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5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包括钢丝网,还包括多个钢管灌注桩,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中,钢管灌注桩包括钢管、内水泥浆凝固体和外水泥浆凝固体,钢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浆通孔,外水泥浆凝固体包裹于钢管的外侧,外水泥浆凝固体的外部与孔洞的孔壁相粘接,内水泥浆凝固体设置于钢管中,内水泥浆凝固体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相粘接,钢丝网与钢管的上端固定相连,钢丝网覆盖于破碎路堑边坡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破碎路堑边坡中设置的非常牢固,对破碎路堑边坡具有很好的防护功能,有效改善了现有的网喷支护不适于在破碎的路堑边坡上使用的问题。

A kind of drilling rock socketed steel pipe cast-in-place pile net shotcreting support for broken cutting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
本技术涉及路堑边坡防护
,具体为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
技术介绍
路堑边坡的防护通常使用网喷支护,常用的网喷支护由钢丝网和锚杆组成,锚杆插入至路堑边坡的土壤内或者岩层内,钢丝网固定连接在各锚杆上且覆盖在路堑边坡的表面,其防护能力取决于钢丝网的强度和锚杆的牢固程度。破碎路堑边坡上的土壤和岩石对锚杆的握钉力差,这就导致使用锚杆固定的网喷支护在破碎的路堑边坡上使用时,会由于锚杆在土壤和岩石中设置的不够牢固导致其防护能力不足,而且破碎的路堑边坡更易发生滑坡事故,所以现有的使用锚杆固定的网喷支护不适于在破碎的路堑边坡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以改善现有的网喷支护不适于在破碎的路堑边坡上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包括钢丝网,还包括多个钢管灌注桩,所述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中,所述钢管灌注桩包括钢管、内水泥浆凝固体和外水泥浆凝固体,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浆通孔,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包裹于钢管的外侧,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的外部与孔洞的孔壁相粘接,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设置于钢管中,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相粘接,且内水泥浆凝固体通过透浆通孔与外水泥浆凝固体相连接;所述钢丝网与钢管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钢丝网覆盖于破碎路堑边坡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上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的连接通孔沿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透浆通孔沿着钢管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设置有多组,且每组透浆通孔中的各透浆通孔在钢管上的同一高度位置,每组所述的透浆通孔至少包括两个透浆通孔,且每组透浆通孔中各透浆通孔沿着钢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设置于透浆通孔处且被透浆通孔贯穿。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的透浆通孔包括四个透浆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组成钢丝的外部包裹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破碎路堑边坡中设置的非常牢固,对破碎路堑边坡具有很好的防护功能,有效改善了现有的网喷支护不适于在破碎的路堑边坡上使用的问题。2、钢管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套环,套环设置于透浆通孔处且被透浆通孔贯穿;在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中,有些孔洞的内壁是崎岖不平的,而有些孔洞的内壁是非常平整的,在内壁非常平整的孔洞中放置钢管时,孔洞平整的孔壁堵塞部分透浆通孔,使得钢管中的水泥砂浆不易从透浆通孔中流出,不利于水泥砂浆布满钢管的外壁与孔洞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并填补住钻制孔洞时被钻孔的岩石中形成的裂隙,所以在钢管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套环,使得不论钢管在空洞中如何放置,也不管孔洞的内壁有多么平整,总使得钢管的外壁与孔洞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孔洞的内壁不会堵塞住透浆通孔。3、钢丝网组成钢丝的外部包裹有防水层,防水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水层的设置一是加强了钢丝网的强度,加强了本技术的防护能力,二是使得钢丝网的组成钢丝不易被雨水腐蚀,使得钢丝更加耐用,使得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的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破碎路堑边坡中钻制的孔洞中未设置钢管灌注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在正对着钢管上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的钢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的钢管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的钢管的俯视图。图中:1、钢管;101、透浆通孔;102、连接通孔;2、钢丝网;3、孔洞;4、外水泥浆凝固体;5、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包括钢丝网2,还包括多个钢管灌注桩,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3中,钢管灌注桩包括钢管1、内水泥浆凝固体和外水泥浆凝固体4,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浆通孔101,外水泥浆凝固体4包裹于钢管1的外侧,外水泥浆凝固体4的外部与孔洞3的孔壁相粘接,内水泥浆凝固体设置于钢管1中,内水泥浆凝固体的外壁与钢管1的内壁相粘接,且内水泥浆凝固体通过透浆通孔101与外水泥浆凝固体4相连接;钢管1的上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02,连接通孔102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通孔102沿着钢管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钢丝网2的组成钢丝由四个连接通孔102中纵横交错的穿过组成网喷支护结构的钢丝网状结构,钢丝网2覆盖于破碎路堑边坡的表面。本技术的设置方法和工作原理:在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用于设置钢管灌注桩的孔洞3,将钢管1放置于孔洞3中,然后由钢管1的上端向钢管1中灌注水泥砂浆,进入钢管1中的水泥砂浆除了布满钢管1的内部外,还从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的透浆通孔101中透出,布满钢管1的外壁与孔洞3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并填补住钻制孔洞3时被钻孔的岩石中形成的裂隙,当布满钢管1内部的水泥砂浆凝固成内水泥浆凝固体、布满钢管1的外壁与孔洞3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并填补住钻制孔洞3时被钻孔的岩石中形成的裂隙的水泥砂浆凝固成外水泥浆凝固体4后,破碎路堑边坡、钢管1、内水泥浆凝固体以及外水泥浆凝固体4形成一个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包括钢丝网(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钢管灌注桩,所述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3)中,所述钢管灌注桩包括钢管(1)、内水泥浆凝固体和外水泥浆凝固体(4),所述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浆通孔(101),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4)包裹于钢管(1)的外侧,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4)的外部与孔洞(3)的孔壁相粘接,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设置于钢管(1)中,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的外壁与钢管(1)的内壁相粘接,且内水泥浆凝固体通过透浆通孔(101)与外水泥浆凝固体(4)相连接;所述钢丝网(2)与钢管(1)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钢丝网(2)覆盖于破碎路堑边坡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包括钢丝网(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钢管灌注桩,所述钢管灌注桩设置于破碎路堑边坡上钻制的孔洞(3)中,所述钢管灌注桩包括钢管(1)、内水泥浆凝固体和外水泥浆凝固体(4),所述钢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浆通孔(101),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4)包裹于钢管(1)的外侧,所述外水泥浆凝固体(4)的外部与孔洞(3)的孔壁相粘接,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设置于钢管(1)中,所述内水泥浆凝固体的外壁与钢管(1)的内壁相粘接,且内水泥浆凝固体通过透浆通孔(101)与外水泥浆凝固体(4)相连接;所述钢丝网(2)与钢管(1)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钢丝网(2)覆盖于破碎路堑边坡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路堑边坡钻孔嵌岩钢管灌注桩网喷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上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02),所述连接通孔(10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的连接通孔(102)沿着钢管(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荣龙永焯刘强柯方智李臻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