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9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包括收纳壳,所述收纳壳一侧外壁设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两侧和一端均铰接有侧板,所述放置板的一端铰接有盖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和盖板的一侧均设有绑扎带,三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均设有收纳网袋,且三个侧板和放置板靠近盖板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套,且四个限位套的内部串有同一个收紧绳,位于放置板上的限位套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且收紧绳的两端经通孔延伸至限位套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松开收紧绳即可展开侧板,便于物品的拿取和查找,可抽动收紧绳将侧板与放置板聚拢,提高包体展开和打包携带的效率,节约急救的时间,使用灵活方便,具有多功能性。

A first aid kit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
本技术涉及急救包
,尤其涉及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
技术介绍
急救包是由所装的各类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材构成,能在身体受到伤害后及时抢救,为伤者争取救治时间,其立足于利用包内的设备和药品对受伤者进行伤后急救。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05885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节省空间的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本体、第二置物槽和夹层,所述急救包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急救包提手,且急救包本体的侧壁设置有侧边置物层,所述侧边置物层的上方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的下端设置有拉链轨道,所述第二置物槽安装在急救包本体的内部壁上。上述专利中的可节省空间的急救包存在以下不足:存在包体展开和打包收拢不方便的问题,不能快速展开拿取药物和打包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体展开和打包收拢不方便的问题,不能快速展开拿取药物和打包携带,而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包括收纳壳,所述收纳壳一侧外壁设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两侧和一端均铰接有侧板,所述放置板的一端铰接有盖板,三个侧板和放置板靠近盖板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套,且四个限位套的内部串有同一个收紧绳,位于放置板上的限位套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且收紧绳的两端经通孔延伸至限位套的外壁,三个所述侧板的两侧和放置板的两侧均设有磁铁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三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均设有限位网套,限位网套的开口位置和相邻收纳网袋的开口位置相对应,且限位网套的开口和收纳网袋的开口均缝制有松紧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壳的一侧外壁设有两个肩带,且收纳壳的一侧外壁设有伸缩拉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壳一侧内壁的底部设有隔板,且收纳壳两侧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收卷轴,两个肩带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轴圆周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壳的一侧内壁设有充气担架,且充气担架的另一端设有缠绕板,缠绕板的一侧设有气泵,且气泵的一侧通过连接管和充气担架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均设有手柄,且缠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穿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担架的底部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气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收紧绳和磁铁板,急救使用时,打开盖板与侧板之间的搭扣,松开收紧绳即可展开侧板,便于物品的拿取和查找,急救结束后,可抽动收紧绳将侧板与放置板聚拢,磁铁板将相邻的侧板和放置板吸附固定,再盖上盖板即可实现包体的收纳打包,提高包体展开和打包携带的效率,节约急救的时间;2.通过设置收纳壳、缠绕板和充气担架,可将缠绕板抽出收纳壳并展开充气担架,通过气泵对充气担架进行充气使用,不使用时,将充气担架的气放出,并缠绕在缠绕板上插入收纳壳内进行收纳,使用灵活方便,具有多功能性;3.通过设置收卷轴,可通过收卷轴调节肩带的一端在收卷轴的收放,适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可通过收卷轴将肩带缠绕收纳,避免急救搬运时松散的肩带散乱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的放置板俯视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的充气担架展开侧面结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的缠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的充气担架展开侧面结构剖视图。图中:1、收纳壳;2、侧板;3、收纳网袋;4、限位网套;5、绑扎带;6、盖板;7、限位套;8、放置板;9、收卷轴;10、隔板;11、肩带;12、缠绕板;13、充气担架;14、伸缩拉杆;15、松紧带;16、收紧绳;17、手柄;18、磁铁板;19、穿孔;20、气泵;21、支撑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包括收纳壳1,收纳壳1一侧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放置板8,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板8为L型,且放置板8两侧和一端均铰接有侧板2,放置板8的一端铰接有盖板6,放置板8的一侧和盖板6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绑扎带5,三个侧板2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收纳网袋3,三个侧板2和放置板8靠近盖板6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限位套7,且四个限位套7的内部串有同一个收紧绳16,位于放置板8上的限位套7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孔,且收紧绳16的两端经通孔延伸至限位套7的外壁,三个侧板2的两侧和放置板8的两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磁铁板18,使用时可将应急物品通过收纳网袋3和绑扎带5进行收纳固定,急救使用时,打开盖板6与侧板2之间的搭扣,松开收紧绳16即可展开侧板2,便于物品的拿取和查找,急救结束后,可抽动收紧绳16将侧板2与放置板8聚拢,磁铁板18将相邻的侧板2和放置板8吸附固定,再盖上盖板6即可实现包体的收纳打包,提高装置打包携带的效率,节约急救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三个侧板2的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限位网套4,限位网套4的开口位置和相邻收纳网袋3的开口位置相对应,且限位网套4的开口和收纳网袋3的开口均缝制有松紧带15,展开侧板2时限位网套4可对收纳网袋3内的物品进行限位,避免物品从收纳网袋3的开口处滑出。需要说明的是,收纳壳1的一侧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两个肩带11,且收纳壳1的一侧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伸缩拉杆14,使用者可通过背、拖等方式携带,更加便携。另外收纳壳1一侧内壁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隔板10,且收纳壳1两侧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收卷轴9,两个肩带11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轴9圆周的两端,使用时可通过收卷轴9调节肩带11的一端在收卷轴9的收放,适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可通过收卷轴9将肩带11缠绕收纳,避免急救搬运时松散的肩带11散乱影响使用。另外,收纳壳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包括收纳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1)一侧外壁设有放置板(8),且放置板(8)两侧和一端均铰接有侧板(2),所述放置板(8)的一端设有盖板(6),三个所述侧板(2)和放置板(8)靠近盖板(6)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套(7),且四个限位套(7)的内部串有同一个收紧绳(16),位于放置板(8)上的限位套(7)的一侧外壁开有通孔,且收紧绳(16)的两端经通孔延伸至限位套(7)的外壁,三个所述侧板(2)的两侧和放置板(8)的两侧均设有磁铁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包括收纳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1)一侧外壁设有放置板(8),且放置板(8)两侧和一端均铰接有侧板(2),所述放置板(8)的一端设有盖板(6),三个所述侧板(2)和放置板(8)靠近盖板(6)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套(7),且四个限位套(7)的内部串有同一个收紧绳(16),位于放置板(8)上的限位套(7)的一侧外壁开有通孔,且收紧绳(16)的两端经通孔延伸至限位套(7)的外壁,三个所述侧板(2)的两侧和放置板(8)的两侧均设有磁铁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侧板(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网套(4),限位网套(4)的开口位置和相邻收纳网袋(3)的开口位置相对应,且限位网套(4)的开口和收纳网袋(3)的开口均缝制有松紧带(15)。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1)的一侧外壁设有两个肩带(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兰王玲白璐戴杨张文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