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3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包括连接块、弹性带、安装板和磁铁,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表面连接有拉环,且拉环的内壁连接有海绵垫,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带,且弹性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内端表面均连接有齿牙,且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顶端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第一链带的前端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带,且第一连接带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链带连接的第二连接带。该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可以防止拉链意外滑开,从而避免出现尴尬,同时也便于从背后拉起该拉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
,具体为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一种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连接件,其主要用来使得物品并合或者分离,从而实现对物品内部空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拉链主要应用在服装上;但是市面上现有的拉链在使用时,有时候会出现意外滑开的情况,从而导致衣物打开造成尴尬,同时如果拉链在人的背后,难以进行拉起,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现有的拉链在使用时,有时候会出现意外滑开的情况,从而导致衣物打开造成尴尬,同时如果拉链在人的背后,难以进行拉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包括连接块、弹性带、安装板和磁铁,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表面连接有拉环,且拉环的内壁连接有海绵垫,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带,且弹性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内端表面均连接有齿牙,且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顶端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第一链带的前端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带,且第一连接带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链带连接的第二连接带,并且第二连接带的内端表面连接有魔术贴。优选的,所述海绵垫和拉环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拉环的外表面表面呈曲面形结构,并且拉环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相同,且第二链带包括耐磨层、防水层和抗菌层,并且耐磨层、防水层和抗菌层从外往内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横切面呈“U”字形结构,且安装板和磁铁卡合连接,并且磁铁的外端延伸凸出在安装板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与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组合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在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上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可以防止拉链意外滑开,从而避免出现尴尬,同时也便于从背后拉起该拉链;1、设置了磁铁,磁铁卡合在横切面呈“U”形结构的安装板内部,这样在齿牙合并在一起时,磁铁单体之间就会牢固的吸附在一起,从而避免因为拉链意外滑开出现尴尬的情况;2、通过连接块的滑动可以使得齿牙合并,而在连接块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通过拉动弹性带使其形变变长,即可方便使用者从背后拉动该拉链;3、通过分别在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上转动翻折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使得二者利用魔术贴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二者来遮挡齿牙,从而防止齿牙直接接触水分生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链带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块;2、拉环;3、海绵垫;4、弹性带;5、第一链带;6、第二链带;601、耐磨层;602、防水层;603、抗菌层;7、齿牙;8、安装板;9、固定片;10、磁铁;11、第一连接带;12、第二连接带;13、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包括连接块1、拉环2、海绵垫3、弹性带4、第一链带5、第二链带6、耐磨层601、防水层602、抗菌层603、齿牙7、安装板8、固定片9、磁铁10、第一连接带11、第二连接带12和魔术贴13,连接块1的前端表面连接有拉环2,且拉环2的内壁连接有海绵垫3,连接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带4,且弹性带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块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内端表面均连接有齿牙7,且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顶端均固定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横切面呈“U”字形结构,且安装板8和磁铁10卡合连接,并且磁铁10的外端延伸凸出在安装板8的外部,这样便于磁铁10单体之间进行吸附连接;安装板8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铁10,第一链带5的前端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1,且第一连接带11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链带6连接的第二连接带12,并且第二连接带12的内端表面连接有魔术贴13,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分别与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组合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分别在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上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通过魔术贴13进行固定连接,这样便于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使得齿牙7受到阻挡,从而阻挡水分。如图中海绵垫3和拉环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拉环2的外表面表面呈曲面形结构,并且拉环2通过轴承与连接块1进行连接,通过海绵垫3使得使用者的手不会在拉动拉环2时被勒疼,而利用轴承,便于改变拉环2的角度。如图1和图3中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相同,且第二链带6包括耐磨层601、防水层602和抗菌层603,并且耐磨层601、防水层602和抗菌层603从外往内依次设置,通过耐磨层601使得耐磨性得到加强,而利用防水层602可以避免水分渗入,同时抗菌层603避免滋生细菌。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时,首先通过拉动拉环2,使得连接块1进行滑动,即可将齿牙7拉合在一起,而在拉动拉环2时,通过图1所示的海绵垫3,可以避免使用者的手被勒疼,而如果该拉链在背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弹性带4,使得弹性带4发生形变伸长,从而方便在背部拉动该拉链;在齿牙7合并在一起时,使用者可以在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分别转动翻折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并利用图1所示的魔术贴13将二者固定,使得二者将齿牙7遮挡住,以避免齿牙7直接接触水分生锈;在齿牙7合并到一起时,图2所示的固定在安装板8内部的磁铁10单体将会吸附到一起,从而避免拉链意外滑落造成尴尬;图3所示的材质为亚麻纤维的耐磨层601增加表面的耐磨性,而材质为PTFE膜的防水层602充分吸收水分,避免水分渗入接触到齿牙7,同时材质负离子纤维的抗菌层603可以阻止细菌滋生,这就是该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使用的整个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包括连接块(1)、弹性带(4)、安装板(8)和磁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的前端表面连接有拉环(2),且拉环(2)的内壁连接有海绵垫(3),所述连接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带(4),且弹性带(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块(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所述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内端表面均连接有齿牙(7),且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顶端均固定有安装板(8);/n所述安装板(8)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铁(10),所述第一链带(5)的前端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1),且第一连接带(11)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链带(6)连接的第二连接带(12),并且第二连接带(12)的内端表面连接有魔术贴(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包括连接块(1)、弹性带(4)、安装板(8)和磁铁(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的前端表面连接有拉环(2),且拉环(2)的内壁连接有海绵垫(3),所述连接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带(4),且弹性带(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块(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所述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内端表面均连接有齿牙(7),且第一链带(5)和第二链带(6)的顶端均固定有安装板(8);
所述安装板(8)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磁铁(10),所述第一链带(5)的前端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1),且第一连接带(11)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二链带(6)连接的第二连接带(12),并且第二连接带(12)的内端表面连接有魔术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自动滑开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3)和拉环(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拉环(2)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守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鸿龙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