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6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有效地向贮藏室下部供给冷气,提高冷却效果的冷藏柜。它由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8)内有贮藏室外(20),与冷却器(35)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通过送风机(36)送到贮藏室(20)上部向贮藏室(20)内背面输送冷气的结构构成。在其贮藏室(20)内装有贯穿上下的搁板支柱(13),由搁板支柱(13)支撑的搁板(15)架在贮藏室外(20)内,与贮藏室(20)背面之间保持预定部隔,搁板(15)与贮藏室(20)背面之间的间隔内设有内部中空的间隔支柱(40),在送风机(36)的吹风侧,将间隔柱(40)的上端开口同时,在贮藏室(20)内下部将间隔柱(40)的下端开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内有贮藏室、与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利用送风机从贮藏室上部向该贮藏室内背部送出冷风构成的冷藏柜。首先对现有技术的冷藏柜100参照图8加以说明。现有技术的冷藏柜100是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101内有贮藏室102,在隔热箱体101的前面开口处装有例如开闭自如的双扇门式箱门103。在该隔热箱体101的上面形成机械室27,装载有构成冷却装置24的压缩机28、冷凝器29以及冷凝器用送风机30等。在贮藏室102的上方,设有冷却器35及送风机36,同时在该冷却器35及送风机36的下方装有隔板37。藉此,隔板37与贮藏室102顶面之间形成冷却室38。在隔板37的后方有开口,利用送风机36将冷气由隔板37后方送入贮藏室102。另一方面,在贮藏室102的侧面及背面,从贮藏室102的上方到贮藏室102的底面附近设置多数的搁板支柱104。这些搁板支柱104在其上下有多数的结合孔104A,将接合爪105装在接合孔104A,该接合爪105上架设网搁板106。在网搁板106的后部,有向上升高形状的防护部件107设置在左右方向,藉此确保网搁板106与贮藏室102背面之间的冷气通路。但是,在上述网搁板106上装载多数例如收纳在瓦楞纸板等大型收容箱中的物品时,最下层的收容箱通过上述防护件107与贮藏室102之间能确保冷气通路,但是第二层以下的收容箱,由于不能被防护件107止动,将收纳至贮藏室102的背面。因此,来自冷却室38的冷气因该收容箱的缘故没有下降到贮藏室102的下部,就在贮藏室102的上方马上被送风机36送回冷却室38。因此,不能充分地进行贮藏室102全部的冷却,使贮藏室102内的温度不均匀。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向贮藏室下部供给冷气,由此提高冷却效果的冷藏柜。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是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内有冷藏室,利用送风机将与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从贮藏室上部吹向贮藏室内背部的冷藏柜,其特征在于,在贮藏室里面装有贯穿上下的搁板支柱,在贮藏室内架设有用搁板支柱支撑的搁板,该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有规定的间隔、并且在贮藏室背面装有贯穿上下的内部中空的间隔件,该间隔件位于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的间隔内,在送风机的送风侧将间隔件上端开口,同时在贮藏室内下部将间隔件下端开口。因此,冷气能够下降到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在前面开门的隔热箱体内有贮藏室,利用送风机将与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从贮藏室上部吹向贮藏室内背部的冷藏柜,它在贮藏室内侧装有贯通上下的搁板支柱,在贮藏室内架设有用搁板支柱支撑的搁板,该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有规定的间隔、并且在贮藏室背面装有贯穿上下的内部中空的间隔件,该间隔件位于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的间隔内,在送风机的送风侧将间隔件上端开口,同时在贮藏室内下部将间隔件下端开口,因此冷气能够下降到搁板与贮藏室背面之间,并且由间隔件构成的通道空间使得即使在搁板上放有物品也能确保向贮藏室内下部供给冷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能有效地向贮藏室下部供给冷气,提高冷却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间隔件的下端一直延伸至搁板支柱下端的下方。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间隔件的下端被设置成一直延伸至搁板支柱下端的下方,因此即使在贮藏室的底面放置物品时,也能将冷气供给到贮藏室的底面附近。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间隔件是由能够在贮藏室外背面用螺丝固定的安装部,以及以隐蔽螺钉形式开闭自如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上并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上下开放的通道空间的盖部所构成。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间隔件是由能够在贮藏室外背面用螺丝固定的安装部,以及以隐蔽螺钉形式开闭自如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上,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上下开放的通道空间的盖部所构成成,因此间隔件的螺丝固定安装部不会露出,改善了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斜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纵断面侧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横断面图。图4是间隔子的横断面图。图5贮藏室背面的部分放大横断面图。图6冷藏柜下部的部分放大侧断面图。图7的纵断面侧面图。图8以前的冷藏柜纵断面侧面图。符号说明R-冷藏柜;2,3-箱门;12-后搁板支柱;13-搁板支柱;12A、13A-接合孔;14-接合爪;15-搁板;15A-框架部件;15B-线条;16-突出部;18-隔热箱体;22-前面开口;30-冷凝器用送风机;35-冷却器;36-送风机;37-隔板;38-冷却室;40-间隔件;41-安装部;42-螺丝;43-盖部;44-接合部;45-接合爪。以下将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者的冷藏柜R的斜视图,图2为冷藏柜R的纵断侧面图,图3为冷藏柜R的横断面图。以下,常有与过去的冷藏柜100所示符号相同的符号,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冷藏柜R也是同样的结构。实施例的冷藏柜R是设置在旅馆或饭店的厨房等的立式商冷冻库,由前面开门的隔热箱体18构成。另外,在贮藏室20内上部装有冷却装置24的冷却器35,利用该冷却器及装在冷却器35附近的送风机36,将贮藏室20内冷却到规定的温度。在图中,冷却器35及送风机36下方装有的37是隔板,它将装有冷却器35的冷却室38与贮藏室20内区分开。隔板37的后方有开口。藉此,通过送风机36从贮藏室20吸入到冷却室38的冷气与冷却器35进行热交换后从冷却室38的后方送出。并且,在隔热箱体18的顶面利用前面板25及两侧面和后面板26围成机械室27,在该机械室27内设有构成冷却装置24的压缩机28和冷凝器29等,与冷却器一起形成冷却装置24的公知制冷剂回路。在图2上的30为冷凝器用送风机。在另一方面,在贮藏室20的前面开口22,利用横向中间隔板23将中央部分上下隔开。于是由中间隔板23隔开的贮藏室20的上下开口22,通过二组双扇门(隔热门)第1层的门2、第2层的门3可以进行开闭自如的关闭。在分别位于上下的开口22的中央部的贮藏室20的顶面及中间隔板23的下面,分别装有导向部件11。贮藏室20内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在面对右侧的第1层的门2的内侧上装有保持部件71。该保持部件71的上端及下端由图上未标出的螺丝固定,在该保持部件71上设有隔离件70。隔离件70在门2的纵向方向延伸,同时以该延伸轴为中心支持保持部件71能转动自如。保持部件71被构成向内突出。在隔离件70的前面,设有钢板制的前面板72,而且在该隔离件70的上端,分别嵌装由上述导向件11导向的导向槽(与导向件11配合)所形成的帽73。由该结构,将门2打开时,由导向件11与上述导向槽间的配合,使隔离件70得以导向,前面板72能够向着另一扇门3的方向作顺时针转动。这样,隔离件70可避开另一扇门3而向前移动,而且门2、门3可单独开闭。另外,门2、门3可通过将设置在前面的把手50、50向前拉而开闭自如。在贮藏室20的背面的中间部,在上下之间设有后搁板支柱12。另外,在贮藏室20的两侧面,在其前部和后部的上下之间分别设有搁板支柱13。在后搁板支柱12和搁板支柱13的上下之间,分别穿设有多个结合孔12A和13A,在这些后搁板支柱12和搁板支柱13架设有后面将详述的搁板15,搁板15将贮藏室20分成上下数层。这些后搁板支柱12及搁板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在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内有贮藏室,与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后的冷气通过送风机从该贮藏室上部向该贮藏室内背部送出冷气结构的冷藏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该贮藏室里面装有贯穿上下的搁板支柱; 在该贮藏室内架设有用该搁板支柱支撑的搁板,该搁板与该贮藏室背面之间有规定的间隔;以及 在该贮藏室背面装有贯穿上下的内部中空的间隔件,该间隔件位于该搁板与该贮藏室背面之间的间隔内, 在该送风机的送风侧将该间隔件上端开口,同时在贮藏室内下部将间隔件下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宣充山岸庸泰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