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结构的电冰箱,包括:储物单元模块、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和连接部件;所述的储物单元模块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冷冻室和冷藏室;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包括由封闭型绝热板分隔开的冷凝室和蒸发室;所述的蒸发室与冷冻室之间设有冷气连通口;冷凝室设有外气连通口;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冷气连通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冰箱冷循环系统中部件出现故障时,可将该模块致冷循环单元模块从电冰箱上卸下,迅速加以检查、维修;缩短了冷媒管的长度,减小了冷媒的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电冰箱的致冷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冰箱,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模块化的电冰箱。下面参照附图对已有的普通电冰箱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加以说明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电冰箱机壳内的主要结构包括冷冻室1、冷藏室2、机械室30、蒸发器4、电机5、循环风扇6、冷气仓10、压缩机32和冷凝器33。所述的冷冻室1与冷藏室2并排设置在电冰箱的前部,中间由隔板13隔开,隔板1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冷气连通口13a和冷气连通口13b;所述的蒸发器4、电机5和循环风扇6设置在冷冻室1的背面上部的冷气仓10内,冷冻室1与冷气仓10之间设有一个中空双层隔板7,中空双层隔板7设有通向冷冻室1的若干冷气排出口11,冷气仓10的下端设有与冷冻室连通的冷气进入口12;所述的机械室30设置在冷气仓10的下部,包括后罩板31、压缩机32、冷凝器33、散热风扇34和散热风扇电机35,罩板31上带有若干进气口37和排气口38。上述已有普通电冰箱的工作过程是接通电源之后,电冰箱的致冷循环系统被启动,蒸发器4不断与冷气仓1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冷气,在循环风扇6的作用下,冷气仓10内的冷气的通过冷气排出口11进入冷冻室1,使贮藏在冷冻室1内的食品冷冻,与此同时,进入冷冻室1一部分冷气通过冷气连通口13a进入冷藏室2,使贮藏在冷藏室2内的食品在低温下冷藏;在冷冻室1和冷藏室2内经过与食品热交换后的冷气,通过冷气仓10的吸入口12再次进入冷气仓10,再次与蒸发器4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往复,对冷冻室1和冷藏室2源源不断地供应冷气。上述已有普通电冰箱的缺点是电冰箱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尤其是压缩机32、冷凝器33、冷气循环风扇6和蒸发器4等部件出现故障的频率可能较其它部件要高一些。上述部件出现故障之后,往往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但是,由于上述易出现故障的部件被安装在电冰箱的不同部位,如压缩机32和冷凝器33安装在机械室30内,而冷气循环风扇6和蒸发器4安装在冷气仓10内,为了检查故障必须将整个电冰箱外壳拆开,逐个部件地检查,故障严重时,甚至需要将电冰箱运往维修中心去检查和维修,使得排出故障和维修工作非常困难和麻烦。其另一个缺点是构成电冰箱致冷循环的压缩机32、冷凝器33和蒸发器4等部件安装得比较分散,势必加长了使它们相互连通的冷媒管的长度,从而导致冷媒在冷媒管中压力损失太大的问题,造成整个电冰箱的致冷效率下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物单元模块、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和连接部件;所述的储物单元模块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冷冻室和冷藏室;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包括由封闭型绝热板分隔开的冷凝室和蒸发室;所述的蒸发室与冷冻室之间设有冷气连通口;冷凝室设有外气连通口;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冷气连通口。所述的蒸发室内设有蒸发器、膨胀阀和冷气循环风扇。所述的冷凝室内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的蒸发室和冷凝室内的蒸发器、膨胀阀、冷凝器和压缩机由冷媒管连接成一个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和储物单元模块左右外侧壁下部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板槽、带有螺钉孔的连接板和固定螺钉。所述的蒸发室的底部设有冷气排出口和冷气进入口,该冷气排出口和冷气进入口的位置分别与冷冻室的冷气进入口和冷气排出口相对应。所述的冷冻室的冷气排出口上设有第一延长管,第一延长管插入蒸发室的底部的冷气进入口;所述的蒸发室的底部的冷气排出口上设有第二延长管,第二延长管插入冷气仓的冷气进入口。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通过连接部件安装在储物单元模块的上部。所述的绝热板的纵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的上部和储物单元模块的下部为对应的阶梯形状,致冷循环单元模块安装在储物单元模块下部之后,其阶梯部分正好吻合,二者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箱体。所述的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的阶梯形壳体中间设有绝热板,绝热板将致冷循环单元模块的上部和下部分隔成蒸发室和冷凝室。所述的蒸发器中部由区分板沿蒸发器中部将蒸发室分隔成左右两部分蒸发室,左部蒸发室下部对应于冷冻室,右部蒸发室下部对应于冷藏室,两个蒸发室分别独立地向冷藏室和冷冻室供应冷气。所述的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的蒸发室由区划板分隔成左右两个蒸发室,两个相互串联的蒸发器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个蒸发室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将组成致冷循环系统的各个部件安装在同一个致冷循环单元模块中,当电冰箱冷循环系统中某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可将该模块致冷循环单元模块从电冰箱上卸下,迅速加以检查、维修或更换部件。第二,将组成致冷循环系统的各个部件安装在同一个致冷循环单元模块中,大大缩短了连接各个部件的冷媒管的长度,减小了冷媒管中冷媒的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电冰箱的致冷效率。第三,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模块化电冰箱有利于缩短电冰箱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第四,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模块化电冰箱中,在致冷循环单元模块中产生的冷气,可以独立、按需输送给冷冻室和冷藏室,提高了冷冻室和冷藏室的致冷效率。图中100储物单元模块 110冷冻室120冷藏室130隔板200致冷循环单元模块 210蒸发室211蒸发器213膨胀阀220冷凝室221冷凝器 223压缩机 230绝热板电冰箱通电运行之后,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的蒸发室210产生的低温冷气,通过冷气进入口(图中未示出)进入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20;在循环风扇(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流过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20后温度有所升高的冷气通过冷气排出口(图中未示出)回送给蒸发室210,再次进行热交换产生低温冷气;如此往复循环,使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20保持低温环境。下面结合图5a和图5b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加以说明如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冰箱中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通过连接部件安装在储物单元模块100的上部;所述的储物单元模块100包括由隔板130分隔开的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20,隔板130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冷气进入口131,隔板130的下部设有一个冷气排出口133,冷冻室110的后部设有隔板111,在冷冻室110的后部形成冷气仓10,隔板111上设有若干个与冷冻室110相通的冷气排出口113;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包括由封闭型绝热板230分隔开的冷凝室220和蒸发室210,封闭型绝热板230为一个下底面开口的六面盒体,其纵剖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蒸发室210的冷气排出口217和冷气进入口219的位置分别与冷冻室110的冷气进入1口117和冷气排出口119相对应,并且通过将冷气排出口119上的第一延长管119a插入冷气进入口219以及将冷气排出口217上的第二延长管217a插入冷气进入口117使蒸发室210与冷冻室110相连通;封闭型绝热板230围成的蒸发室210内设有蒸发器211、膨胀阀213和冷气循环风扇215,冷凝室220内设有压缩机223、冷凝器221、散热风扇225、外气吸入口203和外气排出口(图中未示出);蒸发室210和冷凝室220内的蒸发器211、膨胀阀213、压缩机223和冷凝器221等部件由冷媒管连接成一个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和储物单元模块100左右外侧壁下部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板槽205和连接板槽105、带有螺钉孔的连接板150和固定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物单元模块(100)、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和连接部件;所述的储物单元模块(100)包括由隔板(130)分隔开的冷冻室(110)和冷藏室(120);所述的致冷循环单元模块(200)包括由封闭型绝热板(230)分隔开的冷凝室(220)和蒸发室(210);所述的蒸发室(210)与冷冻室(110)之间设有冷气连通口;冷凝室(220)设有外气连通口;所述的隔板(130)上设有冷气连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錫,白承勉,河三喆,崔桓鐘,具滋仁,金大雄,林定鉉,姜成煥,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