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宏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89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集水池的锥形框架的窄端固定在池体的顶部,锥形框架的顶部设有匚型杆,锥形框架的内壁设有过滤隔板,过滤隔板的内部设有过滤网,锥形框架的内壁沿其周长匚型固定有限位板,过滤隔板放置在限位板的上方,过滤隔板与匚型杆之间设有连接件,池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到水处理组件,水处理组件包括拦截箱以及消毒箱,拦截箱的内部填充有吸附填料,消毒箱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以及布气管道,箱体与拦截箱连通,臭氧发生器固定在消毒箱的一侧,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连通到布气管道,布气管道设在箱体内,布气管道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出气孔,箱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回收利用降水。

A rainwater recyc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工农业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多,以及我国人口高峰期即将来临,水资源缺乏问题正变的越来越严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降雨量占来水量的比重很大,但是城区雨水利用量比较少,大部分都汇入排水管道排掉了,如果能把这部分排掉的水收集利用起来,可大大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城市降水得不到充分回收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集水池以及水处理组件,所述集水池包括池体以及锥形框架,所述锥形框架的窄端固定在所述池体的顶部,所述锥形框架宽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池体的截面积,所述锥形框架的顶部设有一匚型杆,所述匚型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锥形框架的两侧,所述锥形框架的内壁设有过滤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以及水处理组件,所述集水池包括池体(1)以及锥形框架(2),所述锥形框架(2)的窄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的顶部,所述锥形框架(2)宽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池体(1)的截面积,所述锥形框架(2)的顶部设有一匚型杆(3),所述匚型杆(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锥形框架(2)的两侧,所述锥形框架(2)的内壁设有过滤隔板(4),所述过滤隔板(4)的内部设有过滤网(9),所述锥形框架(2)的内壁沿其周长匚型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过滤隔板(4)放置在所述限位板(5)的上方,所述过滤隔板(4)与所述匚型杆(3)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池体(1)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水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以及水处理组件,所述集水池包括池体(1)以及锥形框架(2),所述锥形框架(2)的窄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的顶部,所述锥形框架(2)宽端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池体(1)的截面积,所述锥形框架(2)的顶部设有一匚型杆(3),所述匚型杆(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锥形框架(2)的两侧,所述锥形框架(2)的内壁设有过滤隔板(4),所述过滤隔板(4)的内部设有过滤网(9),所述锥形框架(2)的内壁沿其周长匚型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过滤隔板(4)放置在所述限位板(5)的上方,所述过滤隔板(4)与所述匚型杆(3)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池体(1)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包括拦截箱(10)以及消毒箱(14),所述拦截箱(10)的内部填充有吸附填料,所述消毒箱(14)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15)以及布气管道(16),所述箱体与所述拦截箱(1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15)固定在所述消毒箱(14)的一侧,所述臭氧发生器(15)的出气口连通到所述布气管道(16),所述布气管道(16)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布气管道(16)的表面均匀开有多个出气孔(17),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道(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宏俎海发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