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及其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20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及其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包括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上部镂空出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面筋安放槽,混凝土块下部镂空出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底筋安放槽。面筋搁置在十字状面筋安放槽内,底筋搁置在十字状底筋安放槽,避免面筋或底筋松脱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混凝土楼板控制器能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上下层钢筋间距,控制楼板厚度。

Concrete floor controller and its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及其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及其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
技术介绍
在建设工程中面筋和底筋的排布,包括间距控制,楼板厚度控制,支撑和保护层控制对于板的受力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板筋的变形保护层丧失对板的受力影响显著,是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传统施工是就垫块垫于底筋之下,用于控制保护层厚度,但是垫块的厚度各不相同,且没有与底筋固定,容易滑动,从而造成底筋保护层的丧失。同时,在建设项目中采用马镫筋控制面筋与底筋之间的间距,但是马镫筋与之间采用绑扎方式固定,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混凝土楼板控制器,以代替马镫筋和垫块,达到控制钢筋保护层及面筋与底筋之间间距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解决现场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替代施工现场混凝土垫块及马镫筋使用的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简单、快速、使用现场混凝土余料来制作有助于项目节约成本的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包括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上部镂空出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面筋安放槽,所述混凝土块下部镂空出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底筋安放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包括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上部镂空出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面筋安放槽,所述混凝土块下部镂空出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相对,第一底筋搁置区域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底筋安放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状面筋安放槽包括横向面筋安放槽和竖向面筋安放槽,横向面筋安放槽和竖向面筋安放槽相互垂直形成所述十字状面筋安放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状底筋安放槽包括横向底筋安放槽和竖向底筋安放槽,横向底筋安放槽和竖向底筋安放槽相互垂直形成所述十字状底筋安放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筋搁置区域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的深度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楼板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胡跃军石建恒秦仁杰沈江峰杜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