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段式双用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0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段式双用植体,其中,所述无段式双用植体包含上本体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内孔,所述上本体的外表面是经由上下两段表面处理,其中所述上本体的上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至1.0μm、所述上本体的下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至4.0μm;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的底端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的侧表面成型有一螺纹部。通过上本体的外表面的两段表面处理,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满足牙龈与齿槽骨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增生需求,达到作为牙龈型植体及牙骨型植体双用的效果。

Segmental double use im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段式双用植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植体,尤其是指一种可同时满足牙龈型(Tissuelevel)植体或牙骨型(Bonelevel)植体的植牙需求的人工植体。
技术介绍
人工植牙的高成功率与普及程度,现在是牙医界恢复患者缺牙区功能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由牙医师临床分别依患者口腔结构、齿槽骨密度、植牙体轴向,咬合空间多寡,患者牙肉高低等多重因素来挑选合适的人工植体,但临床挑选合适支台体,往往需凭借医师经验、并准备大量各式植体选用,才能有良好效果。以往人工植体常常使用圆形形状螺纹的植体,依颚骨厚度及牙龈厚度分别选择牙龈型植体或牙骨型植体,而人工植体是由螺牙锁入颚骨,并于牙龈或牙骨上方露出植体上端的内孔,提供组接支台体固定假牙,植体锁入齿槽骨的螺纹接合表面间隙,经齿槽骨的增生附着在表面处理过的植体上,才能增加人工植体与齿槽骨的密合度。然而以往人工植体大多是整支植体,单一表面处理方式,无法同时满足齿槽骨与牙龈不同的组织细胞增生,正因无法诱导齿槽骨及牙龈组织增生的极大化,所以丧失部分人工植体的密合度及植体的长期固定力,造成人工植体不稳定、且可能产生其他问题。上述两种不同类型植体,在人工植牙临床上,各有其应用状况及方便经济性,但却未能进一步创新整合于同一个植体上、降低临床灵活运用度,此为现在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段式双用植体,改善目前人工植体与齿槽骨组织密合,可同时满足牙龈型植体或牙骨型植体的植牙需求。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段式双用植体,其中,所述无段式双用植体包含上本体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内孔,所述上本体的外表面是经由上下两段表面处理,其中所述上本体的上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至1.0μm、所述上本体的下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至4.0μm;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的底端相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的侧表面成型有一螺纹部。本技术通过经由上、下两段表面处理的上本体的外表面能使上本体的上、下段的外表面各自具有特定范围的表面粗糙度,利用此无段式双用植体的上本体所具备的形状、结构特征可同时满足齿槽骨与牙龈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增生需求,使不同组织的细胞均能附着在表面处理过的植体上、填补植体锁入齿槽骨的螺纹接合表面间隙,以全面提升无段式双用植体的密合度、植体的长期固定力,让无段式双用植体更稳定、更不易松脱、更能增加无段式双用植体与齿槽骨密合度,且临床手术医师可视患者口内状态控制植入深度的无段式双用植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本技术所述的无段式是指双用植体的植入深度可以让医师配合患者的牙龈牙骨的生长情形,例如缺牙宽度、高度或是牙龈厚度,做连续性的调整。亦即医师可根据不同口腔软硬组织条件调整上本体的上段的植入深度,因此上本体的上段又可被视为无段升降区。较佳的,前述下本体由所述螺纹部开设有多个对称沟槽。较佳的,前述多个对称沟槽平行于所述下本体的轴心且延伸至所述下本体的底部。较佳的,前述多个对称沟槽为三个对称沟槽,此三个对称沟槽,使无段式双用植体能自攻锁入齿槽骨到精确深度,相比于以往只有圆形形状螺纹的植体,需靠植体锁入前的精准深度钻孔。开设三个对称沟槽可使无段式双用植体更轻松地锁入齿槽骨到精确深度,有效提升植牙效率。较佳的,前述上本体的截面尺寸由顶端向底端渐缩。较佳的,前述内孔的上端呈八角形。较佳的,所述上本体的上段的高度为0.5毫米至2.5毫米(mm)。所述高度是指平行于植体轴心的直线距离。较佳的,前述螺纹部的外表可通过经由表面处理,通过此表面处理可使下本体配合齿槽骨的组织细胞增生需求,增加下本体与齿槽骨的密合度。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同时适用于牙龈型及牙骨型植牙的双用植体,可有效降低合适植体的选择难度,提供更灵活宽广的使用范围,增进牙医师的工作效率并且使用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的侧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作为牙龈型植体的应用图。图5为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作为牙骨型植体的应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无段式双用植体1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包含一体成型的上本体10及下本体20。如图1所示,所述上本体10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内孔11,且内孔11的上端为八角形孔座用以组接相容的支台体(图1未示出);内孔11的下端形成有内孔螺纹(图1未示出)用以组接支台体的螺丝。所述上本体10呈喇叭型,其截面尺寸由顶端向底端渐缩。所述下本体20与所述上本体10的一底端相连接,且所述下本体20的侧表面成型有一螺纹部21。请配合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本体20由其螺纹部21开设有三个对称沟槽22,所述三个对称沟槽22皆平行于下本体20的轴心,且延伸至下本体20的底部,相比于以往只有圆形形状螺纹的植体,需靠植体锁入前的精准深度钻孔,可使无段式双用植体1能自攻锁入齿槽骨到精确深度,有效提升植牙效率。搭配图2所示,上本体10的外表面是经由上下两段表面处理,其中所述上本体10的上段12经处理后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Sa)为0.5至1.0μm、所述上本体10的下段13经处理后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Sa)为1.2至4.0μm,且上本体10的上段12的高度为0.5mm至2.5mm,亦即上本体10的上段12平行于植体轴心的直线距离为0.5至2.5mm。而所述螺纹部21的外表面亦是经由表面处理,该处理使所述螺纹部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Sa)为1.2至4.0μm,因此可使下本体20配合齿槽骨的组织细胞增生需求,增加下本体20与齿槽骨的密合度。通过此两段不同的表面处理,可同时满足齿槽骨与牙龈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增生需求,使不同组织的细胞均能附着在表面处理过的植体上,以全面提升无段式双用植体的密合度、植体的长期固定力,让无段式双用植体更稳定、不易松脱,且临床手术医师可视患者口内状态仅控制无段式双用植体的植入深度,而不须自多种植体做选择。应用例相比于本技术无段式双用植体,
技术介绍
的牙龈型植体或牙骨型植体两种植体各有不同施行步骤、且需用不同的现有植体,这造成牙医师需准备多种植体,增加成本、也增加牙医师临床操作的复杂性。而本技术的无段式双用植体,由于上本体有两段不同的表面处理,可让人工植牙更为简化,只需控制植体置入深度不同,就可以此无段式双用植体轻易完成两种类型植牙需求。应用例1牙龈型植牙请参阅图4,当本技术无段式双用植体1作为牙龈型植体的应用时,以植体内孔锁入工具及板手施力通过螺纹部21及三个对称沟槽22将无段式双用植体1锁入至齿槽骨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段式双用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段式双用植体包含上本体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内孔,所述上本体的上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至1.0μm、所述上本体的下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至4.0μm;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的底端相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的侧表面成型有一螺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段式双用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段式双用植体包含上本体及下本体,所述上本体的顶端向内凹设有内孔,所述上本体的上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至1.0μm、所述上本体的下段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至4.0μm;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的底端相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的侧表面成型有一螺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段式双用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由所述螺纹部开设有多个对称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段式双用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毅蔡佩龙林聪宪
申请(专利权)人:医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