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6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6
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包括支撑套管和瞄准仪本体,瞄准仪本体插入支撑套管中并通过紧固旋钮固定于支撑套管中;支撑套管包括套管和连接部,套管的左端部设有斜切面,斜切面两侧的套管对称设有定位齿,连接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连接部的右端面设有锁定部,锁定部上开有锁定槽,瞄准仪本体包括瞄准圆柱,瞄准圆柱上固定有握持部,握持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瞄准圆柱上开有若干平行的定位针插入通道。该瞄准仪应用于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中,帮助引导定位针,使定位针在被打入枢椎过程中能够以最佳的位置及合适的角度进针,使定位针不因为操作距离远而出现弯曲的现象,增加定位针的定位准确性。

A kind of aiming instrument for locating needle of odontoid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
技术介绍
齿状突骨折是上颈椎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Anderson-D’Alonzo和GrauerJN关于齿状突骨折的分类方法,认为IIB型和浅III型齿突骨折适合行前路齿突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齿状突前路螺钉内固定术较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保留寰枢关节的活动功能,使齿状突的骨折部位获得即刻的稳定。进行前路螺钉内固定术要求术前患者的齿突骨折端必须牵引复位,并且明确横韧带损伤情况,如果横韧带断裂则不能进行此手术。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对施术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高,手术切口位置距离手术操作位置较远,不能在直视下操作,术中需要借助C型臂X线机反复透视确定定位针和螺钉的位置,同时,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可操作空间狭小,容易损伤颈动脉、椎动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颈部重要器官组织,手术过程中,定位针定位比较困难,在定位针穿越齿状突骨折线的过程中,电钻引导定位针的距离较长,不易控制力度和速度,容易出现定位针弯曲和定位不准,甚至定位针折断,刺破脊髓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这样反复操作、调试定位针的角度和位置容易破坏齿状突骨折线周围的血液供应,破坏骨折端附近的骨质,可能加重骨折远端移位和旋转,而且增加手术时问和术中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增加了患者术后骨折不愈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该瞄准仪应用于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中,帮助引导定位针,使定位针在被打入枢椎过程中能够以最佳的位置及合适的角度进针,使定位针不因为操作距离远而出现弯曲的现象,增加定位针的定位准确性,同时应用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可以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C型臂X线机的使用次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的: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管和瞄准仪本体,瞄准仪本体插入支撑套管中并通过紧固旋钮固定于支撑套管中;所述的支撑套管包括套管和连接部,套管与连接部固定连接且套管与连接部之间设有挡片,套管的左端部设有斜切面,斜切面两侧的套管对称设有定位齿,连接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连接部的右端面设有锁定部,锁定部上开有锁定槽,锁定部上开有与连接部、套管贯通的工作通道;所述的瞄准仪本体包括瞄准圆柱,瞄准圆柱上固定有握持部,握持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瞄准圆柱的右端部固定有抵持部,瞄准圆柱上开有若干平行的定位针插入通道,所述的定位针插入通道呈弧形布置于瞄准仪本体中,瞄准仪本体圆周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针插入通道之间相交且瞄准仪本体中心处的定位针插入通道与其上方的定位针插入通道相交;支撑套管的锁定部插入至瞄准仪本体的插接部中,紧固旋钮穿过插接部上的螺纹孔后插入至锁定部的锁定槽中并通过挤压作用将瞄准仪本体固定于支撑套管的插接部中。优选的,所述的斜切面与套管的左端面的夹角为45°,定位齿的中轴线与斜切面垂直,操作手柄与套管之间呈45°~60°角。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套管和瞄准仪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瞄准仪应用于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中,帮助引导定位针,使定位针在被打入枢椎过程中能够以最佳的位置及合适的角度进针,使定位针不因为操作距离远而出现弯曲的现象,增加定位针的定位准确性,同时应用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可以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C型臂X线机的使用次数;支撑套管可对切口处形成有效支撑,防止切口闭合而影响瞄准仪的插入和拔出,同时瞄准仪本体上设有多个平行的定位针插入通道,可从多个位置将定位针打入枢锥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支撑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瞄准仪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的瞄准仪本体的A-A端面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套管,2-瞄准仪本体,3-套管,4-定位齿,5-挡片,6-连接部,7-锁定部,8-锁定槽,9-工作通道,10-操作手柄,11-瞄准圆柱,12-握持部,13-插接部,14-紧固旋钮,15-定位针插入通道出口,16-抵持部,17-定位针插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4所示,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包括支撑套管1和瞄准仪本体2,支撑套管1和瞄准仪本体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支撑套管1长度为222mm、管外径为8mm,瞄准仪本体2插入支撑套管1中,瞄准仪本体2的右端从支撑套管1的右端伸出;支撑套管1包括套管3和连接部6,套管3与连接部6固定连接且套管3与连接部6之间设有挡片5,套管3的左端部设有斜切面,斜切面两侧的套管3对称设有定位齿4,斜切面与套管的左端面的夹角为45°,连接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10,操作手柄10与套管3之间呈45°~60°角。连接部6的右端面设有锁定部7,锁定部7上开有锁定槽8,锁定部7上开有与连接部6、套管3贯通的工作通道9,套管3长度为10mm、管外径为10mm。瞄准仪本体2包括瞄准圆柱11,瞄准圆柱11的长度为260mm、管外径为6mm,瞄准圆柱上固定有握持部12,握持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13,插接部13上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14,瞄准圆柱11的右端部固定有抵持部16,瞄准圆柱11上开有若干平行的定位针插入通道17,所述的定位针插入通道17呈弧形布置于瞄准仪本体2中,瞄准仪本体圆周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针插入通道17之间相交且瞄准仪本体2中心处的定位针插入通道与其上方的定位针插入通道相交;支撑套管1的锁定部7插入至瞄准仪本体2的插接部13中,紧固旋钮14穿过插接部13上的螺纹孔后插入至锁定部的锁定槽8中并通过挤压作用将瞄准仪本体2固定于支撑套管1的插接部13中,定位针插入通道17为直径为1.6mm的圆孔。本装置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为:前路患者仰卧,鼻腔插管或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颅骨牵引下,肩部垫薄枕,头稍后伸,保持张口位,C臂机X线监视下复位,固定头部;平C4、5水平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切开皮肤5mm,将支撑套管1沿间隙插入,到达C4、5椎前筋膜,并沿血管鞘内侧缘之疏松筋膜间隙上下滑动,透视下将支撑套管1前端的定位齿的尖端置入C2椎体下缘;确定好支撑套管1的方向之后,将瞄准仪本体2沿支撑套管1后端的连接部的工作通道9中插入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管(1)和瞄准仪本体(2),瞄准仪本体(2)插入支撑套管(1)中并通过紧固旋钮固定于支撑套管(1)中;/n所述的支撑套管(1)包括套管(3)和连接部(6),套管(3)与连接部(6)固定连接且套管(3)与连接部(6)之间设有挡片(5),套管(3)的左端部设有斜切面,斜切面两侧的套管(3)对称设有定位齿(4),连接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10),连接部(6)的右端面设有锁定部(7),锁定部(7)上开有锁定槽(8),锁定部(7)上开有与连接部(6)、套管(3)贯通的工作通道(9);/n所述的瞄准仪本体(2)包括瞄准圆柱(11),瞄准圆柱上固定有握持部(12),握持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13),插接部(13)上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14),瞄准圆柱(11)的右端部固定有抵持部(16),瞄准圆柱(11)上开有若干平行的定位针插入通道(17),所述的定位针插入通道(17)呈弧形布置于瞄准仪本体(2)中,瞄准仪本体圆周上的相邻的两个定位针插入通道(17)之间相交且瞄准仪本体(2)中心处的定位针插入通道与其上方的定位针插入通道相交;支撑套管(1)的锁定部(7)插入至瞄准仪本体(2)的插接部(13)中,紧固旋钮(14)穿过插接部(13)上的螺纹孔后插入至锁定部的锁定槽(8)中并通过挤压作用将瞄准仪本体(2)固定于支撑套管(1)的插接部(1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状突定位针瞄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管(1)和瞄准仪本体(2),瞄准仪本体(2)插入支撑套管(1)中并通过紧固旋钮固定于支撑套管(1)中;
所述的支撑套管(1)包括套管(3)和连接部(6),套管(3)与连接部(6)固定连接且套管(3)与连接部(6)之间设有挡片(5),套管(3)的左端部设有斜切面,斜切面两侧的套管(3)对称设有定位齿(4),连接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10),连接部(6)的右端面设有锁定部(7),锁定部(7)上开有锁定槽(8),锁定部(7)上开有与连接部(6)、套管(3)贯通的工作通道(9);
所述的瞄准仪本体(2)包括瞄准圆柱(11),瞄准圆柱上固定有握持部(12),握持部(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接部(13),插接部(13)上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14),瞄准圆柱(11)的右端部固定有抵持部(16),瞄准圆柱(11)上开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泉来徐宏光侯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