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政权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5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底板上端外壁上,所述底板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所述螺孔a右侧的底板上设置有滑槽,将两个固定板移动到其距离最大的位置,这样可以将四肢放进固定板的正中间的位置,且还适应了不同粗细的四肢,方便胖瘦不同的人都可以使用,且底板的中间位置还安装了软垫,这样可以减少固定的部位的不舒适感,将固定板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左固定夹和右固定夹将受伤的四肢进行固定,让受伤的地方处于旋转夹的固定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将旋转夹打开,然后进行换药,且不会对受伤地方的进行移动,方便对受伤的部位进行换药,避免了造成二次伤害。

A new type of structural fixation device for orthopaedic trau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创伤骨科患者逐日增多,在治疗创伤骨科骨折时,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一直都是骨科界所争论的话题,在当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上个世纪50年代,AO学会根据的当时的骨科治疗技术,制定了一些列骨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临时夹板,现场无夹板可就地取材采用木板、树枝、竹竿等作为临时固定材料,如无任何物品亦可固定于伤员躯干或健肢上。现有的骨科固定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对伤口进行包扎换药时,若伤口位于病人的四肢上,需要将伤肢进行包扎换药时,在换药的过程中搬动四肢很容易造成伤患处受到二次伤害,需要极其缓慢的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换药过程中因搬动四肢而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和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安装在底板(10)上端外壁上,所述底板(10)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9),所述螺孔a(9)右侧的底板(10)上设置有滑槽(8),所述固定板(11)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7),所述固定板(11)后端外壁上设置有左固定夹(1),所述左固定夹(1)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块a(3),所述固定块a(3)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钮(5),所述左固定夹(1)右端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夹(2),所述旋转夹(2)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块b(4),所述旋转夹(2)右端外壁上设置有右固定夹(6),所述左固定夹(1)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0)和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安装在底板(10)上端外壁上,所述底板(10)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9),所述螺孔a(9)右侧的底板(10)上设置有滑槽(8),所述固定板(11)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7),所述固定板(11)后端外壁上设置有左固定夹(1),所述左固定夹(1)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块a(3),所述固定块a(3)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钮(5),所述左固定夹(1)右端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夹(2),所述旋转夹(2)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块b(4),所述旋转夹(2)右端外壁上设置有右固定夹(6),所述左固定夹(1)右端外壁内部设置有旋转槽(13),所述旋转槽(13)圆周内部设置旋转块(12),所述旋转夹(2)的左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轴孔(15),所述轴孔(15)圆周内部设置有转轴(14),所述滑槽(8)下端内壁内部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8),所述卡块(18)和固定板(11)通过连接块(17)固定连接,所述螺孔a(9)上侧的固定板(11)上设置有螺孔b(20),所述旋钮(7)下端外壁上设置有螺钉(19),所述固定钮(5)后端外壁上设置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权
申请(专利权)人:王政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