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包括:外耳部;第一挂钩部,其一端可拆卸连接外耳部一端,另一端具有柱形孔;第一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柱形孔内;第二挂钩部,其一端具有滑动杆,滑动杆能够沿柱形孔滑动,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另一端;第二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插杆端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级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外耳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弹性套体,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并能够套设在所述弧形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挂钩部的滑动杆能够沿第一挂钩部的柱形孔滑动,再通过弹性套体固定二者的位置,可以据此调节护垫的大小,适用于不同耳型,防止脱落。
An ear pad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
技术介绍
侧卧位是临床常用手术体位,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胸腰手术和髋部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优点,但侧卧位时因患者局部肢体受压,特别是上肢,易造成上肢静脉回流障碍,影响循环系统。体位安置时使用的软垫须备有各种不同的规格,根据患者的体形选择合适的软垫,以减少腋下侧卧位手术、胸腔等部位的受压,保证胸廓舒缩正常,维持正常的静脉回流,对于因病情需要长期侧卧位的病人极易因长期受压造成耳部压力性损伤,因此急需一种用于耳部的护垫,能够使耳部腾空,避免耳软骨压伤。申请号为201110251441.5的专利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耳垫,该耳垫包括衬垫部,其中衬垫部包括外周和内周,内周界定开口,虽然能够放置在耳部,能够避免耳机与耳朵直接接触产生不适感,但耳垫适用于耳机的缓冲产品,不采用增加头带侧压等的方法的情况下,提高了耳垫与耳部的密封性,并且能够防止声音外泄以及噪声侵入,但不适应于侧卧位的病人使用,病人移动耳机易脱落。申请号为201720555270.8的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预防耳部压疮的耳垫,防压区为有拟耳廓的弧状结构,两端能够粘贴,耳垫中部具有用于放置输氧管的置管槽,解决了在氧疗过程中输氧管易导致耳压疮的问题,置管槽能够将输氧管固定放置,避免了输氧管与使用者耳廓之间接触,并且在输氧管与使用者耳廓之间具有缓冲的作用,减少了输氧管对耳廓的压力,粘扣结构在摩擦过程中容易脱落,且粘扣容易剐蹭皮肤,引起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第二挂钩部的滑动杆能够沿第一挂钩部的柱形孔滑动,再通过弹性套体固定二者的位置,可以据此调节护垫的大小,适用于不同耳型,防止脱落。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在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与外耳部可拆卸式连接,能够调整佩戴方向,左耳和右耳互换,方便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弹性套体可拆卸连接外耳部,易于更换,避免交叉感染。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包括:外耳部;第一挂钩部,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一端,另一端具有柱形孔;第一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柱形孔内;第二挂钩部,其部一端具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能够沿所述柱形孔滑动,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另一端;第二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滑动杆端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级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外耳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弹性套体,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并能够套设在所述弧形套上。优选的是,所述外耳部为柱形,且其一端具有螺纹孔,另一端具有方形孔。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挂钩部为弧形,且一端具有插杆,所述插杆具有外螺纹,能够旋入所述螺纹孔。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具有方形插片,所述方形插片能够插入所述方形孔。优选的是,所述外耳部一侧具有安装孔。优选的是,还包括截止帽,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柱形孔上,所述截止帽中心具有圆孔,能够容纳所述滑动杆,并限制所述第二磁体从所述柱形孔滑出。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套体包括:柔性弹力织布,其为弧形,且边缘缝合有弹力绳;海绵圈,其一侧连接所述柔性弹力织布;安装扣,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弹力织布一端,能够扣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包括:外耳部;第一挂钩部,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一端,另一端具有柱形孔;弹性体,其设置在所述柱形孔内;第二挂钩部,其一端具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能够沿柱形孔滑动,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另一端;截止帽,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柱形孔上,所述截止帽中心具有圆孔,能够容纳所述第二滑动杆;其中,所述外耳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弹性套体,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并能够套设在所述弧形套上。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或橡胶。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滑动杆端部具有柱形凸起,所述截止帽能够限制所述柱形凸起从所述柱形孔滑出。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第二挂钩部的滑动杆能够沿第一挂钩部的柱形孔滑动,再通过弹性套体固定二者的位置,可以据此调节护垫的大小,适用于不同耳型,防止脱落。2、本技术在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与外耳部可拆卸式连接,能够调整佩戴方向,左耳和右耳互换,方便使用。3、本技术提供的弹性套体可拆卸连接外耳部,易于更换,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外耳部、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外耳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弹性套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包括:外耳部110、第一挂钩部120、第二挂钩部130和弹性套体140。如图3所示,外耳部110为柱形,且外耳部的一端具有螺纹孔111,外耳部的另一端具有方形孔112,作为一种优选,外耳部采用柔性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外耳部110分为左向和右向,左向和右向结构相同但互为镜像。如图4所示,第一挂钩部120为弧形,第一挂钩部120的的一端连接外耳部110的一端,第一挂钩部120为弧形,且一端具有插杆121,插杆121具有外螺纹,能够旋入外耳部螺纹孔111,第一挂钩部120的另一端具有柱形孔122。如图5所示,第二挂钩部130的一端具有滑动杆131,滑动杆131能够沿柱形孔122滑动,第二挂钩部130的另一端具有插片132,插片132能够插入外耳部110另一端的方形孔112内,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挂钩部120和第二挂钩部130的内部选用弹性材料,橡胶、塑料或者轻质金属材料铝,外部包裹海绵或软质泡沫。柱形孔122内设置有第一磁体滑动杆131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磁体134,第二磁体134与第一磁体133同级相对设置。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第一挂钩部的插杆121旋入外耳部110的螺纹孔111内,拉动第二挂钩部130,使插片132插入外耳部另一端的方形孔112内,外耳部110、第一挂钩部120和第二挂钩部130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如图6所示,外耳部110具有安装扣,弹性套体140包括柔性弹力织布141、海绵圈142和安装扣143,弹性套体140通过安装扣143可拆卸连接外耳部110,柔性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耳部;/n第一挂钩部,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一端,另一端具有柱形孔;/n第一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柱形孔内;/n第二挂钩部,其一端具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能够沿所述柱形孔滑动,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另一端;/n第二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滑动杆端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级相对设置;/n其中,所述外耳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n弹性套体,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并能够套设在所述弧形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耳部;
第一挂钩部,其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一端,另一端具有柱形孔;
第一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柱形孔内;
第二挂钩部,其一端具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能够沿所述柱形孔滑动,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另一端;
第二磁体,其设置在所述滑动杆端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级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外耳部、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形成弧形套,能够套设在耳部;
弹性套体,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耳部,并能够套设在所述弧形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耳部为柱形,且其一端具有螺纹孔,另一端具有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部为弧形,且一端具有插杆,所述插杆具有外螺纹,能够旋入所述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部另一端具有方形插片,所述方形插片能够插入所述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耳部一侧具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耳部护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止帽,其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