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58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左右横向延伸的钢梁和设置在所述钢梁上并上下分布以分别用于安装上墙板和下墙板的上分支连接节点和下分支连接节点,所述下分支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所述钢梁上的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第一螺栓和下第二螺栓,所述下第一螺栓的螺杆从下墙板背面向前伸入所述下墙板内部并锁紧,所述下第二螺栓的螺头抵靠在下墙板的背面上,调节性和稳定性更好。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xternal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
,具体为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建筑的新型发展趋势,所谓的建筑工业化,即使用先进的工业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来替代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式,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多采用预制装配部品部件的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传统建筑建造中施工分散、低效率操作、劳动力成本大、建造周期较长等弊端,围护体系作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节点形式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这对节点设计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在外挂墙板这个领域,这种挂式的墙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也正是因为其便利性,现有的这种墙板结构种类较多,如公开号为107190865A的一种上下两点式钢结构与PC外墙连接节点,PC外墙呈上下拼接;钢结构边梁设置在上下拼接的PC外墙的一侧;支架焊接在钢结构边梁的一侧,并位于钢结构边梁和PC外墙之间;连接基座焊接于支架上,其由承压板和圆钢焊接而成,且圆钢呈竖直设置;阻焊板、垫块、定位板依次自下而上插入圆钢,且圆钢和定位板焊接;预埋件预埋于上方的PC外墙的下部,其和定位板相焊接;预埋螺栓预埋于下方的PC外墙的上部;连接角钢分别和预埋螺栓、第二支架连接;第二支架亦焊接于钢结构边梁的一侧,虽然这种上下节点的牢固性还不错,但是,安装的时候可以调节性差,而且使用时的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容易在安装过程或者后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结构损伤,位置的精度不能控制到很好的程度,受力也还不够优化,适应主体结构的能力还不够好,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其中,上、下侧的连接节点的结构,还存在这些不足,特别需要进行改进,本申请都会涉及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外挂墙板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左右横向延伸的钢梁和设置在所述钢梁上并上下分布以分别用于安装上墙板和下墙板的上分支连接节点和下分支连接节点,所述下分支连接节点包括安装在所述钢梁上的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第一螺栓和下第二螺栓,所述下第一螺栓的螺杆从下墙板背面向前伸入所述下墙板内部并锁紧,所述下第二螺栓的螺头抵靠在下墙板的背面上。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下第一螺栓位于所述下第二螺栓的上方。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钢梁为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构成的工字型梁,所述下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腹板且其螺头位于腹板的后侧面处,所述下第二螺栓的螺杆也穿过所述腹板。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腹板前后两个半包围区域内均浇筑有混凝土。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腹板前后两侧的混凝土分别开设有均前后贯通的前中空通道和后中空通道,所述前中空通道和所述后中空通道前后正相对,所述下第一螺栓和所述下第二螺栓均穿行于所述前中空通道和所述后中空通道包围的区域内。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前中空通道和所述后中空通道均为轴向沿着前后方向的圆形通道。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下第一螺栓处于所述前中空通道和所述后中空通道的轴心位置。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腹板的前侧部位焊接有处于前中空通道内的且其螺孔朝前后方向的调整螺母。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腹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下第一螺栓穿过的下第一通孔和供所述下第二螺栓穿过的下第二通孔。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下第一螺栓配有用于预埋在所述下墙板中并供其进行锁紧的内螺纹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下侧的连接节点的结构优化,使得在安装的时候调节性更好,操作也较为便利,墙体在前后方向的支撑更加稳定,安装后整个结构的适用性较好,能很好地形成整个墙体结构并适应主体结构的使用,自己调整的能力较好,受力分布更加优化,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较多。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能力更好的外挂墙板连接节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节点,包括左右横向延伸的钢梁和设置在所述钢梁上并上下分布以分别用于安装上墙板和下墙板的上分支连接节点和下分支连接节点,所述上分支连接节点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梁顶部的支撑架和挂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悬挂架,所述悬挂架固定在上墙板的背部位置,所述悬挂架具有开口朝下并左右贯通的悬挂导向槽,所述支撑架具有左右延伸并呈直立状向下压靠在所述钢梁顶面上并供所述悬挂导向槽向下插入进行导向的主支撑板。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所述主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的并均向后延伸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也均向下压靠在所述钢梁顶面上。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钢梁具有顶部形成一个基础平面,所述左挡板、所述右挡板和所述主支撑板的底部均形成有用于压靠在所述基础平面的底部平面且该三个所述底部平面共面。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悬挂架包括位于所述上墙板背后的且板面朝左右方向的悬挂导向板,所述悬挂导向板上由其底部向上开设有所述悬挂导向槽,所述悬挂导向板的顶部一体连接有板面朝上下方向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上安装有向下抵靠在所述支撑架上以撑起所述的悬挂架的支撑组件,所述悬挂导向板的前侧部位和所述悬挂板的前侧部位一体连接有从所述上墙板背面向前深入至所述上墙板内部的预埋头。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悬挂导向板的顶部将所述悬挂板分成左右两部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所述悬挂板的该左右两部分上分别开设有的且均上下贯通的左上通孔和右上通孔以及分别向下穿过所述左上通孔和所述右上通孔后抵靠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悬挂板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上下位置的限位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悬挂板底部的分别位于所述悬挂导向板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螺孔与所述左上通孔上下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二螺母的螺孔与所述右上通孔上下相对并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向下穿过所述左上通孔和所述第一螺母的螺孔且其底部抵靠在所述左挡板顶部形成的左侧顶平面和/或所述主支撑板顶部形成的主支撑平面上,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向下穿过所述右上通孔和所述第二螺母的螺孔且其底部抵靠在所述右挡板顶部形成的右侧顶平面和/或所述主支撑板顶部形成的主支撑平面上。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挡板和所述右挡板上分别开设有均左右贯通的左侧通孔和右侧通孔,所述左挡板上设有从左向右穿过所述左侧通孔并抵靠在所述悬挂导向板左侧板面上的左侧螺栓,所述右挡板上设有从右向左穿过所述右侧通孔并抵靠在所述悬挂导向板右侧板面上的右侧螺栓。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悬挂导向槽开设在所述悬挂导向板前后靠中间的区域内,所述左侧螺栓和所述右侧螺栓左右正对并抵靠在所述悬挂导向板靠所述悬挂导向槽后方的部分上。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预埋头包括所述悬挂导向板的前侧部位和所述悬挂板的前侧部位一体连接有的板面朝前后方向的外板、所述外板前侧一体连接有的板面朝左右方向的过渡板以及所述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左右横向延伸的钢梁(1)和设置在所述钢梁(1)上并上下分布以分别用于安装上墙板(a)和下墙板(b)的上分支连接节点(2)和下分支连接节点(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支连接节点(3)包括安装在所述钢梁(1)上的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第一螺栓(6)和下第二螺栓(7),所述下第一螺栓(6)的螺杆从下墙板(b)背面向前伸入所述下墙板(b)内部并锁紧,所述下第二螺栓(7)的螺头抵靠在下墙板(b)的背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包括左右横向延伸的钢梁(1)和设置在所述钢梁(1)上并上下分布以分别用于安装上墙板(a)和下墙板(b)的上分支连接节点(2)和下分支连接节点(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支连接节点(3)包括安装在所述钢梁(1)上的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第一螺栓(6)和下第二螺栓(7),所述下第一螺栓(6)的螺杆从下墙板(b)背面向前伸入所述下墙板(b)内部并锁紧,所述下第二螺栓(7)的螺头抵靠在下墙板(b)的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第一螺栓(6)位于所述下第二螺栓(7)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为由上翼板(1a)、腹板(1b)和下翼板(1c)构成的工字型梁,所述下第一螺栓(6)的螺杆穿过腹板(1b)且其螺头位于腹板(1b)的后侧面处,所述下第二螺栓(7)的螺杆也穿过所述腹板(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b)前后两个半包围区域内均浇筑有混凝土(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b)前后两侧的混凝土(10)分别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娄峰虞亚东徐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