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60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包括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左侧转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有第二连接段的一端,第二连接段从靠近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由粗到细,类似人的手臂,可多方向调整方向且调整方向后可随时固定,结构简单,手术中容易装配和拆卸,成本低廉,该装置金属部分可采用耐高温消毒,保证了卫生安全;通过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客观判断患者前后呼吸是否一致,从而减少扫描辐射剂量以及多次穿刺带来的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成本低,操作难度小,能快速的普及和应用。

A kind of respiratory localization device of CT 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领域为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同时人口老龄化,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主要因素,特别是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有些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根治机会,因此早期诊断极其关键;然而有些病变单从影像及痰培养、支气管镜检查无法获得准确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诊断,传统方法通过开胸活检术活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者虽然取得组织标本大,但创伤大费用高;后者只能针对位于胸膜下的病变,适用少部分患者,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推广的一种微创活检技术,目前国内外此项技术已相当成熟;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通过肉眼判断胸廓起伏来判断呼吸前后是否一致,患者自身感觉也是难以控制,特别是紧张状态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呼吸控制不好导致肺内病灶移位,需要重新定位重复扫描及再次穿刺,大大增加气胸并发症产生,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我们提出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包括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表面左侧转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有第二连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有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右表面设有匚型槽,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螺栓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的贯穿匚型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与匚型槽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匚型槽内且在第一螺栓的外侧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均与锥形头端转动连接,所述锥形头端的右表面转动设有C型臂,所述C型臂内设有激光灯,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吸盘,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的中部设有刻度,所述透明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右表面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底座。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脚轮,两个右侧所述脚轮上设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为金属连接段。优选的,所述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均为金属万向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通过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将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连接起来,类似人的手臂,可多方向调整方向且调整方向后可随时固定,结构简单,手术中容易装配和拆卸,成本低廉,该装置金属部分可采用耐高温消毒,保证了卫生安全;通过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客观判断患者前后呼吸是否一致,从而减少扫描辐射剂量以及多次穿刺带来的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了手术失败风险,成本低,操作难度小,能快速的普及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照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标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段、2-连接头、3-第一万向节、4-第二连接段、5-第二万向节、6-第三连接段、7-第一螺栓、8-连接杆、9-转轴、10-锥形头端、11-C型臂、12-激光灯、13-安装板、14-吸盘、15-透明板、16-刻度、17-固定杆、18-固定套、19-第二螺栓、20-立柱、21-底座、22-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包括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1,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上表面左侧转动设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通过第一万向节3连接有第二连接段4的一端,第二连接段4从靠近第一连接段1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由粗到细,所述第二连接段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5连接有第三连接段6,通过第一万向节3和第二万向节5将第一连接段1、第二连接段4和第三连接段6连接起来,类似人的手臂,可多方向调整方向且调整方向后可随时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右表面设有匚型槽,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螺栓7的一端,第一螺栓7采用内六角螺栓,方便安装与拆卸,所述第一螺栓7的贯穿匚型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螺栓7的另一端与匚型槽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匚型槽内且在第一螺栓7的外侧转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右侧贯穿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与锥形头端10转动连接,所述锥形头端10的右表面转动设有C型臂11,所述C型臂11内设有激光灯12,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吸盘14,所述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中部设有透明板15,所述透明板15的中部设有刻度16,所述透明板15与安装板13之间设有固定杆17,使用时将标识装置放在患者身体上,支撑板通过吸盘14吸附在人体剑突下方,然后将照射装置移动到患者旁边,打开激光灯12,调节第一连接段1、第二连接段4和第三连接段6使激光点投射在透明板15的刻度16上,激光点随着患者呼吸深浅上下移动,如果两次吸气后屏气激光点位于透明板15上同一刻度,说明两次屏气位置一样,肺内病灶前后位置不变,保证进活检针准确到预设水平。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右表面设有固定套18,所述固定套18通过第二螺栓19固定在立柱20上,第二螺栓19为内六角螺栓,根据实际使用时调节固定套18在立柱20上的高度,调节后使用第二螺栓19将固定套18固定在立柱20上,所述立柱20的下端设有底座21。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所述底座21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脚轮22,两个右侧所述脚轮22上设有刹车片,通过设置脚轮22使照射装置可向床头或床尾滑动以便调节位置,在调节位置后使用刹车片抵住脚轮22,防止使用时出现滑动。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段1、第二连接段4和第三连接段6均为金属连接段,金属部分采用耐高温消毒,其余部分采用低温等离子消毒,保证使用时卫生无菌。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万向节3和第二万向节5均为金属万向节。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第一万向节3和第二万向节5将第一连接段1、第二连接段4和第三连接段6连接起来,类似人的手臂,可多方向调整方向且调整方向后可随时固定,通过设置脚轮22使照射装置可向床头或床尾滑动以便调节位置,在调节位置后使用刹车片抵住脚轮22,防止使用时出现滑动,根据实际使用时调节固定套18在立柱20上的高度,调节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包括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与标识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1),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上表面左侧转动设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通过第一万向节(3)连接有第二连接段(4)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5)连接有第三连接段(6),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右表面设有匚型槽,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螺栓(7)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7)的贯穿匚型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螺栓(7)的另一端与匚型槽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匚型槽内且在第一螺栓(7)的外侧转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右侧贯穿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与锥形头端(10)转动连接,所述锥形头端(10)的右表面转动设有C型臂(11),所述C型臂(11)内设有激光灯(12),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吸盘(14),所述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中部设有透明板(15),所述透明板(15)的中部设有刻度(16),所述透明板(15)与安装板(13)之间设有固定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呼吸定位装置,包括照射装置和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装置与标识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段(1),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上表面左侧转动设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通过第一万向节(3)连接有第二连接段(4)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5)连接有第三连接段(6),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右表面设有匚型槽,所述第三连接段(6)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螺栓(7)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栓(7)的贯穿匚型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螺栓(7)的另一端与匚型槽的上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匚型槽内且在第一螺栓(7)的外侧转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右侧贯穿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与锥形头端(10)转动连接,所述锥形头端(10)的右表面转动设有C型臂(11),所述C型臂(11)内设有激光灯(12),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处均设有吸盘(14),所述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中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继华岳倩宇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