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藏柜,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格栅的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藏柜R,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8)上具有机械室(27),在上述隔热箱体(18)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着支柱(4)、(4),用支承在该支柱(4)、(4)上的格栅(25)开闭机械室(27)的前面,其特征在于,格栅(25)由本体(41)和复盖该本体(41)两端的格栅盖(42)构成,在该格栅盖(42)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4)接合的接合部(43)。(*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有机械室,在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自由开闭机械室的前面。现有技术中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内有贮藏室,在隔热箱体的前面开口上,例如设有开闭自如的、从中间往左右两侧转动开启的对开式门。另外,在该隔热箱体上面的四角立设有支柱,该支柱由弯折成断面略为L字的板状部件构成。在位于前方的左右前角部间,支承着格栅。在位于前方的支柱和位于后方的支柱间设有板,在位于后方的左右后角部的支柱间,设有后板。由这些格栅、板、后板围成的空间,形成机械室。在该机械室内,设置着构成冷却装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及冷凝器用送风机等。另外,在贮藏室内的上方,设有冷却器和送风机。上述现有的格栅,例如是用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其上端和下端往后方弯折,在该格栅的两侧端,设有复盖格栅侧面的格栅盖。另外,该格栅例如是用铰链部件等的安装部件,在位于前方的左右前角部的支柱间,可朝上方开闭自如地安装着。因此,格栅的安装必须采用专用的铰链部件等的安装部件,安装作业麻烦,零部件数目增加,导致成本升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可容易地进行格栅安装的冷藏柜。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自由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该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接合的接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支柱接合的接合部。所以,不必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就可以把格栅与立设在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接合。因此,由于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的专用部件,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权利要求2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上述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根据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是从格栅盖向后方突出的钩状,并且,在上述支柱的上部,形成可转动地与格栅盖的接合部接合的保持部。所以,不采用专用的安装部件,可用容易成型的格栅盖,将格栅可转动地接合在立设于隔热箱体上面的支柱上。因此,由于不需要用于安装格栅的专用部件,所以,可减少零部件数目。权利要求3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根据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接合部形成在格栅盖的后面上端部,在格栅盖关闭着机械室的前面的状态,该接合部的上面是与上述支柱的上面略齐平的平坦面。所以,改善了格栅盖关闭状态时的外观。权利要求4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与支柱的接合孔可脱离地接合的接合爪。根据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冷藏柜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的前面形成接合孔,在格栅盖的后端,一体地形成与支柱的接合孔可脱离地接合的接合爪。所以,可以容易地固定格栅,而且,可抑制因设置在机械室内的机器的运转引起的格栅的振动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藏柜的立体图。图2是格栅的正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冷藏柜的横剖平面图。图4是格栅开放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正面图。图5是格栅关闭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图6是格栅开放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图7是格栅关闭时的隔热箱体上方的侧断面图。图8是盖部件开放状态时的电气箱的正面图。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藏柜R的立体图,图2是冷藏柜R的纵断侧面图。实施例中的冷藏柜R,是设置在宾馆、餐馆的厨房等内的立式大型冷冻柜,由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8构成。在该隔热箱体18的内部有贮藏室20,在该贮藏室20内上部,安装着冷却装置24的冷却器35和冷却器35附近的送风机36,借助它们将贮藏室20内冷却到预定的温度。另外,图中,安装在冷却器35和送风机36下方的37,是把安装着冷却器35的冷却室38与贮藏室20分隔开的分隔板。该分隔板37的后方开口。这样,借助送风机36从贮藏室20被吸入到冷却室38的冷气,与冷却器35进行了热交换后,从冷却室38后方排出。在隔热箱体18的顶面四角部,分别立设着支柱4,在立设在左右前角部的支柱4间,安装着后面详述的格栅25。在位于前方的支柱4与位于后方的支柱4之间,安装着侧面板26A,在位于后方的左右后角部的支柱4间,设有后板26B。由这些格栅25、两侧面板26A、后板26B围成机械室27,在该机械室27内设置着构成冷却装置24的压缩机28、冷凝器29等,与冷却器35一起构成冷却装置24的公知的制冷剂回路。图2中的30,是冷凝器用送风机。贮藏室20的前面开口22,在中央部被横方向的中分隔板23分隔为上下。被该中分隔板23分隔的贮藏室20的上下开口22,可由2组对开式的门(隔热门)即第1层的门2、第2层的门3关闭。另外,在分别位于上下开口22的中央部的贮藏室20的顶面及中分隔板23的下面,分别安装着导引部件11。在位于右侧的第1层的门2的内面侧,安装着保持部件71。该保持部件71,其上端和下端被未图示的螺丝等固定,在该保持部件71上安装着分隔体70。分隔体70沿着门2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其延伸的轴为中心可转动地枢支在保持部件71上。保持部件71朝内方突出。在分隔体70的前面,安装着钢板制的前面板72,在分隔体70的上端嵌合着盖73,该盖73上形成有被上述导引部件11导引的导引槽(与导引部件11接合),该构造中,将门2打开时,借助导引部件11与上述导引槽的接合,分隔体70被导引,前面板72朝向另一方门3方向地顺时针转动。这样,分隔体70可避开门3地移动到前方,两门2、3可独立开闭。另外,各门2、3是通过把设在前面的把手50、50往跟前拉而开闭。在贮藏室20的背面中央部,沿着上下设有后搁板支柱12,在贮藏室20的两侧面,在前部和后部沿着上下各设有搁板支柱13。在这些后搁板支柱12和搁板支柱13上,沿其上下分别穿设着若干个接合孔12A和13A,采用接合爪14,沿贮藏室20的上下,把搁板15架设在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上,架设若干层。在贮藏室20的背面,在后搁板支柱12的两侧,设有间隔件40。该间隔件40是硬质合成树脂制的柱状部件,从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的上端上方一直伸到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柱13的下端下方。借助间隔件40,在搁板15后边与贮藏室20的背面间形成间隔,同时可稳定地架设板15。图1和图2中,51是设在贮藏室20底面的底垫。下面,参照图3至图7,说明围成上述机械室27的格栅25和支承该格栅25的支柱4。图3是格栅25的正面图,图4是格栅25开放时的隔热箱体18上方的正面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藏柜,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上具有机械室,在上述隔热箱体上面的至少前角部立设有支柱,通过支承在该支柱上的格栅开闭机械室的前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由本体和复盖该本体两端的格栅盖构成,在该格栅盖的后上部,一体地形成可转动地与该支柱接合的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内宏治,山岸庸泰,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