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昌利专利>正文

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上下方及其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82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0
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与上下方的装配结构,光沟企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上下方包括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和第二隔热条,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第二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二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光沟企和上下方上均设有安装玻璃的咬口和安装毛条的密封槽,上下方长度方向一侧穿入咬口与第一隔热条相抵靠并通过螺栓连接。光沟企与上下方采用两片对称的型材和一个隔热条加工而成,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铝材用量少,生产成本低。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mooth groove enterprise, upper and lower parts and an assembly structure of a strip aluminum window s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上下方及其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上下方及其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穿条铝材窗扇一般包括光企、勾企、上方、下方,光企、勾企、上方、下方分别对应的是窗扇上夹持玻璃的外框,光企、勾企、上方、下方均由前后布置的两片型材和设于两片型材之间的隔热条构成的组件,且组件上均设有夹持玻璃的咬口和安装毛条的密封槽。现有技术中光沟企和上下方中的两片型材都是非对称结构且隔热条所占比例较小,这种结构的窗扇其铝材使用量较大,成本较高,现有的光沟企和上下方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设置在型材上的螺栓孔进行螺栓连接,而在光沟企和上下方的型材上设置螺栓孔又增加了型材的加工难度,也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其采用两片对称的型材和一个隔热条加工而成,构造简单,加工方便,铝材用量少,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上下方,其采用两片对称的型材和一个隔热条加工而成,构造简单,加工方便,铝材用量少,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与上下方的装配结构,其装配时采用隔热条进行连接,无需在型材上设置螺栓孔,生产和装配都更加方便。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包括均为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前后布置,第一隔热条设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连接座,第一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头,第一隔热条的两个第一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一侧均设有向内翻折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翻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翻边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一密封槽,第一隔热条的上侧、下侧位置上对应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槽口。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隔热条上部、下部位置上靠近对应一侧的槽口处均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螺纹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第一减重孔。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上下方,包括均为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和第二隔热条,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前后布置,第二隔热条设于第三型材与第四型材之间,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第二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二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二连接座,第二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二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第二隔热条的两个第二连接头分别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锯齿状防滑部,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锯齿状防滑部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二密封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二隔热条的第二减重孔,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减重孔的轴向两侧设有内螺纹。为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与上下方的装配结构,包括光沟企和上下方,所述的光沟企包括均为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前后布置,第一隔热条设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所述的上下方包括均为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和第二隔热条,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前后布置,第二隔热条设于第三型材与第四型材之间;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连接座,第一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头,第一隔热条的两个第一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一侧均设有向内翻折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翻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翻边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一密封槽,第一隔热条的上侧、下侧位置上对应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槽口;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第二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二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二连接座,第二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二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第二隔热条的两个第二连接头分别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锯齿状防滑部,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锯齿状防滑部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的上下方长度方向任意一侧从对应的光沟企的安装玻璃的咬口处穿入咬口,使得第二隔热条的端面与第一隔热条位置上靠近上部或下部的槽口处的侧面相抵靠并通过螺栓连接,且第三型材的外侧面与第一型材的内侧面相贴靠、第四型材的外侧面与第二型材的内侧面相贴靠。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隔热条上部、下部位置上靠近对应一侧的槽口处均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螺纹孔;所述的第二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二隔热条的第二减重孔,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减重孔的位置与螺纹孔相匹配,且该第二减重孔的轴向两侧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内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穿过螺纹孔并与设有内螺纹的第二减重孔旋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向贯穿隔热条的第一减重孔。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均简称为本光沟企,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上下方均简称为本上下方,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上下方的装配结构均简称为本装配结构。本技术的优点:本光沟企和本上下方均采用两片对称的铝型材和一个隔热条构成,由于铝型材采用对称结构,降低了模具成本,光沟企上侧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包括均为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前后布置,第一隔热条设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连接座,第一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头,第一隔热条的两个第一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一侧均设有向内翻折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翻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翻边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一密封槽,第一隔热条的上侧、下侧位置上对应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槽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包括均为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前后布置,第一隔热条设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一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连接座,第一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头,第一隔热条的两个第一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一侧均设有向内翻折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翻边,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的第一翻边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沿左右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一密封槽,第一隔热条的上侧、下侧位置上对应第一隔热条前后向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热条上部、下部位置上靠近对应一侧的槽口处均设有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竖直向贯穿第一隔热条的第一减重孔。


4.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上下方,包括均为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和第二隔热条,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前后布置,第二隔热条设于第三型材与第四型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第二隔热条前后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且第二隔热条长度方向两侧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长度方向两侧均对应平齐,设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前后向相靠近的一侧为内、相远离的一侧为外,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中部的内侧均设有水平布置的长条形第二连接座,第二隔热条前侧、后侧均设有与第二连接座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第二隔热条的两个第二连接头分别与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锯齿状防滑部,第三型材、第四型材的锯齿状防滑部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玻璃的咬口,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沿竖直向的另一侧的内侧面均设有结构相同的、用于安装毛条的第二密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上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隔热条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向贯穿第二隔热条的第二减重孔,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减重孔的轴向两侧设有内螺纹。


6.一种穿条铝材窗扇的光沟企与上下方的装配结构,包括光沟企和上下方,所述的光沟企包括均为竖直布置的长条形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一隔热条,所述的第一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利
申请(专利权)人:杜昌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