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6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5
本申请公开一种输电杆,输电杆包括:杆体和复合杆头,复合杆头包括芯棒、连接件和伞裙,连接件包覆固定于芯棒外周面上,连接件用于挂接导线,芯棒外周面上未被连接件包覆的部分包覆设置伞裙,复合杆头竖直固定于杆体顶部,复合杆头和杆体同轴设置,导线包括至少两相导线,所述至少两相导线间隔预定距离竖直设置于所述复合杆头上。本申请中的复合横担竖直设置于杆体上,导线竖直排列于复合横担上,无需占用除杆体之外的横向空间,可最大程度地减小走廊宽度;并且导线固定件在出厂时就直接固定于复合横担上,无需现场安装,减少安装现场工作量,方便操作。

A kind of transmission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杆
本技术涉及输配电
,具体是一种输电杆。
技术介绍
以传统方式布置横担的输电线路中,为了保证导线的线间距离,需要将横担垂直于杆体设置,各导线间的线间距离决定了线路走廊的宽度,因而传统的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相对较大,不利于在空间紧凑的城区布置,尤其是在密集的住宅区中。并且,很多传统横担都需要先行组装横担与抱箍,将横担与抱箍固定到电杆上之后,才能架设导线,安装相对复杂,耗费人力,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电杆,能够竖直排列导线,降低走廊宽度,减小占地面积,结构简单,并且抱箍与横担一体,无需在现场进行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输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复合杆头,复合杆头包括芯棒、连接件和伞裙,连接件包覆固定于芯棒外周面上,连接件用于挂接导线,芯棒外周面上未被连接件包覆的部分包覆设置伞裙,复合杆头竖直固定于杆体顶部,复合杆头和杆体同轴设置,导线包括至少两相导线,至少两相导线间隔预定距离竖直设置于复合杆头上。进一步地,上述芯棒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复合杆头,所述复合杆头包括芯棒、连接件和伞裙,所述连接件包覆固定于所述芯棒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用于挂接导线,所述芯棒外周面上未被所述连接件包覆的部分包覆设置所述伞裙,所述复合杆头竖直固定于所述杆体顶部,所述复合杆头和所述杆体同轴设置,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相导线,所述至少两相导线间隔预定距离竖直设置于所述复合杆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复合杆头,所述复合杆头包括芯棒、连接件和伞裙,所述连接件包覆固定于所述芯棒外周面上,所述连接件用于挂接导线,所述芯棒外周面上未被所述连接件包覆的部分包覆设置所述伞裙,所述复合杆头竖直固定于所述杆体顶部,所述复合杆头和所述杆体同轴设置,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相导线,所述至少两相导线间隔预定距离竖直设置于所述复合杆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复合杆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套设于所述杆体上,且所述复合杆头与所述杆体之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杆体连接,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复合杆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抱箍和导线固定件,所述导线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抱箍外侧面,所述抱箍固定在所述杆体上,所述导线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鑫李德权郁杰徐康马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