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穴位刺激辅助自愈
,具体涉及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
技术介绍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如阿是穴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在中医中,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但就科学依据来讲,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增强人体自愈能力的目的。通过微电流刺激穴位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了,但在现有的刺激穴位的设备中,用户只能通过将设备的电极头放置在穴位上才能够完成穴位按摩,穴位按摩通常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用户长时间进行穴位按摩会比较累,同时按摩穴位在手持过程中容易晃动位置众所周知,人体头部的太阳穴和手上的劳宫穴为人身上的中枢穴位,如果通过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达到身体大部分血液流速增加的目的,但现有的设备中,并没有稳定的对该两个穴位进行刺激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1)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2),所述头环(1)包括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15),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第一电极片(15)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16)上,两个所述定位块(16)位于第一电极片(1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微电流刺激太阳穴的头环(1)以及用于微电流刺激劳宫穴的手环(2),所述头环(1)包括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和第二弧形壳体(12)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弧形壳体(11)内的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以及与第一微电流发生装置(14)连接用于刺激太阳穴的两个第一电极片(15),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内侧的外壁上对应太阳穴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6),两个第一电极片(15)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块(16)上,两个所述定位块(16)位于第一电极片(15)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吸盘(18),所述手环(2)包括外壳(21)以及固定在外壳(21)上的弹性套带(22),所述外壳(21)内固定有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微电流发生装置连接有用于刺激劳宫穴的第二电极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与第二弧形壳体(12)的两端通过两根弹性带(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刺激辅助自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弧形壳体(11)上位于两个定位块(16)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17),所述定位块(16)滑动连接在滑槽(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