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1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所述主体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耙齿链和耙齿构成,所述主体两侧设有耙齿链,所述耙齿链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两耙齿链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齿耙,配合第一齿轮使耙齿链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主体上部,且所述电机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流速仪,所述流速仪位于主体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使之位于水面下部,所述主体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减少清污机在没有污物时的空转,降低清污机能源损耗,同时减少水头损失,增加发电量,给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An intelligent cleaning machine for Hydropow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
本技术属于水电站清污
,具体涉及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电站的迅猛发展,数量日益增多,水电站引水系统进口的拦污栅主要是用来拦阻可能进入机组流道的杂物,如树木、垃圾、水草之类的漂浮物、沉浮物等,以保护水轮机、阀门、管道等设备的安全,保证电站机组正常发电运行,污物堵塞拦污栅,降低机组有效水头,特别对于低水头的贯流式机组影响更大,清污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没有设置拦污排和清污设施,曾导致拦污栅严重堵塞,无法正常运行,现有的清污机,通常是不间断开机,不管拦污栅有没有垃圾,或者垃圾的数量,是否影响水流的速度,造成资源的浪费,清污机寿命的减少,污物堆积后,会影响水流的速度,根据水流的速度来断定,污物的数量,因此,设计一种根据水流速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水流正常时,可以暂停清污机的工作,清污机对水电站合理正常运行显得尤其重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解决根据水流的速度调整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清污机的运转强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耙齿、电机、牵引链和耙齿链组成,所述主体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耙齿链和耙齿构成,所述主体两侧设有耙齿链,所述耙齿链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耙齿链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主体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使耙齿链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主体上部,且所述电机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流速仪,所述流速仪位于主体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固定于主体上,所述主体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转动使之完成污物的输送。优选的,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绝缘为F级,电压为380V。优选的,所述流速仪型号为FP211,测量范围:0.1~6m/s,精度:±0.03m/s。优选的,所述测杆伸缩管可调节范围1.7-4.5m。优选的,所述耙齿由采用不锈钢或尼龙材料制造。优选的,所述流速仪检测到水流速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电机进行转速的调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通过测量水流速度的流速仪,来判断堆积污物的多少,对电机进行有计划的运行,减少清污机在没有污物时的空转,降低清污机能源损耗,同时减少水头损失,增加发电量,给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11-第二齿轮,12-耙齿链,13-耙齿,14-第一齿轮,21-固定架,22-传动轴,23-传送带,31-流速仪,32-测杆伸缩管,4-电机固定架、5-控制器、6-电机、7-牵引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中所示的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1、耙齿13、电机6、牵引链7和耙齿链12组成,所述主体1由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1,耙齿链12和耙齿13构成,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耙齿链12,所述耙齿链12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1,两耙齿链12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13,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于主体1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14使耙齿链12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7与电机6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于主体1上部,且所述电机6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流速仪31,所述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32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32固定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位于传动轴22上,所述传动轴22转动使之完成污物的输送,所述电机6为调速电机,绝缘为F级,电压为380V,所述流速仪31型号为FP211,测量范围:0.1~6m/s,精度:±0.03m/s,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所述测杆伸缩管32可调节范围1.7-4.5m,防水性强,所述耙齿13由采用不锈钢或尼龙材料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流速仪31检测到水流速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对所述电机6进行转速的调整,减少资源的浪费。工作原理:该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固定安装于进水口处,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设置测杆伸缩管32长度,使流速仪31置于水中测量点,水流经耙齿13栅隙,耙齿13格栅对水中的固体杂物进行拦截,流速仪31检测到的水流速度发送给控制器5,控制器5接受到信号,控制电机6的转速,电机6通过牵引链7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耙齿链12由下而上做循环运动,运动中的耙齿13将污物捞起,随耙齿链12一起向上运行到达顶部后,由于重力作用落入传送带23上,传送随着传动轴22的转动而进行运动,传动轴22由电机带动,或人工转动,把污物运输到指定地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1)、耙齿(13)、电机(6)、牵引链(7)和耙齿链(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1),耙齿链(12)和耙齿(13)构成,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耙齿链(12),所述耙齿链(12)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1),两耙齿链(12)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13),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于主体(1)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14)使耙齿链(12)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7)与电机(6)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于主体(1)上部,且所述电机(6)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流速仪(31),所述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32)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32)固定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位于传动轴(22)上,所述传动轴(22)转动使之完成污物的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用智能清污机,包括主体(1)、耙齿(13)、电机(6)、牵引链(7)和耙齿链(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1),耙齿链(12)和耙齿(13)构成,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耙齿链(12),所述耙齿链(12)连接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1),两耙齿链(12)之间设有多组与其连接的耙齿(13),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于主体(1)的下端,配合第一齿轮(14)使耙齿链(12)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第一齿轮(14)固定于主体上端,通过牵引链(7)与电机(6)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于主体(1)上部,且所述电机(6)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性连接于流速仪(31),所述流速仪(31)位于主体(1)的背面,通过测杆伸缩管(32)使之位于水中,所述测杆伸缩管(32)固定于主体(1)上,所述主体(1)背面设有污物传送带(23),所述传送带(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乔健杨显富尚德庚王登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双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