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
本专利技术涉及助行器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助行器腋拐的上部腋托一般是采用弹性材料支撑的块体,其处于腋下,对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腋下起到支撑作用,而对于一些不会使用腋拐的人,其一开始使用时,就将腋托压在腋下处,这样在使用时,通过人体的力量压在腋托上进行摆动移动时,其腋拐与底面的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会传递给腋下,使得腋下会产生痛觉,使用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它通过缓冲弹簧支撑腋托,使得随着腋拐与地面的冲击,通过缓冲弹簧的缓冲力可以将冲击力降低,减少腋托对使用者腋下的冲击,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其通过底部设置的下缓冲弹簧也进一步降低冲击力,提高使用舒适度。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包括不锈钢主架,所述不锈钢主架包括左折弯杆、右折弯杆和下定位支撑管,下定位支撑管的上部与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下定位支撑管的底端和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下部竖直管部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中;所述左折弯杆、右折弯杆的上部竖直部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中部成型有至少一个竖直通孔,缓冲导向杆插套在对应的竖直通孔中,所有缓冲导向杆的底端伸出上连接板的底面并固定有下限位板,缓冲导向杆的顶端伸出上连接板的顶面并固定在腋托的下部固定连接块的底面上,缓冲弹簧插套在缓冲导向杆的上部,缓冲弹簧的底端着力于上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包括不锈钢主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主架(10)包括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和下定位支撑管(13),下定位支撑管(13)的上部与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下部竖直管部通过固定螺栓(1)固定,下定位支撑管(13)的底端和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下部竖直管部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2)中;/n所述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上部竖直部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板(14),上连接板(14)的中部成型有至少一个竖直通孔(141),缓冲导向杆(15)插套在对应的竖直通孔(141)中,所有缓冲导向杆(15)的底端伸出上连接板(14)的底面并固定有下限位板(16),缓冲导向杆(15)的顶端伸出上连接板(14)的顶面并固定在腋托(20)的下部固定连接块(21)的底面上,缓冲弹簧(3)插套在缓冲导向杆(15)的上部,缓冲弹簧(3)的底端着力于上连接板(14)的顶面上,缓冲弹簧(3)的顶端着力于下部固定连接块(21)的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包括不锈钢主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主架(10)包括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和下定位支撑管(13),下定位支撑管(13)的上部与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下部竖直管部通过固定螺栓(1)固定,下定位支撑管(13)的底端和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下部竖直管部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2)中;
所述左折弯杆(11)、右折弯杆(12)的上部竖直部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板(14),上连接板(14)的中部成型有至少一个竖直通孔(141),缓冲导向杆(15)插套在对应的竖直通孔(141)中,所有缓冲导向杆(15)的底端伸出上连接板(14)的底面并固定有下限位板(16),缓冲导向杆(15)的顶端伸出上连接板(14)的顶面并固定在腋托(20)的下部固定连接块(21)的底面上,缓冲弹簧(3)插套在缓冲导向杆(15)的上部,缓冲弹簧(3)的底端着力于上连接板(14)的顶面上,缓冲弹簧(3)的顶端着力于下部固定连接块(21)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20)包括下部固定连接块(21),下部固定连接块(21)嵌套在上部弹性支撑块(22)的底面中部成型有的卡槽(23)中,下部固定连接块(21)的侧壁固定在卡槽(23)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腋下缓冲结构的助行器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16)的顶面上固定有弹性块(161),弹性块(161)的顶面压靠在上连接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米伦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