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8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杆;胸部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竖直杆前侧的第一夹板和通过第一转动架与竖直杆相连接的第二夹板;颈部固定机构,设置于竖直杆上部;肩部下压机构,对称设置于竖直杆的两侧;胸部侧推机构,对称设置于竖直杆的前方两侧,能够推动患者胸部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座板,与竖直杆滑动配合,座板上设置有托板机构,托板机构能够向上推动患者的臀部;脚部移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侧,能够带动患者的脚在底座上横向移动;腿部移动机构,设置于脚部移动机构的两侧,能够带动患者小腿做升降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A training device for sitting balance function of hemiplegic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意外病变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杀手,引起的偏瘫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此类偏瘫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出院后,不再进行医院内的治疗,需要在医院内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或在患者家属的协助下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行动不便,患者的平衡功能受到影响,需要通过训练恢复患者身体的平衡功能,目前多数家属对于患者平衡功能的训练了解不多,难以正确有效地协助患者在家中进行恢复训练,而频繁的前往医院治疗又对家庭生活造成很多得麻烦和不便,并且增加治疗费用。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将会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的恢复,对患者的康复极其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偏瘫患者及家属在家中难以进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情况,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能够通过该装置内各机构的配合适用训练患者的侧屈肌、胸部稳定肌群、背侧肌群和患者重心的转移,实现对患者平衡功能的训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包括: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杆;胸部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竖直杆前侧的第一夹板和通过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竖直杆相连接的第二夹板;颈部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竖直杆上部;肩部下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胸部侧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前方两侧,能够推动患者胸部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座板,与所述竖直杆滑动配合,所述座板上设置有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能够向上推动患者的臀部;脚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侧,能够带动患者的脚在所述底座上横向移动;腿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脚部移动机构的两侧,能够带动患者小腿做升降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上端与所述竖直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下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海绵垫。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板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下端套合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紧定螺钉,所述第一转动架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外侧设置有定位螺钉。可选地,所述颈部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两侧,一端与所述竖直杆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相连接;海绵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内侧。可选地,所述肩部下压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气缸,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压块,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压块下端开设有与肩部形状相配合的凹槽。可选地,所述胸部侧推机构包括:横梁,与所述竖直杆滑动配合,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二紧定螺钉;两个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两端,伸缩端朝向所述两个第二气缸相互靠近的一侧;推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推板为圆弧形,所述推板内侧设置有海绵层。可选地,所述座板一端与所述竖直杆套合滑动连接,所述座板一侧设置有第三紧定螺钉。可选地,所述托板机构包括:两个托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座板的两侧,所述托板一端设置为水平板另一端设置成向上翘起的圆弧状,所述托板设置为水平板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座板的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座板的上表面平齐;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座板下方,与所述竖直杆滑动连接;两个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端,伸缩端贯穿所述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托板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底座上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脚部移动机构包括:两个脚踏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脚踏板上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两个脚踏板下侧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两个第四气缸,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相连接。可选地,所述腿部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倾斜梁,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齿条,设置于所述倾斜梁的下侧;两个移动块,分别与所述两个倾斜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块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输出端与所述齿轮相连接;第五气缸,设置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所述第五气缸伸缩端上设置有固定块;束带,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1、该装置能够通过肩部下压机构交替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下压,同时配合下压肩部同侧的胸部侧推机构实现患者躯干的左右侧屈,训练患者的侧屈肌;2、该装置能够通过颈部固定机构和胸部固定机构对患者的颈部和胸椎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托板交替向上推动患者臀部、通过脚部移动机构和腿部移动机构移动患者的腿部,实现对患者胸部稳定肌群和重心转移的训练;3、该装置第一转动架上转动安装的第二转动架能够打开,在患者身体前倾训练患者的背侧肌群的时候第二转动架能够挡住患者的肩部,防止患者前倾过度而摔倒,并且能够克服患者前倾时的恐惧心理,有助于患者的平衡训练。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的颈部固定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的胸部侧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的第二连接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竖直杆;3、胸部固定机构;4、第一夹板;5、第一转动架;6、第二夹板;7、颈部固定机构;8、肩部下压机构;9、胸部侧推机构;10、座板;11、托板机构;12、脚部移动机构;13、腿部移动机构;14、海绵垫;15、连接架;16、第一紧定螺钉;17、第二转动架;18、定位螺钉;19、第一圆弧板;20、第二圆弧板;21、卡扣;22、海绵圈;23、第一气缸;24、连接板;25、压块;26、横梁;27、第二紧定螺钉;28、第二气缸;29、推板;30、第三紧定螺钉;31、托板;32、安装架;33、第三气缸;34、滑槽;35、脚踏板;36、橡胶垫;37、滑块;38、第四气缸;39、倾斜梁;40、齿条;41、移动块;42、齿轮;43、驱动电机;44、第五气缸;45、固定块;46、束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杆;/n胸部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竖直杆前侧的第一夹板和通过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竖直杆相连接的第二夹板;/n颈部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竖直杆上部;/n肩部下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n胸部侧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前方两侧,能够推动患者胸部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n座板,与所述竖直杆滑动配合,所述座板上设置有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能够向上推动患者的臀部;/n脚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侧,能够带动患者的脚在所述底座上横向移动;/n腿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脚部移动机构的两侧,能够带动患者小腿做升降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杆;
胸部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竖直杆前侧的第一夹板和通过第一转动架与所述竖直杆相连接的第二夹板;
颈部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竖直杆上部;
肩部下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
胸部侧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前方两侧,能够推动患者胸部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座板,与所述竖直杆滑动配合,所述座板上设置有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能够向上推动患者的臀部;
脚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侧,能够带动患者的脚在所述底座上横向移动;
腿部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脚部移动机构的两侧,能够带动患者小腿做升降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上端与所述竖直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下端,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海绵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下端套合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紧定螺钉,所述第一转动架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外侧设置有定位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固定机构包括:
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两侧,一端与所述竖直杆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相连接;
海绵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下压机构包括:
两个第一气缸,对称设置于所述竖直杆的两侧;
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
压块,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压块下端开设有与肩部形状相配合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留才杨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