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5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插接有穿刺装置,所述套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端紧密粘接有软胶垫,所述气囊的顶端安装有气阀,所述气囊的外侧安装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腔安装有抽杆,所述抽杆在抽气管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塞。该胸腔穿刺针装置通过抽气装置与气囊和软胶垫相配合,可以使套管在穿刺肌肉层后吸附在皮肤上,能够使医生双手用来穿刺,同时刻画的刻度线能够精准掌控穿刺的深度,通过流量阀和液体流出管相配合可以控制胸腔积液的流量,不仅医生做手术更加省时省力,而且操作更加精准,提高了手术质量。

A new thoracic puncture need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穿刺是指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的操作,在肺科的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个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而抽取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胸腔积液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胸膜腔为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一个潜在间隙,正常人胸膜腔内有5~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每天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液体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即可产生胸腔积液,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漏出性胸腔积液和渗出性胸腔积液两类,在检查中,发现病人胸膜腔内有积液,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胸腔穿刺最常用的为穿刺针,但是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用一只手扶针,另外一只手做穿刺,这样不仅不方便,而且穿刺针不稳定,导致穿刺不准确效果不好,同时现有的穿刺针无法精确控制穿刺的深度,所以现在设计一种不仅操作稳定而且能够精确控制穿刺深度,又可以控制胸腔积液流量的胸腔穿刺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插接有穿刺装置,所述套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端紧密粘接有软胶垫,所述气囊的顶端安装有气阀,所述气囊的外侧安装有抽气装置。优选的,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腔安装有抽杆,所述抽杆在抽气管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抽气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抽气管的外壁右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套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左端安装有软管。优选的,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圆周外壁自上至下刻画有刻度线,所述穿刺针的顶端安装有圆垫,所述穿刺针的圆周外壁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穿刺针的圆周外壁上部安装有液体流出管,所述液体流出管的外壁安装有流量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只能出气不能进气。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圆周外壁顶端套接有凸点垫。优选的,所述穿刺装置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形状为圆环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胸腔穿刺针装置通过抽气装置与气囊和软胶垫相配合,可以使套管在穿刺肌肉层后吸附在皮肤上,能够使医生双手用来穿刺,同时刻画的刻度线能够精准掌控穿刺的深度,通过流量阀和液体流出管相配合可以控制胸腔积液的流量,不仅医生做手术更加省时省力,而且操作更加精准,提高了手术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抽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套管和气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气囊,3、软胶垫,4、气阀,5、抽气装置,51、抽气管,52、第一单向阀,53、抽杆,54、橡胶塞,55、连接头,56、第二单向阀,57、软管,6、穿刺装置,61、穿刺针,62、刻度线,63、液体流出管,64、流量阀,65、把手,66、凸点垫,67、圆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包括套管1,套管1的内腔插接有穿刺装置6,穿刺装置6的长度大于套管1的长度,穿刺装置6包括穿刺针61,穿刺针61的圆周外壁顶端套接有凸点垫66,穿刺针61的圆周外壁自上至下刻画有刻度线62,可以精确掌控穿刺的深度,穿刺针61的顶端安装有圆垫67,穿刺针61的圆周外壁顶端安装有把手65,圆垫67和把手65均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穿刺,穿刺针61的圆周外壁上部安装有液体流出管63,液体流出管63的右端为透明胶质材料,可以连接注射器等,液体流出管63的外壁安装有流量阀64,套管1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气囊2,气囊2的底端紧密粘接有软胶垫3,气囊2的形状为圆环状,气囊2底端距离套管1的底端尖头的距离小于等于1cm,能够保证在套管1穿刺皮肤和肌肉层时气囊2的底端接触到皮肤的表面,气囊2的顶端安装有气阀4,可以方便套管1的拆除,气囊2的外侧安装有抽气装置5,抽气装置5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规格,抽气装置5包括抽气管51,抽气管51的内腔安装有抽杆53,抽杆53在抽气管51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塞54,橡胶塞54与抽气管51的内壁紧密贴合,抽气管51的外壁右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2,第一单向阀52只能向气囊2的外侧出气,抽气管51的左端套接有连接头55,连接头55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56,第二单向阀56只能向抽气管51的外侧出气,第一单向阀52和第二单向阀56均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第二单向阀56的左端安装有软管57,软管57与气囊2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在穿刺时,首先将套管1向人体内部穿刺皮肤和肌肉层1cm左右,使软胶垫3接触到皮肤表面,然后向外侧拉动抽杆53带动橡胶塞54在抽气管51的内腔滑动,第一单向阀52在抽杆53和橡胶塞54的作用下开启,气囊2中的气体依次通过软管57、第一单向阀52进入抽气管51内腔中,向内侧推动抽杆53带动橡胶塞54在抽气管51的内腔滑动挤压气体推动第二单向阀56打开,气体跑出,如此重复可以使气囊2带动套管1固定在皮肤上;在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向下推动把手65和圆垫67带动穿刺针61向下穿刺,通过刻度线62可以把控穿刺的深度,到达胸腔后,拧开流量阀64经过液体流出管63即可将胸腔积液放出,完成后取走穿刺装置6,最后拧开气阀4即可将套管1和气囊2从皮肤上拆卸下来。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52和第二单向阀56均只能出气不能进气,能够保证持续向外抽取气囊2内的气体,降低了压强。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61的圆周外壁顶端套接有凸点垫66,增加了摩擦力,减少了穿刺时脱手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穿刺装置6的长度大于套管1的长度,能够保证穿刺针61能够到达穿刺部位。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气囊2的形状为圆环状,不仅能更均匀牢固的固定套管1,而且能够避免气囊2因为创口而导致漏气、压强降低的情况发生。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圆周外壁”、“内腔”、“底端”、“顶端”、“右端”、“左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腔插接有穿刺装置(6),所述套管(1)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气囊(2),所述气囊(2)的底端紧密粘接有软胶垫(3),所述气囊(2)的顶端安装有气阀(4),所述气囊(2)的外侧安装有抽气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腔插接有穿刺装置(6),所述套管(1)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气囊(2),所述气囊(2)的底端紧密粘接有软胶垫(3),所述气囊(2)的顶端安装有气阀(4),所述气囊(2)的外侧安装有抽气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5)包括抽气管(51),所述抽气管(51)的内腔安装有抽杆(53),所述抽杆(53)在抽气管(51)内腔的一端安装有橡胶塞(54),所述橡胶塞(54)与抽气管(5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抽气管(51)的外壁右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2),所述抽气管(51)的左端套接有连接头(55),所述连接头(55)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56),所述第二单向阀(56)的左端安装有软管(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煌梁婷叶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