够藏于所述床板主体(10)下部或垂直地竖立在所述床板主体(10)两侧的扶手组件(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分体(20)包括第一床板(21)和第二床板(22);
所述型腔(11)一端通过所述铰链(12)旋转连接有所述第一床板(21);
所述型腔(11)另一端通过所述铰链(12)转连接有所述第二床板(22);
所述第一床板(21)和所述第二床板(22)之间旋转连接有多个能够沿所述床板主体(10)长度方向伸长或缩短的弹性部件(23);
其中,当所述弹性部件(23)伸长时,所述床板分体(20)凸出于所述床板主体(10)上表面,用于患者膝胸卧位;
当所述弹性部件(23)缩短时,所述床板分体(20)上表面与所述床板主体(10)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于患者平躺或侧卧;
所述第一床板(21)和所述第二床板(22)下表面均通过第二滑块(36)与所述连杆机构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23)为拉伸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将旋转作用力转换成直线推力的驱动杆组件(30)和通过第一滑块(35)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组件(30)一端的控制杆(34);
所述驱动杆组件(30)布设有与所述基座(14)螺旋传动的丝杠(31),所述丝杠(31)一端固连有驱动所述丝杠(31)旋转的手轮(32),所述丝杠(31)另一端旋转连接有连杆(33),所述连杆(33)远离所述丝杠(31)端通过轴旋转连接有所述第一滑块(35);
所述控制杆(34)一端通过支架(15)与所述床板主体(10)旋转连接,所述控制杆(34)另一端通过轴旋转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块(36),所述第一滑块(35)套设在所述控制杆(34)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膝胸卧位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组,其中至少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布设的所述连杆(33)贯穿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