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一,限位套一通过四个支撑杆与固定座连接,固定柱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固定装置与固定柱连接,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限位套一的一侧且位于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限位套一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机构,固定座内部设置有蓄电箱,固定座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两两卡板之间设置有灯箱,灯箱的顶部设置有毛玻璃,灯箱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通过限位套二与灯箱连接。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液压杆,从而使灯箱与固定座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A transparent writing platform for graphic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
本技术涉及平面设计的透写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
技术介绍
透写台主要是由一个灯箱上面覆盖一层毛玻璃或者亚克力板组成,用于将多张重叠的动画纸放在毛玻璃或者亚力克板上后,将灯箱打开,此时光线会透过毛玻璃或者亚克力板映射在动画纸上,此时,可以清楚的透视多张重叠的动画纸上的图像线条,进而画出他们之间的分解动作。目前,传统的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在具体的使用中,不能很好的调控灯箱与固定座之间的角度,进而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同时使用者在工作时,需要相应的辅助工具配合工作,但现有的透写台没有辅助工具可以放置的平台,进而也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透写台装置较大,又不易拆卸,从而在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进而不便于运输。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一,所述限位套一通过四个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限位套一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限位套一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机构,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蓄电箱,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两两所述卡板之间设置有灯箱,所述灯箱的顶部设置有毛玻璃,所述灯箱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通过限位套二与所述灯箱连接,所述安装杆通过液压杆与所述固定座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可以快速的对透写台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节省时间,进而而通过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所述固定装置内腔中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杆上方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内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第二控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杆通过第二固定杆与所述固定装置内部底部连接,所述支柱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固定架。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在对固定柱进行固定时,可依据固定柱的形状进行相应的夹紧,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柱相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顶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橡皮块。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其作用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进而使安装柱为镂空设计,所述安装柱开设有镂空通孔。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使用者的使用,进而在使用者有多余物品时可直接将延伸机构拉出,所述延伸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一侧自上而下设置有拉伸杆一与拉伸杆二,所述拉伸杆一与所述拉伸杆二分别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板一连接,所述拉伸杆一与所述拉伸杆二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二,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拉伸杆一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螺丝一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弹簧通过螺丝二与所述固定板一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延伸机构便于被使用者拉出,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所述拉伸杆二呈类L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一方面在需要对透写台进行拆卸和安装时,可快速的进行拆卸和安装,另一方面固定装置可对固定柱进行夹紧作用,进而可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液压杆与安装杆相配合,从而在具体的使用中,可依据使用者的需要,对灯箱与固定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3、通过设置延伸机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延伸机构拉出,将工作需要的辅助工具摆放在固定板二上,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的延伸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固定柱;3、限位套一;4、支撑杆;5、固定块;6、固定装置;601、第一控制杆;602、第一固定杆;603、支柱;604、安装块;605、第二控制杆;606、第二固定杆;607、固定架;60701、套筒;60702、镂空通孔;60703、安装柱;60704、限位块;60705、橡皮块;7、支撑柱;8、安装板;9、延伸机构;901、固定板一;902、拉伸杆一;903、拉伸杆二;904、转轴;905、支撑板;906、固定板二;907、弹簧;908、螺丝一;909、螺丝二;10、蓄电箱;11、卡板;12、灯箱;13、毛玻璃;14、安装杆;15、限位套二;16、液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一3,所述限位套一3通过四个支撑杆4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所述固定柱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通过固定装置6与所述固定柱2连接,所述固定块5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远离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机构9,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置有蓄电箱10,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11,两两所述卡板11之间设置有灯箱12,所述灯箱12的顶部设置有毛玻璃13,所述灯箱1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通过限位套二15与所述灯箱12连接,所述安装杆14通过液压杆16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装置6,从而顶部装置更加的稳定,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液压杆16,从而可依据使用者的需要自行调整灯箱12与固定座1之间的角度位置,进而提高了便利性;通过设置延伸机构9,从而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辅助工具放置在固定板二906上,进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固定装置6来说,所述固定装置6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杆6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一(3),所述限位套一(3)通过四个支撑杆(4)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所述固定柱(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通过固定装置(6)与所述固定柱(2)连接,所述固定块(5)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远离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机构(9),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置有蓄电箱(10),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11),两两所述卡板(11)之间设置有灯箱(12),所述灯箱(12)的顶部设置有毛玻璃(13),所述灯箱(1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通过限位套二(15)与所述灯箱(12)连接,所述安装杆(14)通过液压杆(16)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套一(3),所述限位套一(3)通过四个支撑杆(4)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所述固定柱(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通过固定装置(6)与所述固定柱(2)连接,所述固定块(5)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座(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远离所述限位套一(3)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机构(9),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置有蓄电箱(10),所述固定座(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卡板(11),两两所述卡板(11)之间设置有灯箱(12),所述灯箱(12)的顶部设置有毛玻璃(13),所述灯箱(1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通过限位套二(15)与所述灯箱(12)连接,所述安装杆(14)通过液压杆(16)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平面设计的透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杆(601),所述第一控制杆(601)通过第一固定杆(602)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6)的底部,所述固定装置(6)内腔中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杆(601)上方设置有支柱(603),所述支柱(603)内部设置有安装块(604),所述安装块(604)与第二控制杆(60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杆(605)通过第二固定杆(606)与所述固定装置(6)内部底部连接,所述支柱(603)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