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
本技术属于水电站清污
,具体涉及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电站的迅猛发展,数量日益增多,水电站引水系统进口的拦污栅主要是用来拦阻可能进入机组流道的杂物,如树木、垃圾、水草之类的漂浮物、沉浮物等,以保护水轮机、阀门、管道等设备的安全,保证电站机组正常发电运行,污物堵塞拦污栅,降低机组有效水头,特别对于低水头的贯流式机组影响更大,清污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没有设置拦污排和清污设施,曾导致拦污栅严重堵塞,无法正常运行,现有的清污机,通常是不间断开机,不管拦污栅有没有垃圾,或者垃圾的数量,是否影响水流的速度,造成资源的浪费,清污机寿命的减少,污物堆积后,会影响水流的速度,根据水流的速度来断定,污物的数量,因此,设计一种根据水流速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水流正常时,可以暂停清污机的工作,清污机对水电站合理正常运行显得尤其重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解决根据水流的速度调整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清污机的运转强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耙齿、电机、牵引链和耙齿链组成,所述主体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耙齿链和耙齿构成,所述主体两侧设有耙齿链,所述耙齿链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耙齿链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主体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使耙齿链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主体上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1)、耙齿(13)、电机(6)、牵引链(7)和耙齿链(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1),耙齿链(12)和耙齿(13)构成,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耙齿链(12),所述耙齿链(12)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1),两耙齿链(12)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13),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于主体(1)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14)使耙齿链(12)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7)与电机(6)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于主体(1)上部,且所述电机(6)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流速仪(31),所述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32)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32)固定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位于传动轴(22)上,所述传动轴(22)转动使之完成污物的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1)、耙齿(13)、电机(6)、牵引链(7)和耙齿链(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1),耙齿链(12)和耙齿(13)构成,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耙齿链(12),所述耙齿链(12)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1),两耙齿链(12)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13),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于主体(1)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14)使耙齿链(12)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7)与电机(6)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于主体(1)上部,且所述电机(6)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流速仪(31),所述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32)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32)固定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乔健,杨显富,尚德庚,王登,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双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