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清云专利>正文

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62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头环包括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第一弧形壳体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第一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上,两个定位块位于第一电极片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手环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上的弹性套带,外壳内固定有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用于刺激劳宫穴的第二电极片,通过对劳宫穴和太阳穴进行刺激,加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A self-healing device for acupoint stim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穴位刺激辅助自愈
,具体涉及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
技术介绍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如阿是穴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在中医中,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但就科学依据来讲,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增强人体自愈能力的目的。通过微电流刺激穴位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了,但在现有的刺激穴位的设备中,用户只能通过将设备的电极头放置在穴位上才能够完成穴位按摩,穴位按摩通常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用户长时间进行穴位按摩会比较累,同时按摩穴位在手持过程中容易晃动位置众所周知,人体头部的太阳穴和手上的劳宫穴为人身上的中枢穴位,如果通过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达到身体大部分血液流速增加的目的,但现有的设备中,并没有稳定的对该两个穴位进行刺激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穴位按摩仪器技术不足而导致的不能稳定的对劳宫穴和太阳穴进行刺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所述头环包括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和第二弧形壳体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弧形壳体内的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第一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上,两个所述定位块位于第一电极片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所述手环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外壳上的弹性套带,所述外壳内固定有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用于刺激劳宫穴的第二电极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与第二弧形壳体的两端通过两根弹性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壳体上位于两个定位块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流发生装置与电极片通过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壳体内还设置有两个用于防止定位块滑动时电线弯折的防弯折组件,每个所述防弯折组件包括两个用于固定电线走线位置的定位环、与电线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电线移动的滑块以及用于供滑块滑动的滑道,两个所述定位环均固定在滑道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手环还设置有固定手环位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带包括用于固定在手腕上的腕带和用于连接腕带和手环的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腕带和手环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腕带和手环通过魔术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腕带为弹性材料制作的腕带。进一步地,所述手环对应劳宫穴的位置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电极片固定在凸块上,所述凸块上设置有吸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头上和手上,便于操作人员找到穴位,同时弹性带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头环的电极片位置可调节能够实现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进行微调,手环的腕带设置能够保证固定的位置更加稳固,不会偏离劳宫穴,同时通过对劳宫穴和太阳穴进行刺激,能够加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进而实现增强人的自愈能力,能够使人体在血液循环加速感受到身体的热量和变化,感受到人体内能量的存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头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定位块滑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头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手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手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的弹性套带和腕带示意图。图中:1、头环;11、第一弧形壳体;12、第二弧形壳体;13、弹性带;14、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5、第一电极片;16、定位块;17、滑槽;18、第一固定吸盘;191、电线;192、定位环;193、滑块;194、滑道;2、手环;21、外壳;22、弹性套带;24、第二电极片;25、凸块;26、魔术贴;27、腕带;28、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如图1-3所示,一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1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2,其中头环1包括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壳体11叫第二弧形壳体12略大,且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的横截面均为环形,第一弧形壳体11与第二弧形壳体12的两端通过两根弹性带13连接,能够保证适应不同的人群佩戴,第一弧形壳体11中空设置,内部用于放置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由于微电流发生装置为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多加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电流法发生装置设置在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中部位置,第一微电流发生设备还连接有两个第一电极片15,第一弧形壳体11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第一电极片15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16上,第一弧形壳体11上位于两个定位块16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17,定位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7上,滑动的定位块16能够保证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调节电极片的位置到达太阳穴上,两个定位块16位于第一电极片1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18,该第一固定吸盘18能够保证用户在调节位置后,固定电极片的位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晃动导致对位不稳,使第一电极片15脱离太阳穴位置。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与第一电极片15通过电线191连接,第一弧形壳体11内还设置有两个用于防止定位块16滑动时电线191弯折的防弯折组件,每个防弯折组件包括两个用于固定电线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1)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2),所述头环(1)包括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15),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第一电极片(15)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16)上,两个所述定位块(16)位于第一电极片(1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18),所述手环(2)包括外壳(21)以及固定在外壳(21)上的弹性套带(22),所述外壳(21)内固定有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用于刺激劳宫穴的第二电极片(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1)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2),所述头环(1)包括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15),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第一电极片(15)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16)上,两个所述定位块(16)位于第一电极片(1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18),所述手环(2)包括外壳(21)以及固定在外壳(21)上的弹性套带(22),所述外壳(21)内固定有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用于刺激劳宫穴的第二电极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与第二弧形壳体(12)的两端通过两根弹性带(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上位于两个定位块(16)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17),所述定位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许清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