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一直是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常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有各类垫块、马镫、撑条等,受结构钢筋骨架加工精度以及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的影响,常会出现垫块或控制装置受力不均的情况,导致垫块被压碎或压变形,最终导致局部保护层厚度得不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对于高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而言,由于钢筋骨架自重较大,一旦出现垫块受力不均,很容易导致个别垫块因集中受力而被压碎或者压变形,而且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无法很好地保证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因而,如何有效控制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保证梁底保护层厚度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与用于绑扎所述梁主筋的梁箍筋构成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所述梁主筋和所述梁箍筋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在所述垫圈的下端面沿所述垫圈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圈和所述垫块通过扎丝绑扎为一体。所述垫圈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菱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所述垫圈的平面尺寸与梁截面宽度相适应,所述垫圈的直径与梁底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3)与用于绑扎所述梁主筋(3)的梁箍筋(4)构成的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1),所述垫圈(1)、所述梁主筋(3)和所述梁箍筋(4)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在所述垫圈(1)的下端面沿所述垫圈(1)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由梁主筋(3)与用于绑扎所述梁主筋(3)的梁箍筋(4)构成的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垫圈(1),所述垫圈(1)、所述梁主筋(3)和所述梁箍筋(4)的交叉点设置有绑扎丝,在所述垫圈(1)的下端面沿所述垫圈(1)的周边间隔设置有垫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圈(1)和所述垫块(2)通过扎丝绑扎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圈(1)的形状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辉,胡津国,金伯宣,邹飞仁,李永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