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4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包括刀身和刀头,所述刀身的顶部设置有刀头,且刀身的顶端滑嵌有两个推杆,并且两个推杆关于刀身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推杆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卡杆,所述刀头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卡套,且卡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两个推杆向相对侧进行按压,使卡杆失去对于卡套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刀头可以取下,进行新刀头的更换后,将刀头底部的卡套对准卡杆的位置向下进行按压,卡套底部对卡杆的斜边进行推挤,当卡杆卡接在卡槽中后,由于两个卡杆之间的挤压弹簧的作用,使得卡杆保持对卡套稳定的卡接,以此实现对于刀头的便捷更换,从而减少刀身的数量,更加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
本技术涉及脂肪刀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瘦身仪器不同,本申请脂肪刀是集高频负压、射频溶脂及超声波燃脂技术于一体的三合一综合瘦身管理仪器,特有的组合技术可在一台机器上体现出最佳3D瘦身协同效应;该脂肪刀不会引起代谢异常、不会引发炎性反应、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柔和控温、不伤组织,持续减脂、拒绝反弹。脂肪刀是一台利用多种功能同时护理身体及面部曲线的瘦身燃脂仪,可以通过简单、便利的施术方法,达到多部位减脂瘦身的最佳效果,其功能包括:超声波溶脂(分解)、射频溶脂(燃烧)和负压手柄溶脂(吸引)。超声波溶脂是利用超声波穿透皮肤,进入脂肪堆积部位,对脂肪细胞选择性地进行破坏,脂肪细胞在超声波冲击作用下被分解、液化,达到碎脂瘦身效果;同时完整地保留血管、神经、淋巴管及纤维组织等。射频溶脂是利用双极射频原理,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射频产生的热能导致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脂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等,从而导致脂肪细胞分解,并通过肝脏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来达到燃脂瘦身的目的。溶解脂肪的同时,使皮肤真皮层、皮下筋膜层、隔膜层三维收缩,皮肤紧致提升可达40%;还可以解决橘皮组织;同时红光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提升皮肤弹性,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负压手柄溶脂是利用负压振动按摩通过电的热效应,增加血液循环,引起人体内脂肪细胞频繁活动,降低脂肪团细胞粘度,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效帮助客户将体内液化脂肪细胞排出,从而实现体形重塑,同时提升皮肤弹性。然而现有的脂肪刀在进行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脂肪刀大多采用一体式的刀头,同一设备上设置有多个刀头来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样导致不便于操作,且使得设备的体积增大化,不便于移动;现有的脂肪刀在放置时,仅为简单的放置,在发生碰触时极易发生掉落,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脂肪刀刀头更换及放置不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包括刀身和刀头,所述刀身的顶部设置有刀头,且刀身的顶端滑嵌有两个推杆,并且两个推杆关于刀身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推杆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卡杆,所述刀头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卡套,且卡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并且卡套通过卡槽与卡杆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推杆之间通过挤压弹簧弹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刀身的中间位置处向中间凹陷,且刀身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推环,并且推环与刀身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刀身位于推环底端设置有与刀身滑动连接的按钮,且按钮贯穿刀身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按钮的延伸端焊接有连杆,且连杆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与推环焊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杆上绕设有拉伸弹簧,且连杆上套接有与刀身内壁焊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拉伸弹簧与连杆弹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刀身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箱,且调节箱的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通过放置槽与刀身卡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将两个推杆向相对侧进行按压,在按压至一定程度时,卡杆失去对于卡套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刀头可以取下,进行新刀头的更换后,将刀头底部的卡套对准卡杆的位置向下进行按压,卡套底部对卡杆的斜边进行推挤,当卡杆卡接在卡槽中后,由于两个卡杆之间的挤压弹簧的作用,使得卡杆保持对卡套稳定的卡接,以此实现对于刀头的便捷更换,从而减少刀身的数量,更加便携。2、本技术中,通过将按钮向下拨动,从而按钮连带连杆一同向下运动,由于连杆通过固定杆与推环焊接,以此实现推环的向下运动,在推环失去对于放置板的推挤作用后,既可以对脂肪刀进行拿取,在对脂肪刀进行放置时,将按钮向下拨动,当刀身的顶端与推环之间间距大于放置板时,将脂肪刀放置在放置板上,松开按钮后,由于内部拉伸弹簧的作用,使得推环向上运动,从而与刀身上端配合,对脂肪刀进行稳定安放,减小其掉落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的刀头卡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的刀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调节箱;2、放置板;3、刀身;4、刀头;5、推杆;6、推环;7、按钮;8、卡套;9、卡槽;10、卡杆;11、固定杆;12、连杆;13、限位杆;14、拉伸弹簧;15、挤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包括刀身3和刀头4,刀身3的顶部设置有刀头4,且刀身3的顶端滑嵌有两个推杆5,并且两个推杆5关于刀身3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两个推杆5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卡杆10,刀头4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卡套8,且卡套8的内部开设有卡槽9,并且卡套8通过卡槽9与卡杆10卡接,自然状态时两个卡杆10之间间距大于卡套8的内径。具体的,如图2所示,两个推杆5之间通过挤压弹簧15弹性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刀身3的中间位置处向中间凹陷,且刀身3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推环6,并且推环6与刀身3滑动连接,凹陷处直径小于放置槽直径。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刀身3位于推环6底端设置有与刀身3滑动连接的按钮7,且按钮7贯穿刀身3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按钮7的延伸端焊接有连杆12,且连杆12的顶端通过固定杆11与推环6焊接,连杆12上绕设有拉伸弹簧14,且连杆12上套接有与刀身3内壁焊接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通过拉伸弹簧14与连杆12弹性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刀身3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箱1,且调节箱1的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且放置板2通过放置槽与刀身3卡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进行不同的除脂操作,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头4时,将两个推杆5向相对侧进行按压,在按压至一定程度时,卡杆10失去对于卡套8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刀头4可以取下,进行新刀头4的更换后,将刀头4底部的卡套8对准卡杆10的位置向下进行按压,卡套8底部对卡杆10的斜边进行推挤,当卡杆10卡接在卡槽9中后,由于两个卡杆10之间的挤压弹簧15的作用,使得卡杆10保持对卡套8稳定的卡接,以此实现对于刀头4的便捷更换,从而减少刀身3的数量,更加便携;在对脂肪刀进行拿取时,将按钮7向下拨动,从而按钮7连带连杆12一同向下运动,由于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包括刀身(3)和刀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3)的顶部设置有刀头(4),且刀身(3)的顶端滑嵌有两个推杆(5),并且两个推杆(5)关于刀身(3)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推杆(5)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卡杆(10),所述刀头(4)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卡套(8),且卡套(8)的内部开设有卡槽(9),并且卡套(8)通过卡槽(9)与卡杆(10)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包括刀身(3)和刀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3)的顶部设置有刀头(4),且刀身(3)的顶端滑嵌有两个推杆(5),并且两个推杆(5)关于刀身(3)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推杆(5)相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卡杆(10),所述刀头(4)的底部中心位置处焊接有卡套(8),且卡套(8)的内部开设有卡槽(9),并且卡套(8)通过卡槽(9)与卡杆(10)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推杆(5)之间通过挤压弹簧(15)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新型脂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3)的中间位置处向中间凹陷,且刀身(3)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推环(6),并且推环(6)与刀身(3)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品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