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子及座的支承机构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2月23日、申请号为201680077621.7、专利技术名称为:“椅子及座的支承机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适合应用于事务用旋转椅子等的椅子。
技术介绍
以往,大多提出了一种以事务用旋转椅子为代表的椅子,所述事务用旋转椅子以在办公室、家庭等就座者维持长时间舒适的就座姿势为目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些事务用旋转椅子以就座者能够在推进作业时进行感到愉快的动作的方式,构成为能够根据就座者的主要后倾、前倾动作使座和/或靠背倾斜运动,或者构成为能够将座及靠背固定于可实现就座者所需的姿势的位置。另外,明确的是:虽然长时间就座于事务用旋转椅子的就座者存在通常在旁观者看起来像以自己舒适的姿势静止着,但是实际上是通过从所需的姿势起总是使腰部及臀部动作,进而使大腿部动作,从而保持着该事务用旋转椅子的舒适的就座姿势。具体地说明,可知:虽然多数的就座者乍一看以对自己而言舒适的就座姿势静止着,但实际上一边将大致舒适的姿势下的腰部及臀部的位置作为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具备:/n腿,该腿从地板面立起设置;/n座,该座设置在所述腿的上方;以及/n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介于所述腿与所述座之间,/n所述支承机构配置在所述座的下方,并至少在前后方向的两处及左右方向的两处将所述座支承为能够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且具备随着所述座从预定的基准位置移动而使该座的移动方向顶端侧向下倾斜的座倾斜功能,/n所述椅子还具备恢复力产生机构,该恢复力产生机构根据移动量产生使从所述基准位置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了的座向所述基准位置返回的方向上的恢复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腿,该腿从地板面立起设置;
座,该座设置在所述腿的上方;以及
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介于所述腿与所述座之间,
所述支承机构配置在所述座的下方,并至少在前后方向的两处及左右方向的两处将所述座支承为能够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且具备随着所述座从预定的基准位置移动而使该座的移动方向顶端侧向下倾斜的座倾斜功能,
所述椅子还具备恢复力产生机构,该恢复力产生机构根据移动量产生使从所述基准位置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了的座向所述基准位置返回的方向上的恢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腿具备上下升降机构,座设置在所述上下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支承机构介于所述上下升降机构与所述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
所述支承机构以能够沿着所述预定的轨迹至少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分别独立地动作的方式进行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
座的动作角度及动作距离设定为前后方向比左右方向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
座的动作角度设定为后方向比前方向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
所述恢复力产生机构是伴随着从所述基准位置起的所述座的动作而使所述座的重心上升的重心移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
所述椅子具有旋转支承机构,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将所述座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腿水平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
所述支承机构具有前后支承部及左右支承部,所述前后支承部将所述座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动作,所述左右支承部与该前后支承部分体地构成,并将所述座支承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动作,
所述恢复力产生机构具有前后恢复部及左右恢复部,所述前后恢复部产生前后方向上的恢复力,所述左右恢复部与该前后恢复部分体地构成并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恢复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椅子,
所述前后支承部及所述左右支承部在俯视时重复的位置重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岛敏城,菅野隆夫,柴本康广,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