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智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矫姿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4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矫姿椅。该种新型矫姿椅,包括椅座、靠背和肩托,椅座两侧设置有侧挡板,靠背铰接于椅座后端,靠背与椅座连接处设置有座椅角度调节器,靠背两侧设置有护体板,肩托有两个,两个肩托相互对称可拆卸连接于靠背前侧,两个肩托相对设置有弧面。该种新型矫姿椅能辅助儿童头、颈、躯干能保持在良姿位,通过调节靠背与椅座角度,满足不同状态儿童的功能需求;同时两侧护体板和肩托的调节有利于抑制角弓反张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运动模式,还可辅助患儿使其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以利于发展儿童上肢功能,增强儿童功能性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A new type of straighten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矫姿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矫姿椅。
技术介绍
重度脑瘫、脊肌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脊髓损伤等疾病最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姿势维持与移动障碍等,并且可能随着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继发性骨骼、肌肉二次损害,导致儿童肢体的终身残疾,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最直观的如经济损失。对于这些终身残疾儿童,步行并不是他们的最终康复目标。有研究表明活动受限程度最重的如脑瘫儿童并不是在社会生活能力的各个区域都表现最差,相反在交往和自我管理领域方面的能力表现很不错;另一方面,这些残疾儿童在维持坐位功能上需要更多的姿势性支持。为了让这些残疾儿童有机会过上接近同龄正常儿童的社会生活,提高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需要为这些儿童配置适宜的坐姿矫正系统,帮助他们以非站立形式进行移动,最终达到融入社会学习与生活目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技术,申请号为CN201420120010.4,名称一种可调式坐姿矫正椅。尽管现有技术为儿童提供了可调节坐姿矫正椅,用以满足不同儿童的身体需要,但是,对于脊柱发育不良上身无法直起的儿童而言,直接将上身保持竖直并不利于脊柱的发育,甚至会造成二次损伤,需要多步过渡适应,另外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肌张力高或敏感性高的患儿,自然状态下双上肢呈现外展外旋后伸的姿势,不利于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需要适当的辅助装置使患儿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更便于其发展上肢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能辅助儿童头、颈、躯干能保持在良姿位,通过调节靠背与椅座角度,满足不同儿童的功能需求;两侧对称的肩托有利于抑制角弓反张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运动模式;同时两侧护体板和肩托的调节可使儿童双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以利于发展儿童上肢功能,增强儿童功能性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新型矫姿椅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矫姿椅,包括椅座、靠背和肩托,所述椅座两侧设置有侧挡板,所述靠背铰接于椅座后端,所述靠背两侧设置有护体板,所述肩托有两个,两个所述肩托相互对称可拆卸连接于靠背前侧,两个所述肩托相对设置有弧面。侧挡板,护体板保护身体防歪倒,肩托的弧面可以限制患儿肩部向后方倾斜,辅助患儿使其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便于其发展上肢功能,两个肩托相对对称设置有利于抑制角弓反张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运动模式。进一步地,所述肩托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竖直设置有两根圆轴,所述肩托后侧设置有两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多个插孔,两根所述安装杆前端分别铰接于两根所述圆轴,所述靠背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杆配合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杆后端通过所述安装通孔穿过所述靠背,在所述安装杆上分别靠近所述靠背前后侧的两个所述插孔中分别插上插销从而固定安装杆。肩托的两根安装杆各自穿过靠背的距离可以分别调节,从而调节肩托与靠背之间的距离以及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靠背铰接于所述椅座后端,所述靠背与所述椅座连接处设置有座椅角度调节器。座椅角度调节器用以调节靠背与椅座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椅座前端下方还设置有脚垫,所述脚垫固接有连接套杆,所述连接套杆套接于连接杆下端,所述连接杆上端固接于椅座,所述连接套杆和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有匹配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套杆和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内插入螺栓固定。脚垫可拆卸连接于椅座,同时脚垫与椅座之间的距离可调。进一步地,所述靠背上端还设置有头托。进一步地,所述护体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护体板分别铰接于所述靠背两侧,所述护体板与所述靠背铰接处设置有自动闭合器。护体板为扁长型,一端与靠背铰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在自动闭合器作用下护体板的另一端向靠背前方靠拢,约束患儿的上肢,在保护身体防歪倒的基础上还能辅助患儿使其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便于患儿上肢功能发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调节的肩托有利于抑制角弓反张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运动模式;护体板能辅助患儿使其上肢保持在前方中线位置,便于患儿上肢功能发展,矫姿效果好;靠背与椅座角度可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功能状态的患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肩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中1椅座,11侧挡板,12座椅角度调节器,2靠背,21护体板,211自动闭合器,3肩托,31安装杆,311插孔,312插销,32凹槽,33圆轴,4头托,5脚垫,51连接杆,52连接套杆,53连接通孔,5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矫姿椅,包括椅座1、靠背2和两个肩托3,椅座1两侧分部安装有侧挡板11,靠背2铰接于椅座1后端,靠背2与椅座1连接处安装有座椅角度调节器12,靠背2上端安装有头托4,靠背2两侧分部安装有护体板21,两个肩托3分别通过安装杆31相互对称安装于靠背2前侧,靠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矫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靠背和肩托,所述椅座两侧设置有侧挡板,所述靠背铰接于椅座后端,所述靠背两侧设置有护体板,所述肩托有两个,两个所述肩托相互对称设置于靠背前侧,两个所述肩托相对设置有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矫姿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靠背和肩托,所述椅座两侧设置有侧挡板,所述靠背铰接于椅座后端,所述靠背两侧设置有护体板,所述肩托有两个,两个所述肩托相互对称设置于靠背前侧,两个所述肩托相对设置有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矫姿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后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竖直设置有两根圆轴,所述肩托后侧设置有两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多个插孔,两根所述安装杆前端分别铰接于两根所述圆轴,所述靠背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杆配合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杆后端通过所述安装通孔穿过所述靠背,在所述安装杆上分别靠近所述靠背前后侧的两个所述插孔中分别插有插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矫姿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妹陆景元魏蓉美梁兵蔡可书高夫宁
申请(专利权)人:刘智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