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可拆卸护栏以及设置在床板两侧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架,支撑脚架的主体为两根直杆状的可旋脚架杆和两根直杆状的可滑脚架杆,位于同一侧的可旋脚架杆和可滑脚架杆通过销钉结构在杆中部相连,可滑脚架杆的顶端通过一杆状件与滑槽中的不同卡槽组合以实现床板整体的升降功能,两侧的支撑脚架之间使用上脚架连接杆、下脚架横向相连以起到加固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婴儿床,具有机构创新、实用环保的特点,可通过调节脚架、拆卸护栏的方式来实现婴儿床、桌、椅三种结构形式的转换以解决婴儿床使用过后被闲置浪费的问题。
A kind of crib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床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涉及一种婴儿床结构,具体而言是一种通过拆卸与调节可实现桌、椅、婴儿床三种用途的婴儿床结构。
技术介绍
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使用的床。现有的婴儿床款式多样,功能和价格也相差很大。目前,大部分婴儿床在婴儿长大之后都会被闲置甚至成为废品,难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因此亟待对现有的婴儿床结构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丰富其功能,使其不仅仅只能作为婴儿床使用,在必要时可使其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具备其他功能,使得婴儿床在婴儿长大之后不至于被闲置,仍然可以作为其他功能家具进行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多功能婴儿床结构,通过对其支撑结构的改进,使得婴儿床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灵活调整设置其整体高度;通过整体的结构安排,使得婴儿床具有多种功能,既具备作为婴幼儿使用的婴儿床这一基本功能,也可以通过拆卸与调节实现桌、椅、婴儿床三种用途的切换,从而可使婴儿床在婴幼儿长大后还可继续充当桌椅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整体为一长度大于宽度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周向边缘设有可拆卸护栏结构,所述床板的下方在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护栏结构,包括一左侧护栏、一右侧护栏、一前侧护栏、一后侧护栏,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上,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上,且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每一所述支撑脚架,均包括一可旋脚架杆、一可滑脚架杆,所述可旋脚架杆的中部与所述可滑脚架杆的中部通过一脚架连接轴转动连接并整体形成一X形剪叉式结构;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端面上,分别在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一销孔,靠近另一端设置一具有一定长度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沿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水平滑槽的上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卡槽;所述可旋脚架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板的外端面上的销孔中,所述可滑脚架杆的顶端设置一杆状件,所述杆状件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水平滑槽中,且所述杆状件与所述水平滑槽中的各所述卡槽相适配,当所述杆状件位于不同的所述卡槽中时,所述支撑脚架具有不同的支撑高度。优选地,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顶角固定套和棱边固定板等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优选地,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前侧护栏、后侧护栏整体具有相同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前侧护栏、后侧护栏分别使用榫卯结构或使用螺栓连接件与所述床板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位于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所述可旋脚架杆的底部之间、以及两所述可滑脚架杆的底部之间分别通过一下脚架连接杆相互连接。优选地,位于所述床板长度方向两侧的两所述可滑脚架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一共同的所述杆状件相互连接,所述杆状件形成为一上脚架连接杆。优选地,所述水平滑槽的下侧壁上设有若干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每一所述螺纹孔对应一所述卡槽,各所述螺纹孔中分别设置一紧定螺栓,当所述杆状件滑移至某卡槽时,对应螺纹孔中的紧定螺栓向上旋进顶抵在所述杆状件的下表面。本技术的婴儿床结构,通过其结构设置,婴儿床可以通过拆卸护栏与调节高度共同实现其婴儿床、桌子和椅子三大功能。不拆卸护栏时,脚架调节到中等高度,可作为婴儿床使用;只拆卸一个前护栏或后护栏,脚架调节到最低,可作为椅子使用;拆卸四个护栏,脚架调节到最高,可作为桌子使用。本技术的婴儿床结构,床板两侧的支撑脚架可调节高度,支撑脚架的主体为四根直杆,两根一组通过销钉结构在杆中部相连对称分布于床板两侧并与其两侧滑槽组合以实现升降功能。并另用三根直杆将两侧脚架横向相连以起到加固作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婴儿床结构,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可拆卸护栏以及设置在床板两侧的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架,支撑脚架的主体为两根直杆状的可旋脚架杆和两根直杆状的可滑脚架杆,位于同一侧的可旋脚架杆和可滑脚架杆通过销钉结构在杆中部相连,可滑脚架杆的顶端通过一杆状件与滑槽中的不同卡槽组合以实现床板整体的升降功能,两侧的支撑脚架之间使用上脚架连接杆、下脚架横向相连以起到加固作用。与此同时通过拆卸护栏和调节脚架高度来实现桌、椅、婴儿床三种模式的切换从而大大提高其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婴儿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倾斜一定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婴儿床作为椅子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婴儿床作为桌子使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本技术的婴儿床结构,包括左侧护栏1、右侧护栏2、前侧护栏3、后侧护栏4、顶角固定套12、床板5、可旋脚架杆6、棱边固定板13、可滑脚架杆7、脚架连接轴8、上脚架连接杆11、下脚架连接杆14等多个结构部件。具体而言,本技术的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5,床板5整体为一长度大于宽度的矩形板状结构,床板5的上表面的周向边缘设有可拆卸护栏结构,床板5的下方在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架,其中:可拆卸护栏结构,包括一左侧护栏1、一右侧护栏2、一前侧护栏3、一后侧护栏4,左侧护栏1、右侧护栏2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床板5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上,前侧护栏3、后侧护栏4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床板5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上,且前侧护栏3、后侧护栏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左侧护栏1、右侧护栏2。每一支撑脚架,均包括一可旋脚架杆6、一可滑脚架杆7,可旋脚架杆6的中部与可滑脚架杆7的中部通过一脚架连接轴8转动连接并整体形成一X形剪叉式结构;床板5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端面上,分别在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一销孔,靠近另一端设置一具有一定长度的水平滑槽9;水平滑槽9沿床板5的宽度方向延伸,水平滑槽9的上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卡槽10,优选地,水平滑槽9的下侧壁上对应各卡槽10的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整体为一长度大于宽度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周向边缘设有可拆卸护栏结构,所述床板的下方在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n--所述可拆卸护栏结构,包括一左侧护栏、一右侧护栏、一前侧护栏、一后侧护栏,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上,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上,且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n--每一所述支撑脚架,均包括一可旋脚架杆、一可滑脚架杆,所述可旋脚架杆的中部与所述可滑脚架杆的中部通过一脚架连接轴转动连接并整体形成一X形剪叉式结构;/n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端面上,分别在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一销孔,靠近另一端设置一具有一定长度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沿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水平滑槽的上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卡槽;/n所述可旋脚架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板的外端面上的销孔中,所述可滑脚架杆的顶端设置一杆状件,所述杆状件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水平滑槽中,且所述杆状件与所述水平滑槽中的各所述卡槽相适配,当所述杆状件位于不同的所述卡槽中时,所述支撑脚架具有不同的支撑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整体为一长度大于宽度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周向边缘设有可拆卸护栏结构,所述床板的下方在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护栏结构,包括一左侧护栏、一右侧护栏、一前侧护栏、一后侧护栏,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上,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所述床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上,且所述前侧护栏、后侧护栏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左侧护栏、右侧护栏;
--每一所述支撑脚架,均包括一可旋脚架杆、一可滑脚架杆,所述可旋脚架杆的中部与所述可滑脚架杆的中部通过一脚架连接轴转动连接并整体形成一X形剪叉式结构;
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端面上,分别在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一销孔,靠近另一端设置一具有一定长度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沿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水平滑槽的上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卡槽;
所述可旋脚架杆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板的外端面上的销孔中,所述可滑脚架杆的顶端设置一杆状件,所述杆状件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水平滑槽中,且所述杆状件与所述水平滑槽中的各所述卡槽相适配,当所述杆状件位于不同的所述卡槽中时,所述支撑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泰,熊东平,晏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