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0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带往复式压缩机活塞的压缩机组和流体热交换集成器实现用于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该装置生产工艺不繁琐,不需作较大改动就可安装于不同应用场合,而且采用的理论循环过程最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可通过下述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来完成,该装置由一台全封闭式压缩机组、一个连接在压缩机组高压侧的冷凝器、一根毛细管、一个与毛细管相连的蒸发器以及一台加强制冷装置的制冷空间对流的风机组成,上述毛细管与冷凝器出口侧相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管道热接触,上述蒸发器与一个潜热贮存器热耦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侧相连,其中,蒸发器的出口通向与压缩机组的吸气管相连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压缩机组和弹性地装于隔音罩内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都被安装在底盘上,底盘连同被装配的结构组件和隔音罩的最大设计高度与冷却设备的基座高度相适应。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式压缩机组往复式压机活塞和流体热交换集成器的结构来完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封闭的压缩机机组,机组中的压缩机活塞和称之为流体热交换集成器(Fluxomizer)的部件,以及利用上述带活塞的压缩机组和流体热交换集成器实现用于家用制冷设备的制冷装置(Klteanlage)。在家用冷却设备中装有常规制冷装置,这种制冷装置按压缩式制冷机原理工作,因此它有一制冷剂回路,该回路由带有吸入和/或压力阻尼器(Druckd mpfer)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其中在家用冷却设备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最好设有用作膨胀限制器的毛细管。正如任何制冷装置的配置那样,制冷剂回路中的上述部件的多种实施方式同样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将制冷机组装于机座中,而将蒸发器置于外面,或将其蒸发器与机柜后壁装于一体,或由其构成机柜后壁。这类已知的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机组存在下述缺陷机组的每个部件都按预选设计的位置安装,并依靠制冷剂回路的相应管道固定,因此冷却设备的生产工艺繁琐。从而使成本增加。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正如德国技术9206167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那样,将制冷机组预选装配成组件。上述公知方案涉及一种带基座部件的冷柜和/或立式冷柜,冷凝器和压缩机装于基座中,它们由风机吹风(冷却)。冷凝器、压缩机和风机安装在一条闭合风道中,当风道的吸入口和排风口位于基座侧时,它们由孔和/或栅状圆盘关闭,并通过门或气阀盖住。风道的内侧壁铺有吸声材料,风道本身由空心管弯制成U形并由弹性件或弹胶件固定在周围的基座箱(Sockelkasten)上,或者用相似的方式支承在基座箱的底部。另一种公知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弹性件或弹胶件将压缩机和/或冷凝器与风道内壁相连,或者将它们支撑在风道底部上。上述方案的缺点是装于基座部件中的功能件占用了公共内腔,最终导致不能更有效地利用消声空间。此外,这种已知方案要将基座部件的几何尺寸按确定的制冷设备裁剪,因此,用它替换其它类型机组中的部件时,至少需要在结构上进行改造。基于家用冷却设备在使用特点,人们普遍重视的是冷却物品的保存条件。在常规的家用冷却设备中,通过较短时间启动或断开压缩机对制冷空间温度(Kühfachtemperatur)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用间歇方式驱动制冷装置,制冷空间温度波动显著,尤其在新存入食物时,储物室温度和蒸发器上表面温度之间明显的温度差将导致待冷藏物品变干。也可以象德国专利技术说明书3926250A1中所披露的那样,不采用间歇驱动而加入一台带潜热贮存器的蒸发器。该蒸发器由一个充注了蓄冷介质的蓄冷器包围,上述蓄冷介质具有确定的相变点温度,其热容能满足制冷装置至少预计的长达数小时内的吸热要求。借此,可在相变温度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对压缩机的驱动进行调节,而特别有利的是可改善风机对蒸发器上表面和制冷空间之间的强迫对流传热,故而可储物空间温度非常稳定、具有快的冷却速度,而且明显减小冷藏物品变干的程度。正因为人们识别到对这种制冷装置而言,部件安装既不紧凑又得加装带潜热储存器的蒸发器,对于降低家用冷却设备的生产成本,对于使用基于实际制冷装置过程状态的其它理论循环而言,在呼声不太高时候可以用非常特殊的冷却管道来解决,但是近来对于降低环境承担的材料投入的需求越来越强。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该装置生产工艺不繁锁,不需作较大改动就可装于不同的应用场合,而且采用的理论循环过程最佳。借助于一种由充注了制冷剂的制冷循环构成的用于家用冷却设备的制冷装置可完成上述任务,该制冷装置由一台全封闭式压缩机组、一个连接在压缩机组高压侧的冷凝器、一根毛细管、一个与毛细管相连的蒸发器以及一台加强制冷装置的制冷空间对流的风机组成,上述毛细管与冷凝器的出口侧相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管道热接触,上述蒸发器与一个潜热储存器热耦相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侧相连,其中蒸发器的出口通向与压缩机组的吸气管相连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压缩机组弹性地装于隔音罩(Schallschutzhülle)内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都被安装在底盘上,底盘连同被装配的结构组件和隔音罩的最大设计高度(Bauh he)与冷却设备(Kühlger le)的基座高度相适应。本专利技术制冷装置的一种优选配置是底盘连同被装配的结构组件和隔音罩的最大设计高度共计为100mm。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任务可通过创造地开发上述制冷装置的一些部件来完成。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带有外罩底部(Kapselboden)和外罩盖的全封闭式压缩机组,上述外罩底部和外罩盖彼此密封地相连。在外罩内部装有一台驱动电机,该电机的电源通过外罩盖密封地引入。外罩盖与气缸构件密封地相连,气缸头内装有一个吸入阀。驱动电机的定片组最好压入外罩盖中。一根压力管道密封地穿过外罩底部朝外引出。在外罩底部和外罩盖之间固定安装了一根管子,管子的内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护套通孔(Manteldurchbohrung)与外罩内空间相通并与压力管道相通。上述管子用作驱动电机动片组的轴承轴。动片的上轴套呈圆柱形盘状,它相对于上述管子轴线偏心设置,并用作偏心轮,在这种方式中,连杆轴承包围上述圆柱形盘的护套表面。与上述连杆轴承可转动地相连的连杆与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Oszillierenden Kolben)刚性连接。活塞设有排气阀。可以将动片组制成适合回转质量平衡。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的另一种结构是使气缸构件与流过液态制冷剂的流动路段(Flieβstrecke)热耦合,此外,通过至少一个喷射孔使上述流动路段与活塞的工作容积相通,上述孔在距活塞下死点位置之上很小距离之处穿过气缸壁。优选的配置方式是使流动路段和活塞工作容积在活塞下死点位置上曲轴转角约为20°处相通。流动路段的入口侧在冷凝器的连接管路处与毛细管相连,同时流动路段的出口与冷凝器入口相连或与压力管道相通。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组上设置与往复运动的连杆刚性连接的压缩机活塞,紧贴气缸内壁有一个密封唇,借助于一个阀门可控制制冷剂流动管道(Str mungskanal),在压缩冲程期间阀门使流动管道开启,而在吸气冲程时阀门将其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在往复运动的连杆上刚性固定一钟形导向件,该导向件具有呈圆柱形的轴向设置的护套区。径向凸出的平坦的活塞底部处于导向件的朝向压缩腔的那一侧。导向件圆柱形区离开活塞底部的边缘围绕气缸内壁偏离一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导向件由可滑动地设置在圆柱形护套表面上的密封环包围,该密封环具有紧贴气缸内壁的环状边缘。导向件设有若干通孔,上述通孔的压缩腔侧开口在压缩冲程期间由密封环开启,而在吸气冲程期间被盖住。连杆的长度至少为曲轴半径的8倍。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任务可通过流体热交换集成器结构来完成,该流体热交换集成器由一个液体分离器和一个吸入阻尼器组成,连在制冷装置的蒸发器出口上的吸入管道与上述液体分离器相通。该液体分离器有一储液槽,上述吸入阻尼器连接在液体分离器上,并与制冷装置的压缩机进气管相连。吸入阻尼器构成为内部逆流换热器(Gegenstromw rmeübertrager)。在上述储液槽中装一根立管,此立管作为注入细管与压缩机的进气管相通。优选将本专利技术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的出口直接与压缩机的进气管相连。上述内部逆流换热器由制冷装置的毛细管和吸入管道组成,该毛细管将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并围着吸入管道螺旋盘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家用冷却设备的构成、充注了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该装置由一台全封闭式压缩机组、一个连接在压缩机组高压侧的冷凝器、一根毛细管、一个与毛细管相连的蒸发器以及一台加强制冷装置的制冷空间对流的风机组成,上述毛细管与冷凝器的出口侧相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管道热接触,上述蒸发器与一个潜热贮存器热耦连并与压缩机组的吸入侧相连,其特征在于蒸发器(3)的出口通向与压缩机组(10)的吸气(44)相连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40),压缩机组(10)和弹性地装于隔音罩内的流体热交换集成器(40)都被安装在底盘上,底盘连同被装配的结构组件和隔音罩的最大设计高度与冷却设备的基座高度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军德I军德M舒伯特E菲埃仁A特劳曼
申请(专利权)人:军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